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春运:出现多条传播链,疫苗仍具广谱保护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萍 北京报道
2021-01-21 05:00

近期所发生的疫情与此前的没有关联,都是新传入的病毒引起的新的疫情。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具有广谱保护性,对全球毒株都有广泛保护作用。

春节前后的疫情防控成为重点。

1月20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说,近一周,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5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为10个月以来最多。近期,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有的地方在同一省份或城市出现多条传播链,出现了家庭、社区、学校聚集病例,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与此同时,根据调查和溯源结果显示,近期所发生的疫情与此前的没有关联,都是新传入的病毒引起的新的疫情。这也引发了公众对目前正在接种的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关注,对此,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指出,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具有广谱保护性,对全球毒株都有广泛保护作用。

1月20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5场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也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变异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或疫苗效力有任何影响。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还强调,要尽快补齐防控工作中的短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扩大了应检尽检的范围。要求全国各地要实行乡采样、县检测,检测机构要在收到样本后的12小时内要反馈检测结果。返乡人员要拿着7日以内的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才能够返乡,同时这些返乡人员回去以后,当地的基层政府要对这些人进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做好隔离场所和检测能力的准备,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

今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第一个春运。新华社

春运疫情防控压力大

近期,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都发生了聚集性的疫情。在1月20日的发布会上,王斌介绍说,通过对12月份以来发生聚集性疫情情况初步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聚集性疫情大部分都是境外入境人员或者是被污染的冷链进口物品所引发,而且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也波及到农村地区如河北石家庄、黑龙江绥化等地。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指出,今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第一个春运。“我们也一直在跟踪分析、研判今年春运的客流情况。预计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但是这个客流虽然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当前客流相比,还是增长了一倍左右,所以春运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公开报道梳理看,进入2020年12月份后,有多趟列车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涉及1月5日K350次列车、1月6日Z158次列车、1月7日Z174次列车、1月8日K1383次列车、1月9日D124次列车、1月13日Z216次列车、1月14日K262次列车、1月18日K972次列车等。

其中,复盘1月5日K350次列车可以发现,该列车出现1传102的聚集性疫情,该列车被确诊的无感染症状者也成为“超级传播者”。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超级传播是新冠病毒一个特征现象,少数病例或感染者确实能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造成数量比较多的续发病例,并且在疫情传播、扩散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超级传播现象主要与病毒自身的特性和感染者或者病人本身,如他的行为以及所处的环境,疫情发现的及时性等因素都有关。

冯子健还强调对于一些特殊的重要场所,比如养老机构,脆弱人群比较集中,人际距离比较近,很多防控措施难以实施,容易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

从近日来的疫情看,老年人等人群依旧是防护的重点对象。1月16日下午,辽宁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马晓春在通报沈阳疫情时指出,疫情中呈现出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快等特点。

针对超级传播现象,冯子健指出,需要关注其发生的场合,然后进行加强预防、防范和疫情的及时发现、控制工作。如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集会、保持人际距离,特别减少在狭窄、密闭空间的人员聚集,这是防止超级传播现象非常重要的措施;及时发现感染者,不管是就医环节还是我们核酸筛查的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环节,都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尽量减少超级传播现象发生。

疫苗具有广谱保护性

春节前后的疫情防控不容掉以轻心,而外防输入仍是重点。

冯子健指出,去年进入冬季以来,我国本土聚集性病例频发,根据调查和溯源结果显示,近期所发生的疫情与此前的没有关联,都是新传入的病毒引起的新的疫情。

1月1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对1月17日大兴区报告2例本地确诊病例的新冠病毒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与近期国内其他省份本地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关联性,与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高度同源。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认为2例确诊病例病毒为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来源初步判断为境外输入。

而新传入的病毒是否会影响我国目前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指出,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具有广谱保护性,对全球毒株都有广泛保护作用。

张云涛指出,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从研发到附条件上市以来,一直对全球新冠病毒变异持续关注。2020年4月份获得临床批件之际,中国生物将当时收集到的全球不同来源的毒株用当时的动物血清做了交叉分析免疫原性的研究工作;2020年12月30日,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之际又对当时能够收集到的全球不同来源的新冠病毒和新冠三期临床基地阿联酋获得的三期临床血清做了盲态的交叉中和保护试验,数据显示,在当时的时点,灭活疫苗有广谱的保护性,对于全球的毒株都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也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变异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或疫苗效力有任何影响。“我们目前在院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既往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虽然这一变异病毒‘能够更快地传播’,但是在工作、生活中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仍然是最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我们也在持续关注包括南非、英国、尼日利亚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而且也已经开展了实验室的相关交叉中和试验的检测工作,检测工作正在持续的开展过程之中,后续会密切关注全球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做好科研攻关工作。”张云涛指出。

王斌介绍说,目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根据我们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整体疫情防控策略,按照城乡分开、口岸优先、区分轻重缓急稳妥有序的原则来逐步推进。截止到目前,接种量已经超过了1500万人次。

(作者:朱萍 编辑:林虹)

朱萍

高级记者

关注医药大健康领域(上市公司、创新企业), 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擅长深度调查,开得了挖机。欢迎联系爆料:zhupi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