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主动作为、跨前两步,为湾区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20-12-31 05:00

金融机构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在这方面,裴光介绍,广东银保监局推动机构体系建设,构建大湾区多层次金融体系。

“改革需要大智慧,发展期盼大格局。”12月30日,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广东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坚持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举全辖银行业保险业之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由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组成。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裴光介绍,一年多以来,广东银保监局按照银保监会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规划纲要》及配套文件各项工作要求,主动作为、跨前两步,从制度体系、机构体系、产品体系等多角度探索金融创新,引领全辖银行业保险业为全面建成充满活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湾区,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改革创新

推动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裴光指出,广东银保监局强化顶层设计,明晰工作方向,细化工作措施和目标,扎实推进重点任务。具体而言,积极建言献策,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涉及五方面26条措施,明确了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配合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分别形成了80条和66条的配套实施方案,并制定《广东银保监局2020年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要点》。

在这一过程中,广东银保监局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机制和重点工作方案;支持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加快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推动省政府开展金融创新奖评选,激发金融创新活力;推动三地银行同业公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积极参加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等交流会议,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充分借助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庆祝特区建立40周年金融发展论坛、2020年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管理培训等各种平台,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广东银保监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银保监会的支持下,对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的设立、迁址和撤销事项实现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管理,并将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内银行业保险业行政许可简政放权事项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8市(不含深圳),组织召开政策推进会,辖内19家银保监分局、919家银行保险机构和行业协会参加,加强政策宣贯力度。自此,8地市银行支行及以下机构、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及其高管的主要准入事项,已全面取消事前审批,实行事后报告或备案制。这是全国首个将省内自贸区银行业保险业简政放权政策全面复制推广到省内主要区域的案例。积极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并根据银保监会安排及时复制推广自贸区有关监管政策。

广东银保监局做好规则衔接工作,深化供给侧改革,争取银保监会支持,在《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中,新增“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同时,指导完成首款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保险产品备案及首单保单承保,多家保险机构已陆续推出专属产品。

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

金融机构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在这方面,裴光介绍,广东银保监局推动机构体系建设,构建大湾区多层次金融体系。

海纳百川,广东银保监局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利用CEPA框架协议,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机构开放,支持外资银行特别是港澳银行在大湾区优化布局、做大做强,成为联通港澳的重要纽带。同时,将港澳保险代理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所需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不断吸引具有特色、服务多元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进入内地。

与此同时,广东银保监局主动协调各类金融要素向湾区集聚,支持广州南沙设立国内首个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该平台以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支撑,是国内首创的线上航运保险交易平台,可有效提高承保核保和理赔服务效率。推动南沙自贸片区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自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注册在广州市的保险企业向注册在南沙自贸片区的企业提供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于12月14日为大昌行进口货物运输保险业务出具的保单成功享受免税政策,标志着政策的正式落地。同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研究符合广东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航运保险支持政策和推动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航运保险产品和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上海保交所在广州注册设立南方中心,即中保科联(广州)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南方服务中心职责,并推动其参与广州市商业健康险交易平台建设,探索为广州市民提供快赔直赔、产品定制、健康管理等服务。

广东银保监局推动保险服务中心建设,配合银保监会相关部门与港澳监管部门、三地保险机构开展多次座谈会议,深入研究推进服务中心设立细则,明确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此外,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相关重点机构或平台筹设工作,进一步丰富湾区法人机构类型。

裴光指出,通过不断努力,大湾区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广东银保监局辖区共有银行保险营业性机构2万余家,其中法人银行和保险公司185家,一级分行和省级分公司250家;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在广东银保监局辖内设立了营业性机构146家,广东省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的省份,其中辖内香港、澳门银行营业性机构分别占全国1/4和2/3以上;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保险公司在广东银保监局辖内设立了33家机构、320家营业性机构,其中港资保险营业性机构占全国超40%。

促进资源互联互通、共享融通

互联互通、共享融通是大湾区充满活力、影响力的关键内核。裴光指出,广东银保监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制度衔接、规则对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产品创新,促进大湾区资源共享融通。

在这一过程中,广东银保监局以增强消费者获得感为出发点,推进跨境车险服务便利化,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合作提供跨境车险服务试点,实现“三地保单、一地购买”,研究“等效先认”政策报送渠道、保险方案等有关工作安排,做好电子保单有关准备,推动对进入内地行驶的港澳车辆实施“等效先认”政策。截至2020年9月末,广东(除深圳)保险机构共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1.67万辆,出具交强险保单1.61万份,商业险保单0.63万份。

广东银保监局推进跨境理财服务便利化,积极推进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加强多方监管部门对接,广泛听取银行机构意见,推动人民银行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配合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实施细则。

同时,广东银保监局推进大湾区医疗保险服务便利化,积极开展大湾区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研究,提出产品创新工作的原则、方向和路径等工作建议,并依法做好产品监管工作,指导保险机构推出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居民提供医疗保障。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大湾区跨境医疗险产品累计承保4657件,实现保费收入356.9万元,合计保险金额超过460亿元。

此外,广东银保监局积极引进保险资金参与大湾区建设,联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召开“险资入粤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线上发布会;协调省市地方政府开展“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活动”,收集有融资需求的项目近200个,以多种方式推动投融资双方对接。截至2020年三季度,保险资金在广东省累计投资余额11122.88亿元,同比增长14.05%。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下一步,广东银保监局将紧紧抓住广东大开放的大机遇,加快规则标准和金融基础设施对接,加速国标金融枢纽建设,乘势而上,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李致鸿 编辑:李伊琳)

李致鸿

资深记者

专注金融保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