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郭毅:可持续发展成为新一轮商业生态重构的价值原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红霞 上海报道
2020-12-24 05:00

郭毅。资料图

当今的发达国家处于赶超阶段的时候,无不曾保护过幼稚产业,使用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不怎么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但如今,它们却跟发展中国家讲,只有自由贸易、充分竞争和保护产权,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通道。这种理由背后,是发达国家试图让规则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私心:当他们上了楼之后,却把梯子撤掉,不想让别人再上来了。

这就是《富国陷阱》所提出的发人深省的观点。对此,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郭毅在第17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表示:“大家都往楼顶上面爬,楼会不会崩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用可持续发展。商业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新一轮构建全球化商业生态重构的价值原则。”

过去,全球化快速推进,一个国家的产业链是内化的。在早期的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产品往往由这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生产部门、产业部门形成。

郭毅打了个比方:“比如过往一部手机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内部形成,但6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这样的逻辑。产品的创新和产业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现在的通讯和物流技术以及全球对市场经济的共识,还有良好的国际关系使得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成为可能,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就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商业生态,这个生态可以叫做产业内的国际分工。”

这种国际分工模式在过去的20年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东亚这些国家构成了以日本为首的“雁阵模式”。有一些国家控制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有一些国家在产业链的中端、低端环节,这是国际内部的产业分工。

“一方面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推进了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福利的共同提升,不同的国家都能够从产业分工当中或多或少的分到一杯羹。但另一方面这种全球化推进过程是一种不对等的全球化。一些国家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占据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端环节,获得了利润的绝大部分,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却为参与到这个全球化过程之中付出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战争、贫困甚至环境急剧污染的代价。”郭毅分析称。

这种情况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既往全球化的逻辑将发生改变,效率原则将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让渡于安全原则,人们将更注重将商业生态重构于更加安全、更为稳定的社会生态基础之上,比如主权国家范围之内,或者文化共同体基础之上。

“因此,走向全球化的中国要深度融入全球化,我们应该深切的理解反全球化发生的根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次的原因,这种原因认知了,我们就会采取行动。”郭毅总结道。

(作者:陈红霞 编辑:张伟贤)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