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二司”已到位!这个领域的监管增强力量
21财经APP
2021-01-29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一直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危化品领域从2015年以来一共发生了10起重特大事故,特别是2017年到2019年发生了7起重特大事故,每年都在2起、3起左右。

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5年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回头看”情况。

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调查统计司司长李万春介绍,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产值占到了全球的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特别多,占整个企业量的80%,这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高,特别是这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风险、隐患叠加在一起,风险隐患集中暴露显现,形成了系统性风险,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结构性矛盾突出

李万春介绍,通过对涉及危化品领域10起重特大事故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现在的化工企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占比还很高,这些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安全保障能力也十分脆弱。

二是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全链条的监管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运输、储存、废弃处置环节,安全监管的差距还比较大,事故的风险也比较大。

三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危险化学品是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安全管理薄弱、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个别企业甚至无视法规、草菅人命。

增加监管力量

李万春介绍,针对危化品领域安全监管,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去年首次以中办和国办的名义印发了《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部署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三年行动。去年还安排了对江苏为期一年、特别是化工行业的专项整治。同时,在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机构和力量建设方面,应急管理部组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二司,增加了力量,目前改革已经到位。

二是聚焦重大风险的管控。现在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已经建立,消防和地方的协作联合监管机制已经建立,同时完成了两轮专门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的检查指导,制定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的包保责任制,最近就要下发。

同时,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殊品种制定了《特别管控危化品目录》,连续开展了三轮硝酸铵等爆炸品的专项整治,对全国214家硝化企业全覆盖指导服务。

三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去年全面开展了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小化工的“三项整治”,目前19个省级政府认定了化工园区352个,还研究制定了分类整治目录和淘汰落后技术设备目录,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的小化工。

同时,对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开展了四轮指导服务,辐射带动了全国261个省级重点县。

四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出台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同时还制修订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等国家标准。

李万春介绍,2020年全国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扭转了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每年都在2起以上重特大事故这样的被动局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应该看到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化工领域风险和隐患问题依然存在,整改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峰 编辑:耿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