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产业帮扶引“活水”。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巴宜区,平均海拔3000米,房前屋后与道路两旁栽种了不少柳树。
“高原上本没有柳树,是文成公主留给西藏的宝贵财富,见证了汉藏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东莞援藏干部、林芝市巴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黎松庆不止一次觉得,“文成公主才是第一任援藏干部”,很值得自己学习。
公元641年,16岁的文成公主带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嘱托远赴西藏,为西藏的发展带来诸多技术与人才,一度被民间誉为“科技援藏”“经济援藏”与“人才援藏”的典范。
如今,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从祖国各地奔赴高原。而黎松庆所在的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东莞工作组,负责对口支援的是林芝市巴宜区。
一个是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大市,一个是雪域高原上有名的农牧区,因对口帮扶、区域协作而交往与交融,上演了一场跨越近4000公里的“山海情”。南迦巴瓦峰脚下,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巴宜区,在乡村建设、产业提振、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都留有东莞的印记。
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东莞市财政投入计划内援藏资金达5.49亿元,援藏项目154个。2013年7月至今,东莞市政府、市直各部门、各镇街、相关企业支援的计划外援建项目资金共6212万元。
值得骄傲的是,2月25日上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
造血式产业帮扶引“活水”
有“西藏小江南”之称的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林下资源丰富。每逢七月,几场阵雨过后,松茸便已是漫坡遍野。
藏民桑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往年自己上山采摘的松茸,都是通过快递发往外地,但销量有限且物流成本高,辛苦几个月也赚不到几个钱。
为当地农牧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成了摆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2019年,东莞援藏工作组积极响应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7+2”西藏特色产业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项目的方案要求,在东莞和林芝巴宜两地设立了特色产业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巴宜区工作组组长、巴宜区委常务副书记卢达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为了快速推广当地农牧产品,工作组研究开发了“林芝源-藏小鲜”小程序,消费者在手机上就可实时下单藏香猪、松茸、灵芝、牦牛肉等。通过与南航集团沟通,工作组还将物流成本从每公斤11.3元压到了3元。
图为:黎松庆向大家展示深加工后的松茸切片
而黎松庆更是通过帮藏民直播带货,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网红”,连续3天的直播销售额超过52万元。“许多藏民源源不断把松茸往我单位送,最多的一位送来了600斤,堆起好高一座小山。”
如今的桑珠再也不愁松茸的销路了,“只要把采摘的松茸送到中心,中心就会统一收购,收益有了保障。”桑珠笑着说。
林芝巴宜区下辖八一镇的玉麦村,一项总投资5000万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引人注目,卢达明便是这个项目的“操盘手”。在他看来,真正的帮扶是要当地自我造血,有了产业活水,藏民的生活自然才有保障。
图为:卢达明向大家展示东莞企业在玉麦村种植的灵芝
在卢达明的引荐下,东莞一家企业带着资金和种植技术来到玉麦村租地种灵芝和松茸。“村集体每年靠出租土地就能收入38万元,加上通过就业、出租机械,村集体一年的收入达到了67万元。”卢达明说。
不仅在玉麦村,在嘎玛小康村,水果园地配套已经完成,在百巴小康村,旅游水果基地配套也即将投入运营……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除了产业帮扶,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东莞工作组还为林芝市巴宜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0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作为巴宜区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单位,派出了6位主力医生前往支援。抵藏不到半年的时间,东莞6人支医小团队就遇上了难题。
一位面部肿大、关节疼痛、有皮疹症状的病人来到林芝市巴宜区人民医院门诊室。“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东莞援助医生、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巴宜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何广宁回忆道。
受医疗水平限制,巴宜区人民医院医院当时只有内儿科、外科和妇产科,很少遇到疑难杂症。“因为这里没有相关的专业医生,我们只能与东莞的大后方进行联系,再做诊断。”何广宁补充道。
图为:在林芝巴宜区人民医院,东莞援助医生查看病患康复情况
9月15日,一场远程多学科讨论在林芝巴宜区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同时展开。在东莞,当地的呼吸科、风湿科、皮肤科还有ICU的同事坐镇解惑;在林芝,六位东莞派驻的医生全员出动参与讨论。最终,在当天确诊卓玛(化名)所患的是血管炎,一种风湿结缔组织病。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卓玛的病情终于有所缓减。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疼痛科副主任,现任林芝市巴宜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卫星表示,实际上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援藏工作组早已制定了方案,一方面利用远程技术,为林芝巴宜区提供坚实的医疗支持;一方面借鉴东莞经验,组建“巴宜区医共体”,改革巴宜区医疗卫生体制,培养当地专业医生。
“希望为巴宜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李卫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2016年以来,东莞市卫健系统4年期间共派出40余名专家驻点帮带,累计培训医务人员500余人次,培养出20余名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据了解,在东莞援藏医疗组的帮助下,巴宜区还创建和完善了护理部、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乳腺科8个科室,新增医疗服务项目100余项,引进新技术10余项。
高原涌现“组团式”教育援藏
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团结小学一年一班,36名学生正端坐在教室,认真听支教老师薛先琨讲解如何看图列。薛先琨是东莞理工学院2017级的学生,2020年8月与其他4名同学从东莞来到数千公里外的林芝,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图为:东莞理工学院支教老师薛先琨为一年级学生授课
薛先琨所在的大学生援藏(林芝)支教志愿服务队是东莞理工学院第一批西藏林芝支教志愿服务队,也是广东省第12支“校地共建”大学生支教团。
团结小学的德育副校长央珍说,教育援藏是两地教育资源双向互动的良好方式,来自东莞的学生可以将信息化教学等带入课堂,当地老师也在交流中学到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
面临大四毕业的薛先琨,最近正在考虑西部计划的项目,毕业后准备留在林芝。“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教学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对这里的环境也比较喜欢,未来希望能够为这里的教育贡献一份力。”
薛先琨只是东莞“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开始,广东省先后派出干部和教师共699名进藏援教。
东莞援藏干部、巴宜区教育局副局长魏益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校地共建”平台逐渐完善,除了东莞理工学院,还有中山大学、韶关学院等高校的优秀学生加入援藏队伍,为林芝巴宜区的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据介绍,目前巴宜区的1所中学、8所小学、1所区直幼儿园,全部与东莞的学校实现结对。2019年12月底,巴宜区50名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学校骨干教师,还曾前往东莞市的中小学,进行跟岗学习。
(作者:李振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