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厂一年内建成点亮,粤显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预计在2021年春节前后会实现首款产品交付。
广州的显示产业生态再添重要一环。
12月20日,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点亮。该项目位于增城经济开发区,在2020年初启动,8月28日完成主厂房封顶,11月8日工艺设备搬入。至目前点亮历经11个半月时间,甚至超过常规的14个月建成速度。
据悉,这也是广东省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从产业链来看,模组产线位于显示产业的偏后端,建成后将与华南庞大的终端生态形成更好互动。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记者采访时表示,维信诺目前研发的主要形态包括曲面屏、折叠屏、环绕屏、车载应用,以及未来的卷曲屏等。当前产线可以完全支持前述各类形态的产品加工。
(图为卷曲屏应用展示,官方供图)
“预计在2021年春节前后会实现首款产品交付,公司明年对曲面和折叠类型屏幕都有相应的市场规划,也会根据终端厂商的需要,把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他指出。
连同此前陆续在增城落成的超视堺、康宁显示等显示生态重要角色,这里已经形成了产业间相对完善的产业圈。
1、维信诺模组厂落户广州
近日维信诺动作颇多,先有在合肥的第六代全柔AMOLED屏体厂点亮,后有位于广州增城的模组厂点亮。
自此维信诺已在江苏昆山、河北固安、安徽合肥有三条AMOLED屏体生产线,在河北霸州、广东广州有两条AMOLED模组生产线,产线整体投资近千亿元。
郑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OLED领域,维信诺最核心的点在于自主创新。“我们是从0到1,也在坚定走从1到N的过程。完成了这种产业自主创新涵盖技术研发到最终量产的全脉络,因此我们对技术积累,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是完全有底气的。”
他进而指出,基于目前公司已经量产的屏下摄像头、高刷新率、大曲率等产品背后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看到我们跟国际各大厂商相比难分伯仲。未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互有胜负,互相牵引的过程。我相信在局部,可以依靠自己的特色(闯出来)。”
郑红认为,从本质来说,公司将所具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源泉,而下游的终端厂商特别看重定制化应用,该两部分相加,“相信未来我们对技术的牵引一定是正向的过程。因为中国在终端市场具备较大市场占有率,我相信将制造屏幕的能力与用户需求相结合,会有更好的加成效应。”
据悉,截至目前维信诺拥有8500多件与OLED相关的关键专利,参与制定4项国际标准,主导制订6项 OLED国家标准和4项OLED行业标准。旗下量产产品包括全球首个屏下摄像头方案、144Hz高刷新频率OLED屏、首款无盲区可视化透明汽车A柱等。
(图为三折屏幕应用展示,官方供图)
也因此,落地广州将更加有利于后续公司在产品研发和量产过程中的对接过程。
“从产业角度来说,广州以至于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很好的上下游产业配套,特别是合作伙伴之间的快速链接具备很好的基础。在过去,广东省内在大屏、中小屏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产线布局。”郑红表示,特别在模组产线方面,可以看到国内此前LCD产品的模组加工也多积累在华南,整体产业配套成熟度很高。
而从宏观发展角度,大湾区无论在自主创新的氛围还是人才的积累方面也都有充足的基础。
2、显示产业链生态渐成
如今,打造“世界显示之都”的目标之下,广州市已经在显示产业领域进行了大量积累。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超高清与新型显示相关产业实现制造业产值超过1800亿元,增长5%以上;预计未来新型显示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2500亿元。
启信宝数据显示,广州国显背后主要有三大股东,分别是广州新型显示科技投资合伙企业、维信诺科技以及增城区产业投资集团,出资额最大的股东为前者,背后是广州南粤基金集团的身影。
南粤基金集团董事长林涛向记者指出,“中国显示产业经过近20年发展,在全世界面板产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指在面板部分,在面板上游的装备和材料领域,国内产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他分析道,因此除了此前参与投资的屏体厂之外,在欠缺的原材料和上游装备领域,南粤基金也在相应进行产业投资。“未来南粤基金在整个显示产业链上,从原材料、装备到屏体,可能到下游,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
据悉,南粤基金在2019年3月开始接触该模组项目,一直参与其中各个商务环节,在项目落地过程中起到了资本纽带和协调纽带的作用。
不止该项目,此前陆续落地在增城的超视堺也有南粤基金的参与投资,并以此吸引康宁显示、视源股份等产业链上下游来到此地。
林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南粤基金投资项目中有很大比重投入到了显示产业链中,正成为国内对新型显示产业一只重要的投资力量。
他同时指出,虽然此次落地的广州国显科技为模组厂商,处在显示产业链的偏末端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环节就只是简单的装备而没有技术含量。“模组阶段也要装配相关元器件,这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终端产品的质量。”
政府层面也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增城GDP增速达到3.3%,位列广州各区第二。伴随超视堺、维信诺等项目的点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有望实现由零向36亿元的突破,至2021年将增至160亿元,未来远期产业规模可达千亿元。”
(作者:骆轶琪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