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 刘伟:人工智能管理与发展应尽快立法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南财音视频制作部
2021-03-18 20:27

作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头部科技企业,“佳都科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上的广泛应用被大众所熟知。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认为,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太泛滥,人工智能的管理与发展应尽快立法。

2AC3D0C8-00BB-46C6-8175-074034C6412A.jpeg

南方财经:今年的全国两会您带来几个提案?请您重点讲讲《关于补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短板,发挥竞争优势,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刘伟:今年我带来了6个提案。主要是聚焦在科技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智慧轨道交通、优化企业再融资政策、应急管理现代化、智慧医疗,新基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这些议题。

中国发表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白皮书》,在技术应用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咱们不敢说是唯一,但在全球也是很少数国家真正在用的,是跟美国在全球并驾齐驱的科技产业及其核心产品。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包括个人的私隐问题,人脸识别泛滥的问题,比如疫情期间真的是敞开了用。所以这次我有一个提案是专门讲人脸识别信息资料管理立法的问题。还有人工智能落地、场景转化问题,都涉及到城市管理和社会民生。

还有,作为国家战略的湾区建设,怎么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怎么更快的推进?特别是这次省政府也把湾区建设作为轨道上的城市群来定义,那应该怎么融合发展?对此,我也提了一些提案。还有科技产业的发展,因为我们是一线的科技企业,对科技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认知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包括科技企业的再融资,这个是老大难问题。一直提了很多年。科技企业应该怎么解决呢?我对此也做了一些提案。

还有跟大民生相关的行业,比如应急和医疗,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社会化问题,怎样通过人工智能解决这些痛点:老百姓病不起,一些医院运行方式很传统,医患矛盾又重,不堪负重。其实用科技的人工智能手段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在这些方面,我们中国的科技企业真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感谢国家对科技产业的重视。

南方财经:在过去的这一年,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做了哪些工作,推动了哪些工作?请与我们分享您的履职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 刘伟: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我去年参加了二十多种调研活动。包括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科技抗疫等情况。一个是涉及到民生交通的,一个涉及到新基建建设。尤其是去年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研发出了一些硬核的产品,像人脸识别的测温仪,那是我们的红外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但在我六七年前提的时候,当时我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个在两会上提的,没有引起国家的重视。包括新基建,包括大湾区,通过议案、提案持续反映,这个声音慢慢被国家重视。后来工信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都来做回复,也找我们做了调查调研吧。我也专门受邀请去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做交流,后来他们还派了司长来广州做进一步调研,这这也证明了国家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比以前确实也是越来越重视。所以呢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包括大湾区,包括人工智能的立法,包括我们很多具体的立法。所以我也是比较自豪的。

南方财经: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您认为如何发挥包括科技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的作用呢?

全国政协委员 刘伟:疫情,使得全球原来的很多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作为率先走出疫情影响、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我觉得也体现出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国家在“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是今年两会的关注点。因为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城市化的建设。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很快。我自己的观察,过去四十年主要是靠改革开放。接下来的四十年,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发展引擎可能很多会集中在城市化的建设。第二个呢,我理解高质量的发展是用更加科技的手段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价值。原来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讲比较粗犷,现在应该讲是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阶段。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的技术,特别是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的产品这类对传统企业的赋能所产生的效能将更加强大,国家应该出台更多更具体的政策对民营企业予以扶持。

针对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的发展和湾区建设,现在大家热情很高,但问题也不小,这也是新问题。原来是很难让民营企业参与的,“铁公基”基本上都是国企在做,通过前两年我们在两会上的呼吁,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出台了非常多的法规,让有科技实力和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参与中国的基建工程。但又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从国家层面应该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

主横海报.jpeg

策划:陈晨星    于晓娜    祝乃娟

监制:方晓茸    向秀芳

导演、撰稿:姚善良

通讯员:廖云娜

制作:李   群

拍摄:肖   航

海报设计:张   颖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丁海利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南财音视频制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