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张立:要通过商业手段推动ESG落到实处
通过供应链黑白名单制,从商业层面驱动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近年来,ESG正成为不少企业每年都会披露的指标,也一度成为行业和企业间的一项重要排名,但在这之下,如何真正让承诺落到实处,依然是当下的核心议题。
12月19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导,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秘书长张立表示,“这并不是说你的企业有没有ESG报告就能够实现,而是说要真正达到了这些高于国家环境标准的白名单采购标准,我们的绿链企业才采购你的产品。”
他续称,一定要把所谓的排名或者评级做到实处,利用商业手段来推动企业真正实现环境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的提升,这是当下要做的很实在的工作。在白名单制确立后,SEE马上还将启动绿名单和黑名单制。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导,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秘书长张立)
在发言过程中,张立介绍道,阿拉善SEE是在2004年由60多位企业家们发起成立,目的是推动治理沙尘暴、治理荒漠的公益组织。随着十六年的发展,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已经囊括了超过900位企业家会员。
“我们公益项目里有一个是大家熟知的‘房地产绿色供应链项目’,这是联合国环境署的前任署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提到的,他认为是全球碳排放减排单体最大的一个潜力项目。”他介绍道。
究其原因,目前中国的碳排放量占比在全球的超过百分之二十,处在第一位。中国房地产建筑业的碳排放占到全球碳排放的8%-12%。因此,如何让企业实现自主减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在阿拉善SEE中有100位房地产企业家,所涉及占中国房地产业规模的约20%份额,其合力之下必然可以带来一些改变。
“我们提出了一个‘房地产绿色供应链项目’,实际上就希望能够让上游的供应商实现污染物减排、碳减排,通过采购的形式实现碳减排目标,这是一个商业模式,口号叫做:不绿色、不采购。”张立进一步指出。
据介绍,“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在2016年启动,到去年有3800家白名单企业。所谓白名单,即达到了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委员会制定的环境合规要求,产品是可以被100家房产企业采购的。
“去年我们培训了400多名房地产业的采购经理,不是说让他们自己进入所在房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栏目),而是要把相关内容(或者名单、标准)写到房产采购合同里。”张立指出,在去年,所涉及的采购额达到51个亿。
这不是终点。房地产行业链条庞大,所涉及的供应商也在各行各业。因此该项目将名单细分为十个品类,如在木材方向,会涉及到木材来源合法化等问题。
“十个品类有相应的高于国家环境标准采购的白名单指标。落实到今年,我们有超过180个企业采用了白名单的指标,今年的相关采购额超过了100亿。”他续称。
当然,要影响到更大范围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张立指出,目前ESG被提出来,更多是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还没有进行强制,更多上市企业已经在出具自己的ESG报告,把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融合到一起。
“未来应该把ESG有关指标写到企业绩效阵营里。国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大的政策和方向定好了以后,需要进一步强制性地加大减排力度和减排具体指标。”张立分析道,目前行业还停留在企业自主减排层面上,比如房地产绿色供应链提出的绿名单,把减排指标直接写进采购要求里,进行优先采购。
“对企业来说,如果能把碳减排的目标成为企业绩效的一部分,变成企业真正治理过程里对环境贡献的,对企业的业绩、考评,那才真正把ESG做成了一个企业自身精神的体现。”他指出,相信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人都愿意为此买单,加上有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买方的选择,就能够把二氧化碳减排应对气候危机落到实处。
实际上,市场需求端的声音已经得到了反馈。张立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对欧洲的投资业者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有70%的人表示未来两年以后就不再购买非ESG的产品。“这就是来自市场的压力,所以企业要符合目前自身发展的可持续目标,要迎合这个市场需求。”
(作者:骆轶琪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