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千亿资金下香江:短暂炒作狂欢还是夺取定价权?
“现在南下资金还没有开始对港股减仓的行动。尽管现在市场已经出现分歧,但只有当市场一致预期的时候,南下套利的机会和风险才会体现。”有基金人士表示。
资金疯狂南下的步伐仍在持续。
1月20日,南下资金净流入202.89亿港元,迄今已连续第21个交易日净买入,连续第13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超100亿港元,连续第3个交易日净买入超200亿港元。
1月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高达2055.82亿港元,已相当于2020年全年净流入6721.25亿港元的30.59%。
中金公司预计,南下资金近年年均流入潜力可能维持在5000-6000亿元的高位。甚至有机构喊出“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
不过,在炙热的行情之下,并非所有机构都如此乐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机构了解到,一方面有大量公募和私募积极建仓港股,但另一方面也有基金人士表示,已经开始谨慎对待涨得过快的港股的投资风险。
谁在南下?
截至1月20日,2021开年以来恒生指数已大涨10%。
据记者采访调查,大量公募和私募基金都在南下投资,而有些私募机构人士的港股仓位甚至已较A股高。
“我们目前整个产品的平均港股仓位在五六成左右,A股大约占三成左右,还有一点美股仓位。”北京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表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也表示,“玄甲目前投资配置较多,比A股权重大。我们已在一两个月前完成了港股加仓配置,目前静待估值修复。”
泉泓私募基金总经理李科杰也表示:“我们投在港股上资金配置多于A股。”
不过对于港股的投资标的,私募机构则各有侧重。
李科杰表示,其投资的港股标的,以红筹股为主。“国企大蓝筹股,AH股有巨大差价,这就是想象空间。”
而雷根基金总经理李金龙则表示,“我们目前港股投资大约占基金规模的30%左右,大多数都围绕着消费、科技、生物医药、新经济的标的。”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也表示,“我们一直有15~25%的仓位布局港股。所投企业的主营业务在国内,投资逻辑是AH价格偏差较大,H股估值优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姿态灵活的私募机构之外,大量的公募基金也在南下建仓,其中就包括新基金。
事实上,此前公布的公募基金2020年三季报就已经显示,萧楠、张坤、谢治宇、赵枫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加仓港股。
而在公募基金发行大爆发的助推下,2021年资金南下速度更明显。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新基金募集资金已超2000亿元,大部分都能投资港股(港股比例0-50%)。
这意味着,大量新基金要南下建仓。
比如,1月18日以一日吸金2398.58亿元创出公募基金史上单只新基金认购规模新高的易方达竞争优势,其拟任基金经理冯波就表示,对于该只基金的建仓,将重点关注性价比较高的港股投资机会。
抱团“新经济+中字头低估值”
南下资金席卷港股,仍旧承袭了在A股的抱团风格。记者调查发现,南下资金有明显的“抱团”现象,主要集中在以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龙头股,以及一些中字头的低估值龙头股。
“我们一直看好的主力方向是港股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龙头,逻辑是中国的新技术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5G应用时代的到来,相对于4G时代还会有更大的量变和质变,所以看的不是短期半年和一年,而是看三五年。我们一直在布局这个方向。”张可兴说。
张可兴表示,除互联网龙头公司之外,格雷资产在港股市场还布局了在线教育、电子烟、生物医药等。目前仍继续聚焦在港股的互联网科技、医疗服务、消费等三大方向。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也表示:“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港股的稀缺资产以及低估值的资产。一方面是A股没有的资产,比如优质的互联网科技股和未盈利的医药股,另一方面是两地上市或者有类似对标企业,而且在估值上有明显优势的港股。”
而根据中金公司对截至1月19日数据的研究,2021年以来南下资金流入出现较为明显的“头部集中”的情形,流入规模最大的前5只个股的合计流入就超过1200亿港币,占比75%。
具体来看,近期南下资金流入最集中的公司包括腾讯486亿港元,中国移动392亿港元,中海油135亿港元,中芯国际114亿港元和美团72亿港元。
“南下资金最近以来每天都有百亿以上流入,我认为不是炒作。比如说A股的一些电池、新能源汽车龙头,甚至一些代工企业,市盈率都有50倍、100倍,甚至200倍。而港股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未来有可能诞生十万亿、甚至二十万亿市值的企业,但市盈率只有二三十倍。还有一些港股行业明显比A股有很大的折价,拉长三五年来看,能实现非常优秀的投资回报率。新经济龙头企业目前还是处在一个低估或者是合理的状态。与之对比,A股当然也有低估的股票,但是特别优秀的股票已经不便宜了。”张可兴说。
但张可兴指出,港股中部分消费股,像水、饭店等,估值100多倍,与A股酱油、醋等消费股差不多,短期已高估。
不过,与之观点相对,林佳义则认为,目前南下资金长期投资和短期炒作两者兼而有之。“港股的短期赚钱效应会吸引部分炒作资金。港股也呈现结构性分化。目前地产,保险,银行等明显存在巨大洼地,而互联网及所谓新经济,以及部分医药企业则明显涨得太多。”
分歧下的基金选择
事实上,随着港股的大幅上涨,南下资金已出现分歧。
一边是以华创证券为代表的机构喊出“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大量南下基金继续加码港股,另一边则是部分基金经理开始谨慎对待港股的短期过快上涨。
不过,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中,绝大多数仍支持继续南下布局。
“目前港股短期的上涨非常凌厉和快速,我们前期做的港股大量布局,短期已上涨30%-40%,上涨幅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认为,港股未来长期空间比较巨大,我们还是会择机去布局一些我们看好的港股标的。”张可兴说。
张可兴认为,“从定性的角度来说,今年大概率是港股大年,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恒生指数大概率会跑赢沪深300指数。港股上涨最近一两周表现得比较猛烈,我觉得只是开始,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张可兴表示,除了个别年头港股处在一个极度狂热的大牛市顶部,可能不是很好的进场时机,其他时候港股是一个非常分化、以个股投资为主的市场,而不是看指数的市场。“比如即使最近两周港股上涨,但很多股票还是在下跌。即使你看对了港股指数向上,但很可能并没有受益于港股牛市,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选对股票,港股的牛市或者大涨,其实跟你没有关系,这跟A股不太一样。”
“所以在港股,永远都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但关键是你要选对股票。哪怕是在市场比较高的位置上,你买的股票照样可以实现不错的收益。但反之,即使在2018年10月A股最恐慌、指数最低的时候,如果你买了港股,你会发现,到最近还有一些周期性行业股票创新低,所以在港股关键是买对股票。”张可兴说。
“港股和美股是一样的,非常成熟,而且有3000多只股票,有问题的企业可能占了1/3,不涨的企业占了1/3,剩下能够持续维持业绩和基本面的企业,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二,百分之五都不到,所以在这种市场下能够找到一些很好的股票是很难的。”
但与长期投资港股的机构不同,南下炒作港股的短线资金却有着不同的逻辑。
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南下炒作,不是因为港股是估值洼地。港股跟A股的估值体系不相同,我觉得这一次南下主要还是跟输入性通胀有关,因为国内的货币在收,境外货币在放,就有一个套利的机会。事实上,对炒A股的套利机会,外资的预期比较低,他们更看好港股受内地经济影响,所以他们认为港股的机会大于A股。”
但其指出,“总体来看,现在南下资金还没有开始对港股减仓的行动,尽管现在市场已经出现分歧,但只有当市场一致预期的时候,南下套利的机会和风险才会体现,所以我觉得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也有香港基金经理认为,内地资金炒作港股有些过火了。由于港股是机构投资者为主,很少散户,现在冲进去的资金可能会成为接盘侠。
部分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仍在谨慎观望。
“去年A股抱团行情比较明显,目前还不能断言A股抱团是不是会瓦解,但是港股也是潜在的一个可以容纳巨量抱团资金的池子,可以综合观察A股去年抱团股走势及南下资金持续度后,再做决策。”李金龙说。
“对于高估值目前要减持,或预期不要太高。具体需要根据企业基本面及估值匹配度来具体评估,对于严重低估优质企业可以坚定增持和持有。”林佳义说。
(作者:庞华玮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