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主要带着两份议案赴京,第一份是建议成都建设未来医学城,第二份议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慢阻肺的诊治,对其的防治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3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在成都举行媒体发布会,公布了今年全国两会上他的议案内容。
建设未来医学城
李为民表示,他一直在关注成都的前沿医学进展,今年两会上他的一个重要议案正是建议在成都建设未来医学城,打造国内的前沿医学高地。
“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包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都未来医学城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从区域发展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是要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需要前沿医学和医疗作为支撑。同时,这也将成为成都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创新基地和平台,提升成都整体的医学研究能力”,李为民说。
但未来医学城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李为民对此的建议是,首先在未来医学城需要国家医学中心为依托,后者的定位是集疑难复杂疾病诊断治疗于一体的世界一流医学中心,成为全球病人的医疗目的地之一。
李为民拥有呼吸内科专业的博士学位。在今年两会期间,他其中的一条建议也与自己的“老本行”有关。
他表示,自己的另一条建议针对进一步加强基层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加强对慢阻肺的诊治。
李为民认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常见病、多发病,但公众对慢性呼吸性疾病危害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以慢阻肺为例,公众对此缺乏科学的认知,基层医院也缺乏防控能力,“因此我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的建设,要把基层慢阻肺的防治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
四川将建成两座P3实验室
此外,李为民在发布会上还披露,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部署,四川省正抓紧建设两座P3实验室。分别建设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对外公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显示,在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方面,未来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
此前,四川省尚无完全符合标准的P3实验室。2020年2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间实验室将被紧急改造为“P3实验室”,用以疫情防控之需。
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仅有P2实验室,但该实验室只能进行基本的临床检测和院感防控,而涉及病毒株的分离,疫苗和抗体,以及新型病原体研究,都需要在级别更高的P3实验室内完成。
此后,四川省还在着手规划和建设两座P3实验室,目前四川省疾控中心牵头的P3实验室已经竣工,预计将在2021年今年投入使用。
李为民称,尽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在建设的是P3实验室,但却将以P4实验室为标准进行设计和验收,时间约在2022年左右。
李为民表示,建立P3实验室,可实现在实验室内对对烈性传染病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同时研究其一系列的致病机制,并对相关的治疗药物、疫苗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四川两所P3实验室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有所区别。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3实验室重点关注基础研究、病原学的研究以及转化研究,包括疫苗抗体的研究。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P3实验室则更侧重于满足防控要求,比如病原分离、溯源等检测。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李果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