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排名倒数,宁夏石嘴山被“开除”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城市经济地理夏旭田 2021-01-27 15:25

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由219家减少为217家。

1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宁夏石嘴山经开区因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中(2019年倒数第4,2020年倒数第2),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规定,将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2020年,石嘴山经开区曾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进出口总额增长56.6%;2021年石嘴山计划提高经开区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冶金、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产业。

这是继去年酒泉经开区退出后,第2家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由219家减少为217家,且两家退出序列的国家级经开区均位于西北地区。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开除”酒泉之后的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四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2000亿元。

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2%;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2%。

宁夏石嘴山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1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商务部对连续两年排名最后5名的国家级经开区将予以退出处理。宗长青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介绍,宁夏石嘴山经开区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中(2019年倒数第4,2020年倒数第2),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规定,将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这是继去年酒泉经开区退出后,第2家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由219家减少为217家。

公开资料显示,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原名为宁夏石嘴山河滨经济开发区,1997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更名为宁夏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并更名为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更名为国家级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宁夏第二家升级为国家级的开发区。

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分为产业、物流和生活三大区域。是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化(光伏·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光伏·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开发区内有工业企业32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已形成了能源化工、煤炭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光伏新能源、口岸物流等为主的产业集群。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位居自治区各工业园区、开发区之首。

此外,以惠农陆路口岸为核心,该区具有内陆口岸、货物集散、商品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等诸多综合功能,辐射周边地区,陆路口岸已成为西部地区铁海联运货物进出的主要通道。

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为,内陆开放型陆港经济先行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国家级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规划的重点产业包括新能源、特钢、新材料、能源化工、电子信息、陆港通关等口岸物流业等产业。 

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建成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发电,占全区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一;具有30兆瓦太阳能发电和年生产4000吨多晶硅、1000吨单晶硅、5万吨L-乳酸、60万吨钢材、50万吨生铁、30万吨金属制品、40万吨水泥、31.5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煤焦油加工、5万吨金属镁、1.9万吨活性炭、3万吨ADC发泡剂等产品的能力。

目前,园区有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2家上市公司,有国电集团、中利科技集团、中诚集团、中电投集团、浙江正泰、国投华靖等11家世界及国内500企业,有申银特钢、惠冶镁业、日盛实业等13家大型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骨干企业达到44家,规模企业77家,工业总资产超过400亿元。

园区已形成冶金和新型煤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电石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优质粮食、草畜、瓜菜产业、枸杞及酿酒葡萄产业八大产业集群、十四条产业链。园区内企业培育产业工人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万人。

近期关于宁夏石嘴山经开区的公开消息寥寥。2021年1月20日发布的石嘴山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石嘴山经开区2020年曾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进出口总额增长56.6%;2021年该市将提升石嘴山经开区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冶金、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考核排名垫底而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分别是甘肃酒泉和宁夏石嘴山,均为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国家级经开区。

苏穗津青四地经开区GDP超2000亿

据宗长青介绍,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6%。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四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0亿元。

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地级市比重为14.1%,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所在地级市比重为15.7%,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较上年大幅下降。截至2019年末,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共建园区76个,昆山经开区、烟台经开区、南京经开区、杭州经开区等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境合作区134个。

宗长青在当天发布会上公布了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其前30名名单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据悉,这3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2018家国家级经开区比重的36.4%。

国家级经开区外贸、外资占比超20%

宗长青介绍,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全国为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2%;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2%。

当天还发布了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排名前10名名单,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0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2.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的39.3%。

实际使用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前10家依次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总额的31.3%。

(作者:夏旭田 编辑:李博)

夏旭田

政经版资深记者

关注工业、数字经济、外贸、电商等领域,邮箱:xiaxt@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