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雅虎问答在运营了16年后,这个曾经互联网历史最悠久的问答网站也难逃于5月4日彻底关闭的命运。官网表示从2021年4月20日开始,雅虎问答将处于只读模式。
雅虎问答的关闭意味着,创立到现在诞生的超过 8500 万个问题以及答案,都会随着这个网站的关闭,被埋藏在互联网的坟墓里。
雅虎问答创建于2005年,但面对Reddit、Quora等一众竞争对手的崛起,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和Quora、知乎相比,运营了16年的雅虎问答是鼻祖,后来创立的 Quora,和知乎都采用了和雅虎问答一样的模式。
2005 年,雅虎问答上线,巅峰时期拥有2亿用户和每天1500万访问量。2006年12月,雅虎问答成为那个时候互联网上最流行的问答网站。
2008 年是雅虎问答的高光时刻,它不仅仅是最大的在线问答网站,也是当时整个互联网上最大的网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雅虎问答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很多问题用户都能从谷歌、维基百科上就能得到答案,而且雅虎很难保证答案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雅虎问答在内容严谨度的把控上不够严谨。有网友表示:“由雅虎问答造成的医疗伤害、金钱浪费和虚假信息事件的数量非常惊人”。
雅虎认为,让提问者最有共鸣的答案比内容质量最好的答案重要。所以,雅虎问答的社交属性就超越了知识属性,但这也一把双刃剑,终结了自己。
2011 年前后,随着 推特和 Ins兴起,从知识性转为社交性的雅虎问答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可以说,雅虎问答的关停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高开低走的雅虎
雅虎自诞生以来,在互联网中的地位都是老大哥级别的,曾经为全球超过5亿人提供网络服务,辉煌时期市值超过1250亿美元。然而,自从谷歌和Facebook相继横空出世之后,雅虎被他们俩一个搜索引擎一个社交内容各个击败。
为了逆转颓势,创始人杨致远曾推出百日改革,但最终效果并不明显。哪怕是在杨致远离开雅虎之后,又接连更换了几任CEO,雅虎也还是在业绩和市场份额上一路狂跌。
2011年雅虎在线广告业务大幅萎缩,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15.7%下降到9.5%。随后不久,雅虎为了精简机构节约成本,展开了过去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
即便如此,雅虎无论是流量还是广告都依然远远落后于后起的谷歌和脸书,后两者在搜索引擎和移动业务的广告市场份额基本一路上涨,雅虎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他们蚕食。
雅虎被收购时的价格是48亿美元,远低于2008年微软给出的450亿美元的最高报价。
雅虎的“死亡”,可以说是一个慢性过程。
雅虎早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就把自己的市值跌去了90%。从那时起,关于雅虎什么时候会“死”,如何“死”,以什么样的方式“死”等一系列讨论就从未停止过。
不少知名媒体都不看好雅虎,对于雅虎的评价一般都会用“生锈的铜管”、“老爷车”等字眼。更有脱口秀的主持人将雅虎称为“互联网行业的泰坦尼克”。另外,不少华尔街的投资人和分析师们,也都已经对雅虎不抱任何希望。
说到雅虎的兴盛,主要是由于它开创了互联网免费、盈利和开放的全新商业模式,对电子商务的诞生和长足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
然而作为第一个达到千亿美元市值、第一个寻找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巨头,却没能抓住视频、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等风口。创始人出走,CEO天天换,还是走到被收购的地步。
雅虎也曾试图自救,但每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雅虎之所以走到今天,主要还是因为定位不清而且缺乏长远的眼光所致。
雅虎开了互联网免费模式(即信息免费而通过广告赚钱)的先河之后,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模仿雅虎,互联网行业进入“流量为王”的时代。劣币驱除良币,许多公司一味追求流量而不重视内容,导致广告效益越来越差。而且在陷入死循环后,这些公司更加变本加厉地插入广告,本就不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鱼龙混杂,导致流量变得越来越廉价。
更糟糕的是,雅虎也被卷入了这场疯狂的行动之中,这也是导致雅虎市值蒸发的直接原因。
在走下坡路之后,雅虎历任CEO尝试拯救。
2002年,雅虎CFO德克尔裁掉了在线支付、购物、竞拍等板块,减少了公司的亏损,扭转了公司颓势。后来上任的CEO塞缪尔在收购了Inktomi和Overture后,使雅虎的业绩在2005年达到顶峰。
好景不长,很快股价有下跌了。因为塞缪尔的盲目扩张,分散了在品牌广告上的精力,从而大大挤压了雅虎的盈利空间。
四年前上任的梅耶尔曾被认为是雅虎的拯救者,她采取了大规模缩减产品线、进军社交和移动领域等一系列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将雅虎从泥潭中拉了回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梅耶尔的措施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如新老团队的冲突,目标的模糊,企业文化的混乱等。加之雅虎多年的顽疾根深蒂固,因此拯救雅虎的行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雅虎走向衰落主要还是因为定位不清晰以及未能赶上风口。
一直以来,雅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走哪条路,在媒体公司还是技术公司两个定位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雅虎和谷歌竞争是错误的,自己不是做搜索引擎的公司却和做搜索引擎的公司比赛,那不就好比跳远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比赛一样荒谬吗?
雅虎没有认清自己,只是提供了网页搜索服务,但自身却并不是做搜索引擎的。另外,雅虎喜欢纯手工处理信息,而不是选择用计算机或者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算法来处理信息。哪怕是算法发达的今天,雅虎依然会使用手工调整过的搜索结果。
技术上的缺陷让雅虎除了成为传统的媒体公司别无选择。相较而言,谷歌在技术优势上领先了不止一丁半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定位,让雅虎未能赢得这场竞争。
此外,雅虎总是跟不上互联网潮流。雅虎为什么会每个风口都抓不住?是因为它一直在忙着收购公司。
累计下来,雅虎收购了超过100家公司。但是对技术趋势的没有前瞻性,雅虎的收购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被动式应对。也正是由于这种被动,雅虎收购完也不能很好的利用,最终没帮到自己本身的业务而且被收购的公司也都石沉大海。
这样一来雅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中:自身的门户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又难以在新领域中有所发展。对新领域的投资失败更增加了亏损,最终使华尔街投资人失去了耐心。
雅虎的衰落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定位上的失误,实际上更多地是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造成的。
可以说,如果雅虎在互联网泡沫时就能意识到盲目扩张的危害,悬崖勒马专心做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十年错过三次好机会
雅虎也不是没有机会,甚至遇到了三次绝佳的翻身机会,是天上掉馅饼的那种好运气,但却都错过了。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时间里,雅虎先后错过了收购谷歌、脸书和接受微软收购的机会。如今,这些被雅虎错过的公司个个行业巨头,并且财富排在世界前茅。而雅虎自己却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1998年,雅虎本有机会收购当时的谷歌雏形,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要价100万美元将项目卖给雅虎。但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虎哪里看得上这个项目,只愿意在搜索领域合作。最终,在雅虎的帮助下,谷歌取而代之成为搜索领域巨头,而雅虎可以说是将自己搜索业务亲手送到了谷歌手上。
回过神的雅虎,在发现谷歌是个潜力股后,2002年出价30亿美元希望收购谷歌,掌握主动权的谷歌却要价50亿美元,雅虎又一次选择了放弃。现在的谷歌市值已达到1.52万亿美元。
没有拿下谷歌已经足够雅虎悔恨当初了。但是四年之后,雅虎还是不长记性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目光短浅。
2006年,雅虎报价10亿美元收购脸书,到了签字的关键时刻,雅虎突然在签约前找了个借口将收购价下调至8.5亿美元,砍价了1.5亿美元。这让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非常生气,拒绝了收购。两个月之后,雅虎眼看脸书度过了危机发展越来越好,又开始像收购谷歌那一次一样,表示愿意出更高价收购脸书。此时的Facebook走的顺风顺水,雅虎自然是再次吃了闭门羹。
脸书如今已成为全球社交巨头,市值高达8603亿美元。
到了2008年,被收购的对象变成了雅虎自己。
2008年,微软出价446亿美金收购雅虎,但在CEO杨致远的坚决反对下,这笔收购最终泡汤。拒绝微软收购后,雅虎股价在一年里持续下跌至每股不到9美元,再次错失良机。
雅虎从2000年的千亿美元市值一路下跌,到2017年美国通信公司Verizon以48亿美元收购了雅虎互联网核心业务,这个价格几乎是微软当年给出的收购价的十分之一。此后,雅虎在互联网市场再无一席之地。而当时被雅虎拒绝的微软,现在已经成为市值1.93万亿美元的互联网行业巨头。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曾对对于未来的商业发展做过预测,他认为除了电商,社区、内容、搜索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可惜的是雅虎看对了形势却没有抓住机遇,如今的互联网天下确实如同杨致远预测的那样发展的,但是早已没了雅虎的身影。
很多人将雅虎的失败简单粗暴的怪罪于时代,门户网站的雅虎,在搜索、社交、移动端定义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门户网站的衰落,确实是大势所趋,但雅虎的衰落,是因为雅虎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机会。
如果雅虎没有错过谷歌、脸书和微软,今天的雅虎就不会活的这么惨。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只有清晰定位、掌握技术优势、懂得适时而变,才能在激烈的互联网浪潮中脱颖而出。
(作者:于见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