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会不会成为雷神?

首席商业评论2021-04-08 15:40

图片可怕的雷军

1987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雷军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还完成了毕业设计。

读完大学的雷军便开始闯荡计算机市场。1992年,雷军与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编程》一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涉猎广泛,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还和别人一起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

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很快,雷军就和各家电脑公司老板成了熟人,成为武汉电子一条街很有名气的人物。

当时,他写的杀毒软件,3个月卖了10000多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

大学期间,雷军和几个同学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可是随后出现了一家规模比他们更大的公司,把同类产品产量做得更大,价格也更低。半年后,雷军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但是,创业失败之后,雷军很快振作起来,入职金山。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七天。从金山的一名普通员工升为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并带领金山上市。


图片

在金山打工的同时,雷军也没闲着,创办了卓越网,2004年,卓越网卖给亚马逊,雷军赚到了5000万,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雷军才35岁。

有了钱的雷军没有放飞自我,而是成为一个投资人,他陆续投资拉卡拉,UC浏览器,凡客诚品,好大夫等等众多新生代企业。2010年,雷军再次下场创业,创办小米。


图片

2016年,是小米最低谷的时刻。2015年销量6655万台,2016年就只有5542万台,是小米创业以来销量首次下滑,而降幅很大。雷军再次出面掌舵,接手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并且宣称,小米开始补课,而且要补课三年。

截止到2020年底,小米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市值6600亿港元,AIoT平台设备数量突破3亿台,5000家小米之家正加速全国县域覆盖。

有人说,雷军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比绝大部分的人更聪明,还要比绝大部分的人更勤奋。而且在最黑暗的时候,还能沉得住气。

再冲刺5到10年

2021年4月6日是小米11岁生日,小米举行了规模最大的米粉节。3月30日,小米举办了一场新品最多、“猛料”最多的发布会:发布新LOGO、小米11Pro、小米11Ultra高端旗舰机、折叠屏手机MIX FOLD宣布MIX系列回归、澎湃C1芯片首发。

最让人关注的消息是,雷军宣布,压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造车,自己已做好了再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的准备。

2021年,成为小米汽车的启动元年。

一直做手机的雷军,为什么突然宣布要造车?从造手机到造车,跨度不是仅仅是技术、经营模式上的差异,最具有挑战性的是,造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个难度几何级上升的红海领域,不可控因素对雷军来说太多太多,所以雷军说,这是人生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创业,要压上全部的战绩和声誉。


图片

深挖洞,广积粮。

我们先来看下小米手机背后的状况。

2016年之前,小米最明显的标签是互联网手机、粉丝经济。小米被定义为“便宜的”或者屌丝的,直到今天,小米依然没有完全洗刷掉在消费者心智当中这样潜在的刻板认知。

“小米全是中低端产品;小米产品全是代工;小米没技术。”雷军自己也说,“我们干了10年以后,有一些朋友还觉得小米做的是中低端。”

2019年1月3日,Redmi品牌独立。从此,Redmi专注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专注于中高端。


图片

2020年,进军高端的第一年,小米发布了小米10、小米11为代表的4款旗舰。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又发布4款旗舰:小米10S、小米11Pro、小米11Ultra、MIX FOLD。

但是,向上走的道路何其艰难!在国内市场上,中高端手机品牌很明显已经被苹果和华为、三星把持着。小米自从诞生以来就携带的“年轻人”、“性价比”的基因很难被高端人群或者商务人士快速接受。

为了摆脱这种非常负面的品牌联想,小米一方面推出高端机,向上走,另一方面,小米通过生产其他各类延伸产品,来改变自己的品牌认知,小米极力想构建另外一种品牌诉求是:年轻的、时尚的、有科技感的。

所以,除了手机之外,小米有了充电宝、音响、空气净化器等等。小米的这些产品,在同类产品当中,不再是如手机品类那样主打“高性价比”,而致力于营造“科技感十足”的引领潮流的产品概念。

有文章指出,2019年1月11日,小米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已超过290家。2020年8月小米将战略升级为“手机×AIoT”,重新梳理了手机业务与AIoT业务的关系,也明确了未来十年的核心业务逻辑:手机是小米核心业务和基石,AIoT是手机业务的催化剂、助燃剂。

也就是说,小米想要靠AIoT夯实手机业务,以及助力整体生态的提升。

但在IoT板块上,小米生态体系内已有的这些产品,例如电视、音响、空气净化器等等,单值比较低,而且竞争对手众多,附加价值不高。小米想要打造真正的“AIoT”体系,智能汽车,是最重要,最具有含金量,也最能重新赋予小米品牌带来重新想象空间的一环。

所以,对雷军来说,面向未来,一方面,小米品牌要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小米的智能产品体系当中需要有一件压舱石,造车,是不二之选,也是为了未来5到10年小米体系依然能够更好发展,保持整个小米体系竞争优势的不得已之选。

未来智能汽车的意义与商业价值

不仅仅是小米在跨界造车。去年底,华为官方声明短期内不会造车,而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而近日,华为与北汽蓝谷ARCFOX推出联名款HBT版本最新产品,同时华为发布了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不造整车,但至少涉及了智能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包括感应装置和某一部分的内置系统。

2021年1月10日,路透社报道称,现代汽车与苹果计划在2021年3月之前签署一项关于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并于2024年左右在美国开始生产。苹果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被称为“泰坦”的部门,从事自动驾驶研发工作。


图片

今年4月份,恒大汽车召开恒驰智能网联发布会,公布了历时23个月,与腾讯、百度联手研发的H-SMART 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

除了小米,华为,苹果,甚至房地产企业恒大宣布全面或者部分涉足造车领域之外,甚至五粮液、滴滴、阿里等等诸多企业都有传言,跟智能造车的相关业务发生了关联。

智能汽车在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一窝蜂地涌入了这个新兴的产业?

首先需要明白:现在的造车,已经完全不仅仅是为了从燃油变成电动。当下的所有造车意图,都是为了未来的智能驾驶,其中的核心是无人驾驶技术。

也就说,现在入局造车行业,是为了未来的无人驾驶而提前布局。

如果一旦无人驾驶全面普及,对现有的交通模式必然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也会涌现大量的新的商业机会。无人驾驶汽车本身自然是一场巨大的商业饕餮盛宴。另外,围绕无人驾驶汽车本身,它还是巨大的流量入口。用户在汽车之内的时间被释放出来,这是具有高价值的商业触点和新的商业场景,游戏、娱乐、社交互动等等都可以基于此而逐一在无人汽车上延伸开来。

另外,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再到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用品,是一整个的AIoT链条,在这个链条上,估计谁也都想沾点边。

小米造车的优劣势

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国外有特斯拉已经成为带头大哥,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也已经有三家实现上市(蔚来、理想、小鹏)。

4月1日下午,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升,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等出现在北京小米总部。


图片

4月2日更有图片传出,雷军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坐着的还有蔚来汽车李斌、小鹏汽车何小鹏、滴滴程维。一张嘉宾名单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在列,雷军一出手就请来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排名前四企业的“话事人”。


图片

有媒体报道,照片来自“华夏同学会”的一场线下聚会。这张照片的流出,分析人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报团取暖。

随着传统车企巨头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布局,新势力所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视。比如说,大众就是一个典型。大众再电动化领域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划落地的节奏之快让业界瞠目。

以“蔚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虽然经常“同框”出现在舆论场中,但经营层面上的互动尚在萌芽期。随着雷军的入局,新势力车企的朋友圈更加充沛。

新势力造车不断涌现,老派传统车企也纷纷布局,小米造车靠什么优势破局,又会有什么样的挑战?

笔者以为,首先,从品牌价值的角度,小米造车是有优势的。

小米本来已经形成了一众的延伸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给小米带来了“年轻、时刻、科技”这三种价值联想,如果把这三大价值联想嫁接到新智能汽车上,能够实现互相的加持:品牌为汽车加持,汽车也能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品牌价值。

第二点,小米不差钱,或者说雷军不差钱。曹德旺说过:新能源汽车可以做,但是需要非常有钱的人才可以做。

小米手机业务重返全球第三,令雷军底气十足,在发布会上传递了“我们有钱,我们亏得起”的信号。除了首期100亿元人民币,10年100亿元美元的投资之外,雷军还透露,小米拥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小米2020年有高达203亿元的净利润,至少从账面上看小米的资金支撑造车尚可。另外如果进展顺利,小米还可以再融资。


图片

第三点,雷军个人的人脉和资源。关于2012年雷军无意中跟董大姐的赌注,在2018年的时候,雷军公开表示认输,并主动承认是当时有点飘了。但实际上,在2019年,小米的营收是超过格力的。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雷军其人较为谦和,为人真实,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让雷军积累了更好的人脉资源。4月2日,一众造车大佬跟他同台也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作为实业家,雷军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成功的投资人,他本身也入股了蔚来和小鹏,这也是雷军造车的资源之一。

同时,雷军造车也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小米汽车(姑且依然叫小米),它的产品优势在哪里?如前所述,当下智能造车的企业早已经林林总总,相比较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等,小米汽车让消费者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小米汽车应该不会再重蹈小米手机的覆辙,为了生存,而继续打“性价比”的概念?(如是,小米汽车又将陷入低端的尴尬境界)

第二,小米手机业务在造车业务的分流之下,能不能保持稳定?可以预想的是,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一定是小米手机业务持续为造车业务注入资金,如果人力、资金等等资源大规模投入到造车业务当中,手机业务会不会出现滑落?

第三,如何跨越认知差异的鸿沟?造手机,相比造车要简单,而且智能手机算是半个互联网产业,跟以前雷军的从业经历多少有所关联。

但是,造车涉及到的工业制造和政策层面的管理更多,造车涉及更多供应链管理 --- 电子,钢铁,橡胶,皮革,电动,电驱,电控等等,车型和类别也有更多种可能。

相信雷军应该有了一些思路,譬如找其他伙伴合作代工,而小米主要负责三电的相关系统开发,毕竟当年小米手机用的安卓系统是美国公司已经开发好的,免费,只要稍微优化一下即可,但现在车控系统可没人会免费给小米,要想搞出差异化,这车载操作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都要深度参与开发。

总的来看,笔者以为,目前这个赛道上小米要造车,挑战大于机遇,威胁大于优势。

如果雷军造车成功

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都需要商业英雄。从福特到华特·迪士尼,再到日本的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等。

但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似乎尚未出现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让国人高山仰止的商业领袖人物。很多人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中国的互联网英雄们,成为人们仰慕的商业领军人物。但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毕竟不是实业,它们并没有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商业产品,他们的伟大之处,是实现了信息交流的便捷,实现了信息的相对对称,或者给人们带来娱乐和资讯获取的新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图片

马老师距离上次1月20日露面,现在又已经销声匿迹了将近3个月,他似乎彻底淡出江湖。而马化腾执掌下的腾讯虽然已经是国内互联网top 1, 但常常因为游戏业务的负面效应而被诟病。

当雷军以一种决绝,真诚的姿态再一次向大众宣布,今年已经52岁的他,准备再一次压上所有的战绩、声誉向梦想发起挑战,这样的雷军是可怕的,也是值得尊敬的!这样的勇气,挑战精神,扎实的态度(不是靠投资房地产而赚快钱),让笔者以为,他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中国未来的商业领袖,商业教父!

当然,前提是,雷军能够真正造出卓越的智能汽车!深藏不露的雷军,也许会是最终的王者,我们期待雷军被封神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

1、中国经济网,《各界大佬竞相跨行造车 电动汽车到底香在哪里?》,2021年4月7日

2、子弹财经,《新十年,小米的灯塔和罗盘》,2021年4月6日

3、银柿财经,陈利峰 可达,《一大半圈内大佬现身小米总部,雷军造车的焦虑是什么?》,2021年4月6日

(作者:首席商业评论 )

首席商业评论

自媒体

深究商业逻辑,助力价值成长。我们尊崇“众创、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提倡培养领导力与创新思维,并以此作为价值准则,努力为企业家与商界人士提供符合发展趋势的内容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