社论丨理性看待后疫情时代的CPI与PPI的指标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2-11 05:00

城市土地和房价上涨则可能继续增加人们的债务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能力,这应该得到扭转。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0.5%,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市场有分析认为这两个指标同时为负,表明形成了“双通缩”局面,尤其是非食品CPI十余年来首次降至负区间,进而认为国内通缩压力加大。

今年的CPI、PPI均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使得相关指标意义有所减弱。比如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猪肉价格同比从上月的-2.8%大幅降至-12.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今年生猪价格以及鸡蛋、鸡肉等价格受供给充裕影响,11月食品价格环比-2.4%、同比-2%,但核心CPI同比涨幅为0.5%,持平上月。受到疫情影响,非食品CPI同比自2009年以来首次降至负区间,非食品价格环比-0.1%,同比降至-0.1%。疫情对旅游的影响持续存在,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价格相比去年全年持续承压。

11月PPI环比上涨0.5%、同比降幅收窄至-1.5%。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带动PPI同比低位回升,11月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原油价格、PPI出厂价格指数上行拉动PPI低位回升。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主要行业中,有色和黑色冶炼加工、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学制造等环比均有回升。一些国际资本利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中国旺盛需求以及发达国家推广疫苗推动经济复苏的预期,在大宗商品领域投机推高了价格。此外,一些相关行业供应链紧张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价格助推的作用。

在11月CPI、PPI同时为负的情况下,央行公布11月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当月社融增量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M2增速10.7%,M1增速10%。经过一年增加近30%的杠杆率,但CPI、PPI仍然承压于负增长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导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流动性转入了地产领域。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我国已有11个城市卖地破千亿,超过30个城市卖地超过500亿,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11月,50城卖地收入3.67万亿元,同比增20.8%,收入和增幅均刷新历史纪录。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655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住宅投资86298亿元,增长7.0%。此外,相关机构发布的《2020年11月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报告显示,其监测的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变动趋势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上涨态势。

按照一直以来的发展轨迹,地产价格会坚定地缓慢上升,并传导至租赁费用,让城市商业服务部门承担的成本逐渐提高,从而推动服务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商业销售部门夹在较高的租金费用以及消费者价格承受力较小的矛盾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一些上游过剩的供应商进行价格战,影响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这种压力会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产业可能面临价格竞争带来的挑战。

但是,相当多不像制造业那样具有供给弹性的农产品与服务等,会跟随着地产价格与劳动力成本上涨而上涨。这些领域与基本民生服务有关,目前政府通过改革采购方式解决了医药价格的虚高。但是,更多的资本涌入服务领域,比如住房租赁金融化、饮食零售等服务证券化等等。

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东亚地区经济体,人口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存在着高昂的房价以及由高房租带来的较高生活成本,廉价的制造业产品,以及低生育率等问题。在这种环境里,现行的CPI的参考意义已经被弱化。这种现象似乎与政府干预以及资本缺乏抑制有关。

当前,一定规模的流动性注入与所谓“双通缩”指数显示了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而且这是持续发生的现象。流动性、土地销售与地方债务、地产投资与房价上涨,人均收入、消费的增速在放缓,但城市土地和房价上涨则可能继续增加人们的债务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能力,进而可能加大贫富差距,这一切应该得到扭转。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