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独立导演的困顿与出路:2020年,被拷打的投融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景辉 上海报道
2021-01-20 19:56

中国电影的票房在数据面上的“逆风翻盘”,是否代表着中国电影已经崛起?“我要泼一盆冷水,卖得好是因为今年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质量下降,并不代表我们已经上升到国际化的层面,经得起考验了。”

2020年虽弥漫着疫情的阴霾,但全球电影市场中国总票房204.17亿,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国产影片票房170.93亿,票房占比接近84%。在2021年元旦档(1月1日-1月3日)三天累计票房为12.94亿元,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其中1月1日单日票房超6亿元,刷新同档期单日票房纪录。更难能可贵的是,元旦三天撑起电影票房的主要都是国产影片,这也给了中国电影人很多希望。

中国电影的票房在数据面上的“逆风翻盘”,是否代表着中国电影已经崛起?

“我要泼一盆冷水,卖得好是因为今年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质量下降,并不代表我们已经上升到国际化的层面,经得起考验了。”在上海圣舍国际的办公室里,独立电影人向凯捧着刻有小篆“静”字图样的黑色茶壶,抿着茶平静地说道:“因为疫情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导致我们国产的电影异军突起,是机遇,也是对原创电影人的考验。”

最困顿时刻:和着50只馕剪辑

 冬夜9点的上海外滩,寒风萧瑟,人迹已稀,南浦大桥下浦西端,一幢名为“渡口空间”的老洋房三楼,是向凯创设的公司所在地,疫情前两层都是圣舍国际的办公室,现如今只剩一层。走过悬空的玻璃通道,墙上贴着三张电影《青春特烦恼》的宣传海报,中间的一张赫然写着“2020春节快乐,祝大家鼠不尽青春”,一部本计划去年9月10日上映的电影至今还未确定上线时间。

(向凯公司走廊,三张电影《青春特烦恼》的海报)

《青春特烦恼》是向凯自编、自导并独立出品的院线电影作品,从2016年备案立项到2019年11月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至今已经完成了剪辑报审,进入到宣发的阶段。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向凯通过自己变卖财产,和亲戚朋友筹钱,完成了5000万的独立投资,但在2020年,宣发阶段的资金一直处于断裂状态。在豆瓣、时光网、IMDB、B站、知乎等影视类社交平台上均无法查到“青春特烦恼”的相关词条,为此向凯表示:“是忙得没有时间去建立,目前只有猫眼电影有相关的介绍。”

2020年最困难的时候,向凯在自己的工作间里摆了50个新疆的馕,

“因为饼是干的,越晒越脆,掰一片,喝一口茶就饱了。”向凯笑着说:“困难的时候我反而更平静,好比人已经在大海中央,来一个更大的巨浪的时候,你根本不会慌什么,去面对,去把它穿过。反过来说疫情对我的伤害也不大,我本身就是做内容出身的,就是做作品,一年只不过是让我创作的时间更长了,给了我更大的空间,我可能需要解决成本的问题,但并不影响我生存的问题。”

向凯介绍自己时会强调三个头衔:中国青爱工程爱心大使、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疫后的影视行业复苏给了他新的项目机会,向凯表示:“我现在主要是在忙着创作中国青爱工程的电影,正式立项了,春节过后就要开机,是关注中国青少年下一代成长的电影。我们有中国传统内容,有传统价值观的作品,更多的作品出来,才是最主要的。”从相信内容而相信市场,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他会对“中国电影的崛起”画出一个问号的原因,如果没有持续突出的内容,中国电影市场的风向就没有属于自己的风向标。

 

原创工作室的困顿

 

“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是向凯朋友圈出现频次最高的描述文案,在30天可见的朋友圈里,39条分享的动态有14条转发的新闻链接,都是向凯对近期发生的文化行业热点问题作出的点评和讨论,北京文化的高管内斗、虾米音乐的关停、郭敬明于正的抄袭道歉事件、华谊兄弟大幅调整增募资的方案等,向凯更是成为了某财经自媒体号的固定评论嘉宾,只要是有影视文化行业相关的焦点新闻,他都会抽空发表自己的观点。

(向凯的部分朋友圈截图)

“郭敬明于正的道歉和相关作品下架是一场迟到的正义,这也说明影视行业在树立优良的正确发展方向,歪门邪道、不劳而获的“老鼠”偷盗行为将在行业内无处藏身、无法生存。影视行业的乱像也是这一小撮乌合之众所造成,真正为影视而努力拼搏的创作者们被这些乌烟瘴气所掩盖,净化影视行业势在必行,给奋斗在影视行业的原创作者树立坚定的信心。”在2015年的一篇报道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曾经问及向凯“是否在克隆郭敬明模式?”,当时向凯的反应是沉吟而不悦,至今他对这个问题依然显得耿耿于怀,谈起剽窃事件更是义愤填膺。向凯表示:“中国应该让做原创的人浮出水面,媒体、平台不应该为了打造流量而忽略了原创作者,否则他们只能走剽窃的路,或者谁的原创做得好,就被资本方挖角。”向凯强调,自己并不是喜欢在媒体发声的导演,原因是希望中国原创大军要有希望,否则世界就会颠倒、是非黑白颠倒。

作为一名独立电影人,从出品到执行,面对着严峻的环境还能有信心,向凯直言自己是具备幸运和条件,他一方面调侃目前有一部分的内容创作者“不是在剽窃就是在剽窃的路上”,另一方面是对此充满担忧与不满。我们能不能把剽窃的路堵住,这将成为中国电影能够崛起的必备条件。

追逐资本与作品融合之光 

截止1月15日,在全球新冠疫情挥之不散的阴霾之下,已有奥斯卡、金球奖、柏林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和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六大电影奖项宣布推迟或取消,还有格莱美奖等重要音乐奖项推迟,虽然中国的电影市场呈现恢复并大有反弹之势,但纵观全球的电影产业的发展,依然严峻。

针对这个问题,向凯表示:“对商业电影公司的确是负面影响,但对内容型的影视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做内容的公司,无论社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都会以内容创作为主。”虽然如是说,但对于向凯这种独立电影人而言,在环境的影响下,资金问题依然严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影视作品的融资,大部分都不是在开拍前就拿到了足够的钱,极少数会像向凯自己独资出品的状况,大部分会根据不同的阶段,分步去融资。甚至,很多电影会出现超预算,拍到一半继续找新的资方追加投资的情况。其间,毁约、撤资的情况在影视圈十分常见。

在向凯看来,之所以选择独资,就是不希望上述的“暴力资本”介入,不被资本裹挟,但由此获得的“自由”是有代价的,除了后期宣发的乏力还会造成公司资金流的紧张。为此,向凯也坦言:“催房租的人就不停的给你打电话,人家好意地问候你,但你会觉得是一种无声的侮辱,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这种日子这么难过,好像被放打的18层地狱,下面再挖了个18层地狱,给我们这种特殊人群来去放在那。”对于向凯而言,“中国青爱工程”的电影项目对原创作者犹如一线曙光,给他了一个大胆发挥的空间。

(向凯在拍摄现场)

中国电影行业在2020年无论是巨头还是独立,都经历了延期跟改档,2021年世界电影行业的“延误”似乎无法避免,时间本无法以线性计量,虽然经历了178天“休克期”的中国电影逆风翻盘,但在眼下的市场上依然存在着阴霾和困顿。

“拍一场电影等于死一回。” 对于独立电影人而言,向死而生似乎是面对任何困顿都能走出去的唯一出路。对于中国人而言,没到交子没吃饺子就不算跨年,牛年将至,贺岁档的国产电影有8部之多:《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等影片能否持续催化国内电影票房,中国的电影市场能否籍牛年之名春暖花开真正崛起?

这也是向凯思索、奋斗乃至期待的。

(作者:朱景辉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