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关于新业态监管透露了哪些信号?

新经济合规观察王俊 2021-03-12 19:24

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问题总结,对接下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一件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都与公众息息相关。

今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获批。新格局如何构建?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监管又透露了哪些信号?

关键词1:反垄断

从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到频现“杀熟”的巨头平台。垄断与反垄断,成为去年的焦点话题。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两会前《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都亮明了反垄断的鲜明态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反垄断”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对反垄断的表述更为具体,其中提到,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坚持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竞争政策框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

并且,“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还要求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细则。

此前,有专家表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还处于软约束状态。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仅见于政策文件中,位阶较低。”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且,当前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运作,主要依靠政策制定机关自我审查,反垄断执法机构仅仅拥有事后监督权和建议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布的《〈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写入其中,将其位阶提高到了法律层面,并赋予反垄断执法机关责令实施行政垄断的机关和组织限期改正的权利。

关键词2:数字产权

垄断背后是数据之争。数据是流转的“黄金”,也是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认为,现代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根基在于数据竞争。“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保有的庞大数据及用户场景粘性恶意阻碍其他市场主体发展,侵害消费者数据主体权利、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各类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屡见不鲜。”

大众感触较深的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问题,在彭静看来,与数据权属不清晰、数据流动受阻有密切关切。

今年无论是在政府报告中还是在"十四五"中均提及数字化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用了较大篇幅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表述,其中明确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

21世纪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提出“数据产权”相关提案、建议和议案的代表委员就将近10位。

其中数据产权的归属成为焦点。民建江苏省苏州市副主委宋青表示,我国现有法律对“数据产权”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并未厘清数据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权属界定这一关键问题,立法滞后于发展需求的情况客观存在。

此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目前,已有地方在立法上有所突破。去年7月深圳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公共数据与一般数据区分开来,对数据确权的法律依据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3:个人信息保护 

谈到数据,就绕不开个人数据,个人数据是一切数据的基础和源头。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3月3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郭卫民表示,近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开展了大量工作,很多政协委员提交了相关的提案。“委员们认为,要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严格落实好各项文件规范,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侵犯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惩处,加快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火墙,让个人信息安全,让社会公众满意。”他说。

郭卫民介绍,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已经开展相关工作,包括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开展APP违规违法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的使用加强管理。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将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4:新业态用工

去年以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困境频频登上热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新就业形态也面临着有就业无门槛、有劳动无单位、有上班无下班、有报酬无工资、有伤残无工伤、有风险无保险、有问题无监管等难题和困境。

如何保障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表示,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

社保和工伤也是目前灵活就业者面临最大的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肖胜方建议设立平台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险,可以平台、从业者共同付费形成保障基金,由保险公司运营,由国家统一规定保障基金支付情形。

汤维建认为,工伤保险费应当由平台强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由平台和劳动者共同分担保险费用。同时,要设计与劳动关系脱钩的社会保险项目,突破用人单位为参保主体的传统社会保障参与渠道,增加劳动者直接参保的社保模式,为新形态就业者提供更为便捷有力的社会保障支持。

目前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在推行非劳动关系可以缴纳工伤保险的规定。比如,广东出台《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首次将家政服务机构从业的家政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未建立劳动关系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浙江省衢州市将“快递骑手”“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作者:王俊 编辑: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