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美股财报系列之三丨十月一倍!半导体龙头业绩超预期,汽车电游成两大需求市场
21财经APP
2021-01-29

截至1月29日,包括美光(Micron)、台积电、ASML(阿斯麦)、英特尔、AMD(超威半导体)等在内的一众半导体龙头公司,相继交出2020年第四季度的经营业绩,市场惊呼“远超预期”。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加快数字化发展,点燃了电子游戏、云办公、5G等多种新兴业态的行情,相应的“数字基建”令半导体行业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包含30只成分股的费城半导体指数(SOX)大幅跑赢了由30只“大蓝筹”组成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1月28日,SOX收报2935.12点,自去年3月美股“股灾”的低点以来累升128%,而DJIA则累升64.6%,这反映在部分投资者眼中,半导体龙头的成长性远高于可口可乐、雪佛龙、陶氏化学、卡特彼勒、宝洁这样的老牌工业支柱。

据研究机构IC Insights于1月26日发布的《麦克林报告》及摩根大通近期的前瞻,半导体行业在2021年的收入预计将继续获得双位数的增长,增速介于10%至12%,这也反映半导体行业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不过,综合摩根士丹利和伯恩斯坦等多家投行的意见,此前的暴涨令芯片业市盈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择优选股而非整体看好行业回报。

高利润率与高投入并行

在2020年第四季度,多家半导体公司净利润按年增长率超过50%,毛利率也纷纷升至高位水平。从产业分工上看,无论是光刻机、处理器设计,还是晶圆代工,均普遍获得相当亮丽的增长。

总部位于荷兰的光刻机龙头ASML(阿斯麦),一直以来被视为行业最先进技术的标杆公司。该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42.54亿欧元、净利润14亿欧元,分别按年增长5.4%和31.8%,远超预期。该公司的旗舰产品为使用EUV(极紫外光)和DUV(深紫外光)系统的光刻机,其中EUV光刻机用于生产目前全球最先进制程、最高分辨率的芯片产品。值得留意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五个季度中,中国内地的光刻机采购额占比依次为14%、19%、23%、21%、12%,均超越美国、成为阿斯麦前三大客户。

GPU和CPU制造商AMD在第四季内大丰收,收入按年增加53%,净利润以不包含税收收益的non-GAAP规则计算,按年也大增66%。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认为,PC、游戏和数据中心这三者带来对高性能计算的强大需求。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用于企业级别的CPU部门,带来了12.8亿美元的营销额,按年大增176%。

在2020年被诟病为“落后”的英特尔,季内尽管以200亿美元的收入,登顶业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公司,然而按年却倒跌1%,净利润也按年倒跌15%。英特尔现任CEO思睿博(Bob Swan)将于2月15日离职,因而将2021年的路线图延迟到今年4月公布。瑞穗银行分析师Vijay Rakesh认为,值此CEO换届之际,英特尔缺乏短期发展计划,然而却有更多的业务架构改革可能性。

事实上,英特尔是行内业务最为多元化的公司之一,其业务同时包含了CPU、GPU、记忆体,在生产链条上也覆盖广泛,从设计到生产均亲力亲为。不过,这种与精细分工背道而驰的策略却不为资本市场青睐。巴克莱分析师Blayne Curtis和Thomas O’Mallay在四季报后的点评中毫不客气地称,管理层固执的生产计划没有兑现,英特尔过去犯下的错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修复,况且现在市场也变化了,反而给CPU和GPU的竞争对手创造了更多机会。

在存储和记忆体方面具有寡头地位的美光,最早提交了2020年截至12月3日的季度成绩,因该季度属于公司2021财务年度的第一季,期内收入按年增12%,净利润按年大增63.5%。该公司的季报反映了存储和记忆体行业强烈的周期性变化,在季内走在了周期的上行通道中。值得留意的是,从去年下半年起,来自电子、通信、汽车等多元领域的订单爆发,甚至形成了“芯片短缺”的市场焦虑,为收入贡献约70%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板块供不应求,该公司指,2020年以比特量(bit demand)计算的DRAM需求增速超过20%,并在2021年继续因供应短缺而涨价。

作为行内多家龙头公司的代工厂,台积电在1月14日交出了“十年来最佳季报”。期内该公司以新台币计算的收入和净利润按年分别增14%和23%。季内,5纳米产品对收入的贡献比重激增至20%,而7纳米、16纳米产品则分别贡献29%和13%,上述先进制程芯片合计为收入贡献了62%。台积电的业绩反映,高性能计算和5G智慧型手机的需求,令这个领跑的晶圆龙头增强了竞争力。

值得留意的是,多家公司的利润率也在2020年再攀高峰。以2020年全年的毛利率来看,AMD达44.5%、ASML达到48.6%、台积电达到53.1%,均为过去四年来最高水平。

正如高额奖金刺激下的搏击场会吸引更多的拳手,高昂的利润也在催促半导体厂家进行更激烈的投资竞赛,投资性支出也随之高企。据统计,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美光四家公司在2020年均进行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并将在2021年继续升级“砸钱”计划。其中,台积电将2021年的支出预算最高提高到280亿美元,较2020年支出的172亿美元提升63%。据了解,上述公司的资本开支主要将用于建设厂房和生产线。

数字基建加速进行

高性能计算、远程办公、5G、物联网等多种市场需求,代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产品需求。此外,市场调研认为,汽车和电子游戏在2021年仍然是半导体的两大需求市场。

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在去年12月底发出对2021年的市场预测,指出在经济恢复后,智能电话、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电视和汽车市场具有2%-9%的增长空间,5G基站和WiFi 6也将继续发展。

TrendForce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出于周期性因素,汽车产业目前具备对芯片的高需求。该机构称,由于疫情、中美贸易战等多重因素,汽车市场在2019年和2020年经历“小年”,也令汽车芯片制造商保持低库存。然而,2020年四季度开始,各大汽车制造商开始缓慢地重启产量,2021年的汽车销量增长率被认为会达到7%左右。这导致目前汽车芯片市场“求芯若渴”,并将驱动半导体行业在2021年的增长。

游戏和电竞行业数据分析机构Newzoo分析师Tom Wijman,在11月初就上调了他对全年游戏市场的收入预期。据他估计,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将达到1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而并非原本预期的9%。

根据该公司提供给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报告,Tom Wijman认为,由于人们缺乏现实生活中聚会的机会,正越来越多将游戏用作“元宇宙”,消费者对在游戏上进行模拟现实很有兴趣,比如在游戏中举行婚礼和毕业典礼、观看演唱会和参加品牌活动,这些“非游戏”的体验很有可能吸引“非游戏者”进入游戏领域。这名分析师又指出,尽管2020年的游戏市场发展已经算火爆,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实际上在疫情期间的发行都被推迟,这又成为2021年市场增长的基础。

因应游戏市场的发展,无论是PC、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也在顺应游戏玩家的需求,催促半导体厂家加快硬件升级。据南财记者在1月13日的报道,GPU制造商英伟达(Nvida)看到了电子游戏的巨大需求,在新的财务年度到来之前,抓紧时间推出了一批适应高性能计算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和GPU。适应最新3A游戏与在线游戏的光追效果、减少延时、游戏直播、高帧显示,均成为处理器厂家新品的重要卖点。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