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全国两会十大教育热点:我们的焦虑,代表委员感受到了吗

2021全国两会e看点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王峰 2021-03-04 17:55

教育历来是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2021年全国两会刚刚开始,“学前教育要不要纳入义务教育”“能不能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等话题便不断引爆舆论,激起强烈反响。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心哪些教育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出十大教育热点:加强监管在线教育APP、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防止网络游戏沉迷、让“男孩更像男孩”、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待遇、中小学主科取消英语、防止民办高教集团被逐利性资本“裹挟”、老师不要单独约谈学生、“双一流”科研重点布局。

这些话题有的虽然具体但牵涉亿万学生、家长权益,有的则需要进行深刻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予以破解,还有的存在重大争论一时难以采取举措,但教育无小事,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

1、加强监管在线教育APP

“手机一拍,答案自来。”市场上充斥了很多以人工智能、海量题库为卖点的搜题、批改类APP。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部分教育类APP与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教育专业性,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下降,比如快速获取答案、错漏百出、夸大宣传师资等。部分教育APP与在线学习平台,为获取利益推送色情、暴力广告甚至挑战制度红线,不利于学生社会性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缺乏有效的准入、监管、约束及退出机制;以课外补习机构为主导,形成人工智能学习产品与课外补习机构、媒体甚至部分学校、教师的经济利益链条。

她建议加强对人工智能学习类产品广告的专项督导,严格建立准入机制,降低黄金时段、头版头条等宣传此类产品的比率,减少学生、家长焦虑;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人工智能学习产品出现问题,加大对相关媒体的处罚力度;还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监管,针对学校、教师有偿推广人工智能产品的情况,要从严处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也认为,一些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因“加重中小学生负担”“贩卖升学焦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须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积极培育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刘林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在线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与审批管理,依法重新设置在线教育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在线教育办学许可证制度,加强审批管理,从源头上把关。

2、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主委马光瑜针对小学生作业问题提出提案,他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责任边界。

马光瑜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且衍生出了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同时,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对此,他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

中小学生“五个管理”,指的是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新的一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五个管理”,并将其作为2021年教育部将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2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曾表示,各地各校要按规定控制作业总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

3、防止网络游戏沉迷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未成年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1.07亿人,对未成人健康游戏的防护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许多游戏企业也响应国家要求,各自建立起了如健康系统、防沉迷系统等未成年人保护平台。但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落地标准,行业数据不互通、家长责任意识薄弱等因素,这些保护机制和规则仍存在优化空间。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现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头部企业实践经验,由政府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整体接入公安实名系统验证,推动所有企业以统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实执行。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也表示,她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管控,避免青少年痴迷游戏,影响身心健康。

李燕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容忽视的。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行更加科学的管控势在必行。例如,限制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下载、安装,以及使用时间等方法进行管控。

4、让“男孩更像男孩”,教育不能缺少阳刚之气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一则关于去年全国两会提案答复的函上了热搜。对于这份《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涉及教育部业务的部分,教育部答复称,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由于近年来的明星、网红引领的“时尚”风气饱受社会争议,这份答复函连同提案迅速登上热搜,也体现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极受社会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应在“五育并举”中充分考虑学生性别差异,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他建议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不只是学生,教师队伍也应该增加一丝阳刚之气。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男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1.25%、43.22%及 46.11%,较20年前累计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提升我国中小学男教师比例。比如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师范院校开通退伍军人师范生的专门招生通道,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退伍军人师范生。国家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支持有从教意愿的退伍军人进入师范院校就读。地方教育和人事部门在教师招聘中,要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师范生。

5、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从小学到初中,我建议,把幼儿园教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减轻育龄妇女的家庭负担。国家的钱有限,不如从儿童教育做起,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基础。”林勇说。

这已是这个话题连续多年进入两会议程。教育部曾于2020年11月公开回复称,已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所以许多家长期盼能够纳入。不过对于学前教育是否应具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还有就是人才储备、教育经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金李指出,目前,我国幼儿园公立、私立混杂,各个地区资源不平等情况较为严重。很多幼儿园因资金缺乏,不仅场所狭小,设施局限,管理也非常松散粗放,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学质量。

“幼儿园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发展。” 金李认为,将幼儿园教育加入义务教育体系,能够使人民减轻负担,提高生育二胎积极性,解决我国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6、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

2月2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重要提醒,各地要切实防止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问题反复。

提高教师待遇再次成为热点。朱永新建议,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软硬并举,拿出真金白银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落实“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

民进中央提案指出,与城市相比,县域高中的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均处于弱势地位,且缺乏财政性投入保障。建议实施县中教师振兴计划,建立县中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支教县中,部属师范院校为县中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

幼儿园教师收入则普遍偏低,症结在于我国出台的关于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政策,主要对标的是“编制”而不是“教师”。拥有编制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没有编制就不能获得“在编”教师的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建议,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无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

7、中小学主科取消英语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说,他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进说。

因此,许进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8、防止民办高教集团被逐利性资本“裹挟”

我国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的数量和规模较大,办学层次类型多样,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民办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之一。

民进中央提案指出,民办高校集团化面临教育公益性被削弱的风险。学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教育发展需要稳定、可持续投入,而资本市场却追求短期、快速获利;个别民办高教集团被逐利性资本“裹挟”,非理性追求上市融资,“快资本”与“慢教育”的矛盾比较突出。

该提案建议研究制定规范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民办高教集团的设置标准、上市集团协议控制模式的政策导向,细化举办者变更核准程序性条例。

九三学社中央提案则建议,“十四五”时期启动“国家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工程”,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健全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

9、老师不要单独约谈学生

近日举行的“女童保护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女童、幼童的保护教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例如规定老师找学生谈话,领导办公室不应当是密封的,应当有玻璃窗,或者规定老师不能单独约学生进行谈话或批改作业等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认为,在国家层面要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危害,比如利用互联网诱使未成年人裸聊、传播儿童色情视频;加大对性侵前科人员数据库的建设。

面对性侵儿童案件高发态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认为,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猥亵和性侵儿童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量刑一定要从严;另一方面,将儿童防性侵内容写进教材,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力度。

10、“双一流”科研重点布局

科技创新需要提升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在全国两会上,一些大学校长、书记描绘了高校科研攻关的方向,尤其是“双一流”布局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建议,要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把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作为安徽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打造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学研究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首轮“双一流”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入选高校的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等有较大提升。“但因高校身份属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问题,首轮‘双一流’特别是入选的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还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熊思东建议推进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调整和落实。在全面落实部省共建“双一流”协议精神基础上,引导支持省市共建“双一流”机制,着力激发省、市两级政府支持“双一流”建设,促进“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求地方政府将支持辖区内“双一流”高校建设纳入地方“十四五”乃至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点民生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建议,加快在海洋领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58家,其中工程、生物、医学占据半壁江山,国家战略需求紧迫的海洋科学、空间科学、材料、新能源总和还不足1/4,而海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8个,且没有在海洋灾害研究与防治领域有所布局。

在罗俊看来,通过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王峰 编辑:周上祺)

王峰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