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一些政策措施的调整应有正确认识,不必风声鹤唳、过度解读。比如,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收紧货币政策。
一段时间来,我国多次强调宏观政策不会“急转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内外部挑战仍然较大、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的情境下,我国货币政策应保持基本稳定,这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更好地应对各种冲击、巩固经济恢复态势。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临时性、阶段性措施。随着经济和社会回归正常,2021年这些措施将可能适时退出。如财政政策,2021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2020年的3.6%有所下调,抗疫特别国债也不再发行。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收紧,市场上有较多讨论。有观点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不应“急转弯”不意味着“不转弯”,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应“适度转向”,其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我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经济恢复超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2%。因此,货币政策可以调整。第二,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020年的270.1%,增幅为23.6个百分点,部分领域泡沫已经显现。因此,货币政策应该调整。刚刚过去的一周,美国1.9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进入实施阶段,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等三国开始加息。有观点进而认为,如果我国货币政策不进行调整,将难以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冲击。
货币政策应适度转向的观点并非毫无道理,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虽然总体上经济增长较好,2021年预期增速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恢复存在结构性矛盾,中小微企业仍然较为困难;二是较快的同比增速与2020年基数较低有关,不能忽视低基数效应。如果货币政策贸然转向,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措施快速退出,将可能影响企业的信心和预期,对经济恢复带来伤害,不利于全年经济增长6%目标的实现。考虑到经济运行实际情况,2021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是及时和必要的,有助于巩固之前的恢复成果,相当于巩固病人的治疗疗效。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和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虽然宏观杠杆率不是货币政策的合理目标,但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货币政策应考虑宏观杠杆率并没有错。不过,对宏观杠杆率应该有全面的认识,杠杆率并非越低越好。在疫情冲击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境下,适当稳定宏观杠杆率,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有助于稳企业、稳就业,进而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此,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就外部形势而言,虽然美国实施了新一轮经济强刺激政策,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开启加息进程,但我国货币政策应保持定力,不应“闻美起舞”——我国一方面应密切观察,做好政策储备,严防输入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应坚持“以我为主”,努力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既要更加灵活适度,也不能搞“大水漫灌”。当然,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此外,对当下一些政策措施的调整应有正确认识,不必风声鹤唳、过度解读。比如,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收紧货币政策。
3月2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强调,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3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11个月未作调整,也表明了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基本稳定。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延至2021年底,进一步发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明确信号。
未来一段时间,在总量上,货币政策将突出“正常”,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利率水平适中,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在结构上,将突出“精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支持。展望未来,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既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又要相机抉择、精准适度,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更好地助力“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更好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董希淼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