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银保监局:扶贫贷款不能人为拔高准入门槛 也不能“运动式”投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愿 北京报道
2020-12-11 11:54

金融业在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资金投放精准不精准,是不是能够真正起到加速脱贫的能效,是整个工作当中的难点和重点。

12月10日,陕西银保监局局长许文在第265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了使宝贵的资金投放到最有价值的地方,陕西银保监局主要从“贷得准、管得严、用得好、收得回”四方面开展工作,确保信贷资金做到精准投放。

一是严把准入关口,确保精准扶贫贷款贷得准。陕西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严把准入关,聚焦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既不能设置贷款的障碍,人为拔高准入的门槛,也不能偏离助推脱贫的轨道,搞无原则甚至是“运动式”投放。

二是压实管理责任,确保精准扶贫贷款管得严。通过印发监管提示、监管约谈、审慎会谈等各种监管措施,夯实各级银行机构风险防控的责任,引导机构倾斜人力、科技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提升对精准扶贫贷款精细化的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配套举措,确保精准扶贫贷款用得好。通过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建言献策,形成共识,积极推动谋划贫困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加大产业规划和技术指导,打通产供销经营的全链条,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主体提高扶贫项目的成功率,提升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凝聚多方合力,确保精准扶贫贷款收得回。陕西银保监局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助银行机构开展贷款的到期回收工作。

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陕西银保监局牵头,整合了省财政厅、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扶贫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各方力量,成立了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专班,将“多方力”拧成“一股绳”,强化贷款管理,确保贷款到期收得回;在县里通过建立包括扶贫部门、金融办、公检法、乡镇干部、村两委、帮扶队伍等部门的联合管理组织,采取经济、行政、司法等综合措施,加强精准扶贫贷款的管理回收工作。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目前陕西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从效率上和质量上来说,在全国处于比较好的水平。”许文称。数据显示,五年来陕西省精准扶贫贷款增长了194%,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余额达到1535亿元。

许文介绍,下一步,陕西银保监局将根据陕西的具体情况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不断努力探索尝试,督促陕西银行保险机构在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探索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作者:李愿 编辑:周鹏峰)

李愿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