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奎专栏丨要素市场化需要持久战和攻坚战

冯奎2021-02-24 05:00

冯奎(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通加快,市场化进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得益于中央与京津冀各方形成的巨大合力与采取的成功做法。区域和城市的新功能新定位引领要素流动,方向明确;要素市场化的承载平台陆续建成,条件改善。但综合来看,京津冀要素市场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效果还有待显现。

从人才等要素流动水平与方向看,2018年全国人才流失最严重的15个省份中,河北排第三位,大学本科及以上人才流失率达到五成以上,仅次于江西与广西,而流失人才一半以上是转移到京津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个现象,即京津一些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加速向河北转移,同时河北一些高端项目出现所谓“逆转移”,即流入京津。

京津冀资本等要素净流出现象明显。2014年以来,京津冀合作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后面三四年,北京向津冀的投资转移呈加大趋势,但2019年后,受各种因素影响,投资转移的势头有所减缓。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互投活跃,这清楚地说明了京、津资金的流向问题。

总体来看,京津冀区域市场化力量有所成长,但横向来看,水平还不够高。国民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表明,上海、浙江、江苏引领的长三角以及广东引领的珠三角,市场化程度较高。

要素市场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表明,要素市场化要想毕其功于一两年恐怕不行,这就需要持久战;但要素市场化也不能徘徊不进,这就需要攻坚战。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来看,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从国内外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要素市场化是一体化的关键性阶段和重要环节,绕不过去。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来看,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框架已经明确并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应抓住“十四五”时期有利时机,以要素市场化为主线,攻克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有许多改革的硬骨头,需要持久用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三地政府对于推动要素市场化出台了许多重要政策。政府行政规划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搭建产业合作载体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踢好开场球的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基本过去,未来的重点应是全面加强共同市场建设。在金融领域,研究设立区域性开发银行的可行性,积极利用债券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京津冀三省市共同出资设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在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方面,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完善人才劳动力市场。整合区域信息资源,研究建立区域大数据中心,建设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与数据应用市场建设。

统筹解决好三地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协作,需要准确地找到突破口并由“点”“线”的成果向“面”“体”上扩展。大量案例表明,京津与河北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差距,是影响要素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如在教育方面的生均财政支出,河北省分别为京、津两地的20%、30%-40%;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人均财政支出,河北省分别为京、津两地的40%、60%-70%。探索三地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构建的新路径,应成为着力点与突破口。

河北省的营商环境已经改进很多,但还需要狠下一番功夫方能缩减差距,例如,要以培育和服务市场主体为重点,推动企业全面参与要素市场化进程。全面梳理企业在异地开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企业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使用中遇到的不合理规定,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从人均地区总产值这个指标来看,2010年,京津人均GDP分别是河北人均GDP的2.62倍和2.57倍。到2020年,京津人均GDP分别是河北人均GDP的3.5倍和1.9倍。津冀间人均GDP差距、经济密度方面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京冀差距在拉大。这说明,要素市场化的过程,总体上将会推动更加平衡与充分的发展,但实现更加平衡与更加充分发展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恰恰在于市场化是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是再平衡的过程。要素市场化是复杂的,需要持久地推进方能实现。

(作者:冯奎 编辑:陆跃玲)

冯奎

专家学者

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