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UD,智能座舱的下一个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实习生杨楠 北京报道
2021-01-12 19:47

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AR-HUD的市场占比目前不足1%,预计2021-2022年将达到5%,2023年达到5%-10%。”1月11日,一数科技产品负责人郭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AR-HUD,正成为智能座舱的下一个风口。

据介绍,HUD是将时速、导航等关键参数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一项光学技术,驾驶员抬头就可以看到,从而保证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HUD自应用到汽车领域经历了C-HUD、W-HUD和AR-HUD三种产品形态。而AR-HUD是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把实景世界和数字世界结合,可视角度更大,虚拟图像距离更长,这项技术可以使驾驶员增强对道路的感知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现阶段在全球汽车用品市场中,HUD的渗透率仅在2%左右。但业内认为,随着现代汽车驾驶舱电子设备的技术进步以及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增长趋势,车用HUD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汽车HUD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HUD市场规模达65.6亿元,同比增长超300%;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44.8亿元,复合增速超50%,其中W-HUD和AR-HUD占据主要市场,比例分别为60%、20%。

大陆集团认为,2030年市场以W-HUD为主,接近3500万台,AR-HUD份额将迅速增长。

目前,大众ID.4 X、全新一代奔驰S级均已配备了AR-HUD。

尽管业界对于AR-HUD是未来趋势达成共识,但在郭宁看来,AR-HUD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作为综合性的产品,AR-HUD的光学设计困难,光学领域人才稀缺。其次,车企对HUD的体积要求苛刻。目前市场上的HUD体积大多为12L,现已有技术能将体积压缩至7到8L。另外,AR-HUD的开发成本高,每款车的独特性要求HUD一一适配,使其商业化道路受阻。”郭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HUD市场竞争激烈。HUD量产市场基本还掌握在德国大陆、日本电装、日本精机株式会社、美国伟世通等传统的Tier 1手中,国内包括一数科技、中泽景电子、华阳集团、未来黑科技、乐驾(车萝卜)在内的企业正加快布局。

为加快AR-HUD的市场推广,一数科技打造出以LCOS激光投影技术为PGU输出的AR-HUD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够使AR-HUD成像距离达到10-15米以上,宽度覆盖1.5-2条车道,在性能和成本方面也超越了DLP HUD 

郭宁指出,LCOS不但可以提高AR-HUD的性能,且成本低、节能环保。另外,借助光波导技术,未来有望将HUD的体积压缩至3.5L 以内。

资料显示,作为主攻激光虚拟显示和交互技术的全产业链技术的新创企业,一数科技由海尔、小米和京投集团、深投控和中海投等产业资本投资成立。

(作者:实习生杨楠 编辑:张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