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30年30人系列访谈丨专访普华永道首席合伙人李丹:注册制下会计师需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孙煜 北京报道
2020-12-16 15:40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科创板设立和大量科技公司上市对事务所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注册制对事务所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中介机构,是市场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信息披露、投资人保护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看门人”。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监管层和资本市场对中介机构的责任要求和能力要求与日俱增。

在资本市场上活跃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普华永道”)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2003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行业百强排名以来,普华永道已连续十七年位居第一。在中国资本市场30年中,普华永道参与了第一家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沪深两市的第一家B股公司上市等多个开创性项目的审计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科创板设立和大量科技公司上市对事务所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注册制对事务所意味着什么?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丹。

李丹在1993年加入普华永道,此后带领事务所为众多大型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曾协助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债务重组和并购交易。目前李丹担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经常在中国财务、审计相关的法规制定、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经济建设等领域建言献策。此外,李丹还担任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核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2015年,财政部授予李丹“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谈会计师行业发展历程:事务所能协助国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世纪》: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32周年。可以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成长是相伴相随的。30年来,作为重要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其自身业务和行业环境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丹:国内资本市场已经飞速发展到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体量,从传统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到近两年推出的科创板,每一个板块背后都承载了我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需要。30年来,上市公司的类型、体量以及主业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这30年间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今后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将继续向前推进,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再进一程,对会计师事务所也提出了更高的执业要求,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复杂性以及注册制的全面实行都对我们行业提出了更大的责任和能力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普华永道的发展历程为例,事务所在1993年成立,最初主要服务外商投资企业。事务所高层始终坚持本土化建设,大力培养国内人才及领导梯队。2013年,事务所积极响应财政部的改制要求,提前五年主动改制,由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改制为以国内合伙人为主投资设立的特殊普通合伙企业。事务所也由此成功转型为一家加入普华永道全球网络的中国国内事务所,事务所的管理委员会成员中80%都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重心也转向为服务国内企业为主,包括大型央企、金融机构、高成长民营企业等,协助国内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兼并收购、树立全球品牌等。自2013年事务所转制以来,普华永道协助国内企业在全球各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合计已达一万亿人民币。

《21世纪》:您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在协助国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

李丹:除了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角色外,注册会计师在协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协助企业满足财务合规要求,包括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遵循会计准则,符合披露规则。第二,在公司治理架构中,协助企业完善财务领域相关的治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梳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确保财务报告相关的关键内控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第三,协助企业在业务运营方面把控风险、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第四,协助企业实现战略落地,提供兼并收购、税务筹划、管理咨询等一站式专业服务。

谈注册制和科创板:会计师需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21世纪》:A股上市公司数量在今年9月突破了4000家。最近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的专题会议,提出要全面实行注册制。可以预见,未来上市公司和后备项目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不断铺开的注册制,对审计机构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丹:推出注册制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决定,是通过资本市场扶持促进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对此非常赞同和欢迎。

在A股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首先会给审计机构带来更多的上市审计相关的业务机会。随着注册制下发行上市条件的多元包容和不同上市板块间的错位发展,企业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上市的板块。而且,随着证券交易所审核效率的持续提升,六到九个月的平均审核节奏会成为未来A股上市的新常态,企业的上市时间表更加可控。

其次,注册制也意味着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和期待相应提高。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更加体现“监管的归监管,市场的归市场”的原则。监管机构将更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和针对重大问题的专项检查;而确保企业上市时呈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重任就落在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身上。

注册制下发行人的多样性也对审计机构的执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册制改革之前,A股市场更适合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明确、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传统企业上市。注册制改革之后,很多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都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其中,有些企业涉及的基础科学和底层技术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例如科创板重点扶持的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企业;也有些企业的盈利模式不太稳定甚至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例如互联网模式创新企业等。这些在注册制下的新难题,都将考验审计机构的执业水平和胜任能力。如果审计师看不懂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实质,自然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和值得信赖的审计结果。因此审计师需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关注创新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在经济生活中的场景应用。

《21世纪》:随着科创板的设立和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科技、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公司上市,新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层出不穷。在这方面,审计工作目前遇到了哪些挑战?再者,大量创新公司的上市,是否也反过来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创新?

李丹:科创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科创属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核科技。科技企业通常业务模式复杂,与信息系统深度关联,还有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的运营特点,业务的高成长更带来了数据规模的几何式增长和数据形式的彻底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比较注重财务数据,而对科创企业的审计,必须在财务数据之外分析、核查业务数据,尤其需要具备审计企业业务运营相关的信息系统的能力,否则无法确保企业提供的底层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现代企业都注重“业财一体化”,审计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财务和非财务(业务)数据。科创板的设立和更多的科技企业上市,对我们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事务所需要加强投入,建设信息系统审计能力,打造一支专注于信息系统审计的专家队伍。如果不投入审计创新、提升信息技术审计技能,就无法有效识别审计风险和防范财务造假,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目前,各事务所正在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大多数事务所已经实现了自身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对于审计作业平台和自动化工具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具体的应用场景,部分大型事务所已开始数字化转型之路。事务所在自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防护工作,确保事务所和客户的信息安全,数据不出境。普华永道非常重视信息安全,积极扩大投入提升网络安建设,在2020年6月率先通过了公安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三级测评,这是国内非金融机构最高等级的网络安全测评,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会计师事务所。

谈中小型事务所参与证券服务业务:要充分、谨慎评估风险

《21世纪》: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普华永道连续十七年行业排名第一。作为头部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有哪些值得同行学习的成功经验?

李丹:非常荣幸,普华永道在行业排名中已经连续17年蝉联榜首,在综合评价和营业收入方面均位居第一。截至今年上半年,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41万亿人民币,其中,由普华永道审计的上市公司市值合计约7万亿,占比17%左右。这些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这份审计责任也是沉甸甸的。

审计行业有个特点:虽然审计工作是针对特定企业的定制化服务,但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都是模板式的,很难单从出具的审计报告上体现服务优劣。如何辨识审计机构的服务价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质公司愿意持续选择普华永道的专业服务?作为服务提供商,普华永道以“解决重要问题,营造社会诚信”为企业使命,非常注重专业服务的高品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合作、体谅、增值、和谐”的服务体验。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中介机构专业服务水平的最好标准。普华永道协助了很多企业完成重组上市以及在上市后的持续审计服务,这其中既包括大型银行、央企,也包括很多民营企业。我们很注重高成长客户的发展潜力,愿意陪伴企业共同发展。对会计师来说,最令人自豪的是亲历、见证和陪伴了许多领域的企业客户从初创状态一路成长为业界龙头,充分体现了会计师以匠心专业和智力支持企业发展、助力国家经济建设的价值作用。此外,我们也为众多开创资本市场先河的上市融资项目提供了审计服务,例如第一家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沪深两市的第一家B股公司上市、第一家境内的股份有限公司以H股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第一家中国企业以N股形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等等。我们的优势是企业从自身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无论选择国内还是海外资本市场,普华永道都深谙当地的会计准则、监管要求、市场文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上市实务经验。此外,我们的业务涵盖审计、税务、咨询三大领域,在满足独立性的前提下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21世纪》:11月2日财政部公布的备案名单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6家会计师事务所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部分未从事过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将进入资本市场执业,其中甚至有注册会计师人数为9人的小所。请问您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证券服务业务?

李丹:我们也从媒体报道中注意到国内中小型事务所开始从事证券服务业务。我们赞同监管机构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也预见到将来会有更多各类型的事务所参与证券服务业务。

实施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是顺应市场化要求,对审计行业的长期发展有利。从市场的角度,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证券业务具有较高的业务风险,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高度的风险意识和执业谨慎精神,这些条件是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天然门槛。资本市场已经不以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有证券服务从业资格作为准入的标准,资本市场需要具备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能力,能够满足资本市场质量要求的事务所。从监管的角度,实施备案管理,只是改变了监管形式,并不是放松监管、更不是降低执业标准,实际上是对参与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希望参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中小型事务所,我有两点建议:一是要注意是否具备审计复杂上市公司业务的胜任能力。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和性质比较复杂,涉及的审计工作不仅依靠会计和审计知识,还可能需要信息化审计技术、税务筹划、估值模型等专业经验和团队;二是要注意是否具备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现在的资本市场法律环境对事务所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一些已发生的法律诉讼、民事赔偿、以及新的证券法、即将出台的注册会计师法等对相关企业财务造假或是审计失败的惩处力度都大幅提高。所以事务所在承接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前要充分、谨慎评估相应的审计风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总而言之,我们建议“先有金刚钻,再揽瓷器活”。

谈中介机构“权责匹配”:一线会计师有义务将新事物、新问题和新风险等信息传递至监管层

《21世纪》: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不久前指出,未来中国将完善审计、评估、法律服务、资信评级规则体系,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构建权责匹配的资本市场中介体系。请问您认为审计机构未来如何做好“权责匹配”?如何更好地保持和监管层的沟通?

李丹:我们完全赞同易主席的观点。谈“权责匹配”,首先要区分在财务领域所谓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即企业负责编制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承担会计责任;事务所负责审计,承担审计责任。未来的资本市场体系下,中介机构将归位、履职、尽责,这对事务所的审计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要持续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管理,加大审计质量方面的投入,包括事务所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投入等等。另一方面,审计业务具有社会公共产品的属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服务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看,事务所与监管层的沟通协调并不矛盾,而且能相辅相成。监管层对事务所的指导、扶持及双方之间良性的沟通机制能有效促进事务所审计成为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此外,在资本市场上应该加大对会计师行业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高质量审计服务对整个经济体系有效运行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也使社会各界更多了解会计和审计的本质区别,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责任边界达成一定的共识。

《21世纪》:在注册制逐步推行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这一中介机构应如何和监管层保持沟通?

李丹:在逐步推行注册制政策的大环境下,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仍然需要保持“强监管”,这是确保审计行业拥有良好执业环境的重要前提,是维护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制度保障,也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一贯做法。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与企业管理层及治理层保持及时、畅通、充分的沟通是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重要体现。在特定情况下,审计师、企业和监管机构之间需要及时沟通才能确保会计合规和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奋斗在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可谓“市场的眼睛”,有义务将新事物、新问题和新风险等信息传递至监管层。一旦在各类审计中发现行业的共性问题或者潜在的市场系统性风险时,注册会计师更需要及时与监管层沟通,让监管层对市场情况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能对审计行业的质量提升起到指导性作用。

审计师通常需要沟通的监管机构包括财政部、证监会、银保监会、国资委、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如何与这些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明确的指引。总之,注册会计师希望与监管机构保持顺畅沟通,增强审计行业的透明度、独立性和社会公信力。

谈海外中概股:要经营好主营业务,要注意合规,也要做好应急预案

《21世纪》:今年美国监管层加强了对中概股的监管。已经在美国上市或是有意愿去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李丹:目前美国资本市场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借助美国资本市场在上市融资、走向全球市场、树立国际品牌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市场上较为活跃的新经济企业中很多企业当初都选择了在美国上市。美国注册制的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注重企业的信息披露,且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二十年前就更能理解新经济企业的业务模式,看好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

即便是在目前中美关系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还是有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去美国上市。2020年前10个月,仍然有30多家中概股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数量上已经与去年全年持平,合计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约780亿元,募资额已达到去年全年的4倍。其中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互联网服务等行业尤其受到美国投资者的青睐,单个上市募集资金额都在10亿美元之上。

近两年也有一些美国上市企业选择了在其他资本市场同时多重上市或剥离业务单独上市,这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各地主流资本市场都在持续改革上市制度、提升上市便利性的结果。可以说,全球各地资本市场的多样化给了优质企业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中国香港、上海及深圳等证券交易所近年来都在积极改革上市制度,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

对已经在美国上市和仍有意愿去美国上市的企业,我有三点建议。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持续经营好主营业务并做好合规,尤其是信息披露工作;二是要选择市场信誉好、执业质量高的专业中介机构合作,协助企业完成各项合规要求,赢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信任;三是要密切关注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动态,对各种不确定性做好应急预案,例如可以考虑回归内地或香港的资本市场二次上市。

如今资本市场已经高度全球化,有着共同遵循的原则,例如促成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吸引优质的企业上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击证券违法行为、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全球监管加强合作等等。我相信这些长期原则有足够的韧性和包容性,能够经得住一些短期不利因素的冲击,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财务风险:现金流断裂是最需要防范的财务风险

《21世纪》: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审计机构把关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您怎么看?

李丹:近年来全球及国内资本市场均出现了个别影响恶劣的企业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了市场各界的关注。

在国内,国务院及各监管机构对此高度重视,明确了对资本市场企业造假持“零容忍”的高层基调。随即监管机构对相关造假事件进行专项检查并严厉查处。我觉得监管层设定这样的基调和采取雷霆手段对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给资本市场吃下了定心丸。此外,各监管机构也为审计行业制定了技术指引,专项培训行业从业人员应对财务造假的职业怀疑及审计举措;一些监管机构正和大型银行合作,利用技术手段开发、试行电子函证平台等新型审计手段。银行函证是审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在以往的一些企业造假案件中,就发现有企业人员利用银行函证中的人工环节进行造假。试点运行电子函证平台这一类先进的科技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审计行业的整体质量提升。

在事务所层面,我们要积极完善治理架构,加大业务技能培训,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质量控制部门的话语权等综合提升审计业务能力。我们希望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能够坚守审计初衷,严把审计质量,将独立性视为生命线,做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

《21世纪》:从个人经验出发,您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最需要防范哪类财务风险的发生?

李丹:企业要防范和应对的财务风险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复杂多样,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和分配四大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等。

我个人认为,上市公司首先要妥善管理好现金流,确保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资本市场尤其关注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上市公司要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谨防现金断流或债务违约,否则对上市公司以及市场投资者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后果。确保充足的现金流以及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首要任务。

谈未来期许:让中国注册会计师在全球资本市场和会计师行业拥有话语权

《21世纪》:今年恰好也是您会计师职业生涯的第27年。对于资本市场过去30年和未来发展,请问您还有什么感想和期许?

李丹:我的感想很多,首先是感恩。1993年我大学毕业加入普华永道,当时和我一起首批加入事务所的本土员工只有20多位。当时我们都不敢想像,27年后事务所已经发展成近万名员工、年收入近60亿元的业务规模。这些成就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大背景;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尤其是财政部、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更离不开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以及事务所前辈的提携和培养、同仁们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

今年11月我参加了一个财政部组织召开的行业会议,会上部领导对行业提出了殷切期望:“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能力和实力,未来也要成为世界第二!”如此高瞻远瞩的愿景和期望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我们新一代的注册会计师有幸遇上了最好的时代,不能辜负时代赋予的机遇和重任。

展望未来,审计行业不仅要持续增长规模,还要注重厚积薄发,做优做强,尤其要完善内部治理、审计质量、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和尊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诚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体现专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审计行业要紧跟全球化步伐,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保驾护航,在国际上体现中国的软实力,在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会计师行业赢得中国的尊严、话语权和应有的地位。

(作者:孙煜 编辑:巫燕玲,视频,郑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