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021:“对武汉人来说,不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红霞 武汉报道
2020-12-31 18:15

一切都在向阳而生。

2020年12月30日,武汉,艳阳高照,经历过一夜雨雪,空气虽然清冽,但盘旋空中的雾霾已然消散,行驶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刘健百感交集。过往的365个日夜,他一路穿越庚子年的疫情抗击,带着所服务的企业复工复产,更在全省一盘棋的布局下,创新性的地运用各种方法,重振受挫的经济,“而今,一切都在向阳而生”,刘健说。

刘健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从年初的疫情至今,我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大年初三下到基层,在社区服务,到了4月武汉解封,我们就开始着手帮扶辖区内的企业有序进行复产复工。9月初,我们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首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的筹备工作中。”

“疫情期间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彷徨与无助到如今都化作了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自己往前走,那么过去所经历的一切也就变得平和了。”刘健笑着说,武汉真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疫情之后在全国的帮助下,到今天所有的一切基本都回到了正轨上。“不仅如此,我所服务的企业中有一些2020年的业绩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

全力以“复”忙复工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没隔几天,在家待命的刘健就开始了自己下沉服务社区的工作。“大年初三,接到上级指示,我被安排到佛祖岭社区援助”,刘健说,此后的每一天,从汉口的家里驱车去佛祖岭的路上,心里总是感慨:“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变得人车稀少,很多时候就一个人行驶在一条大道上,这么多居民坚守在家里,虽忐忑不安,但响应抗疫的要求,牺牲自由,足不出户,默默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刘健说,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春天快点到来。

在煎熬中前行的同时,工作任务愈加繁重起来。

2月9日,武汉全市整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及高校教师,共16739人,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全天候全覆盖排查“四类人员”,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作为临时网格员按照文件的精神,分到我手上的两栋就有300多户居民,要在三天之内摸查清楚。”刘健坦言,在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密切关注武汉的情况下,压力空前。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摸清所有居民情况难度并不小。“有的业主不在武汉,有的将房子出租,但租户联系不上,还有的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刘健说,在疫情防控要求下,业主和工作人员都不敢冒险随意上门核查,避免流动的风险,无奈之下,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尽量不打扰业主,例如电话摸排、微信填报等。有的房屋出售后业主信息没有更新,的方式,——则会通过查看水表、电表或其他方式来核准辖区实际的人口情况,总算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这一紧急任务。

在一项项繁重、重复又无比艰难的工作中,春天,终于来了。

4月8日,武汉迎来全面解封,停摆多日的城市开始苏醒。刘健还来不及从抗击疫情的情绪中调整,就开始面临全新甚至是挑战更大的工作任务。其中,首要的任务是怎样帮助自己所辖的企业能够顺利复产复工。

“我其实在3月29日就回到工作岗位。”刘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社区回来之后,就开始去走访企业,那个时候整体基调都比较悲观。“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涉外企业,有很多企业开工就意味着停产,因为没有订单。那个时候武汉的很多订单就被转移到企业的全球其他地方工厂去了。这种损失是很难不可修复的!没了就是没了。”

事实上,这也是当时的武汉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但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彼时物流成本也上涨至疫情之前的三倍,很多企业都无法承受。内外交困之下,许多企业还要给员工发工资。

为了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彼时的武汉围绕达产满产做了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加大调度力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返岗率、保障材料供应等工作力度,力争全力争取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4月中旬全部复工。

既然“走出去”难,武汉同时也在就筹划“引进来”。2020年5月19日,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在武汉启动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及其创新中心,实现了霍尼韦尔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这次合作源于今2020年1月20日,霍尼韦尔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就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项目签约。3月21日,得益于东湖高新区政府的支持,霍尼韦尔在光谷注册成立了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也成为了2020年第一个在武汉成立公司的世界500强。

几乎同一时间,5月15日,武汉举办了2020年“云招商”央企专场活动,37个项目当日签约,其中产业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签约金额1887.8亿元,百亿元以上项目6个。再早一个月,武汉首场“云招商”就吸引了69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武汉,总投资额达2451亿元,其中11个为总部项目。

在上下共同努力之下,进入六月之后整个经济运转基本得以恢复。“信心也在一点一点恢复,订单都慢慢增多回来了。很多企业2020年的收入也能与2019年打平,甚至比2019年还要高。”讲到这里,刘健显得有些振奋,“虽然经历一、二季度很难捱的日子,但总体下来结果还是不错的。”

促协同:经济复苏的武汉范例

根据2020年3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彼时实行省领导分片包市(州)、市州领导分片包县(市、区)的服务企业机制。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下万村”活动,各地组织服务企业工作队,网格化、全覆盖地宣传政策、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增强企业信心。根据武汉的整体部署,刘健也很快投入到搭建问题诉求反映和快速反馈平台的工作中。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会帮助企业看看有什么政策可以申报,比如减免租金以及用电等等。听听企业吐吐苦水,再把企业反映的困难以及问题,通过各个部门进行汇总,把这些问题以及困难分门别类的,再分发到各个对口部门分发到部门,让这些问题会被看到。这样下来,企业从中能得到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刘健介绍道。

根据首批企业反馈的意见,3月下旬,武汉市发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建立首期20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建立全额贴息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的无息贷款,全力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后又增加了200亿元贷款额度,总额度达到400亿元。

4月8日,武汉市再设立200亿元贷款额度的定向纾困资金,用于对个体工商户的贴息支持,并推出“汉融通”平台,通过“融资服务+信用评价+持续经营能力评估”的“互联网+政务+金融+大数据”融资服务链,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服务。

这种“一对一”的帮扶之下,企业逐步走上了正轨。

“为此,6月份之后我们会经常组织座谈会,把行业里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组织到一起聊聊如何促进产业的发展。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慢慢走上正轨,围绕产业后面如何去发展来讨论有益于企业弥补上半年的亏损。”刘健介绍称,实际上有些在外省很有名气的企业在湖北省内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其努力去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能够在省内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产业生态,以此实现省内循环。

在刘健看来,产业对地方而言,集群远远不够,中间还需要形成一种生态或者协同关系,用“抱团取暖”代替“单打独斗”,再向外去争取一些市场。“每一个产业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帮扶方法也会不同。有些产业不是政策、资金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我就要去想办法帮他们去对接寻找市场。”

刘健的判断在一批武汉本土高科技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势下,企业产业链供给断裂,国际市场芯片短缺,这也倒逼华工科技和华中数控进行自主研发和采用国产替代产品的决心,进而促使他们将眼光放到回了省内。

华工科技的解决办法是,一方面通过自研实现核心部件设计,另一方面选择省内或者国内产品进行替代。为了解决人员短缺现象,华工科技还积极与周边城市进行沟通协商,派车辆接送抵达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政策变化。

彼时,湖北省内的市场、人力资源协同相比于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刘健还亲自带队十几家软件企业去黄石孝感等城市进行企业技术交流,为他们寻求新的市场。“怎样让湖北省内的政府或者企业可以认识到咱们东湖高新区还有这么多优秀企业,这是我们下一步想做的工作,把一些好企业、好产品、好服务让本地市场也能认识到。”

会展回到正轨:武汉人悉数接单

时针拨转至9月,刘健迎来了2020年工作的另一大重头戏。疫情前就在筹备的首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计划于11月中旬在武汉开幕。

进入9月后,一方面由于前期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出于刺激武汉疫后经济的考虑,众多以招商引资,、促进企业交流的大型展会交替进行。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举行,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举办的最高规格的生物产业峰会,聚焦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发展,研讨科技抗疫的策略,展示优秀抗疫成果;11月13日,第十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落下帷幕,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光谷。展会开幕当天,华星光电T4增资项目、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项目、四维图新车载芯片项目、星竞文化武汉总部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光谷,签约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5G+工业互联网大会’实际上是紧挨着光博会进行的。因为使用的场地相同,为此我们还紧急协调过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的场地。让本次展出的厂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调试设备。”刘健介绍称,原定于11月底举行的5G大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需要提前三天进行,而按照正常的时间表,光博会的展览还未完全拆离展区。

这可难坏了刘健,“我不能让这个来之不易的首届大会砸在自己手里啊”。为此,刘健立刻向上级单位汇报,紧急协调光博会提前撤离展会,让本次展出的厂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调试设备。“因为本次采用的是线上线下同时直播,很多直播设备需要提前到位,为了让参会的嘉宾有一个更好的5G体验,也为了让现场直播有更好的呈现效果,我们还需要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沟通协调,临时在展区、宾馆增加了5G宏基站,确保5G技术的流畅使用。”

刘健坦言,这种压力是全方面的,当时主办方、承办方几乎每一周都要开一次协调会。

更为紧迫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这样一场聚集数千人的现场会议,防疫压力可想而知。“当时其他省市陆续曝出有新增病例,我们其实是很担心的。”刘健坦言,为此,主办方积极协调,劝阻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参会人员在线上参与即可。

“在部、省、市、区各级的联动之下,各司其职,大家协调配合很好,所以最终落到我肩上的压力还好。保障工作难度也相对还好。”刘健身上总流露着难能可贵的乐观。

11月20日,首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如期正式开幕,中国工程院等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院士专家,电信、移动、联通及东风汽车、中国商飞、华为、小米等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悉数参加大会,围绕“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行业应用与融合创新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各种“亲民”的新产品和应用也让人眼前一亮。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行对于刘健来说,是对这即将过去的、悲伤与欣慰交织的一年最好的馈赠。而当下,随着双节到来,在全球疫情防控还在不可预知的局面下,内防新增、外防输入的防疫要求依然是让刘健绷着一根弦的去开展着春运和接下来的经济和企业服务工作安排,“但有了这一年的防疫和经济发展双重保障的经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一路坚守的武汉人来说并不难。”刘健有信心地说道。

(作者:陈红霞 编辑:林虹)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