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新增外卖人员来自制造业工人,他们正在逃离工厂

九州智库2021-04-20 19:28

今天,无数的年轻人正想要逃离工厂。

最近,一则数据引发热烈讨论——疫情期间,我国外卖骑手新增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前段时间,“用工荒”的话题已经掀起一阵舆论的热潮。年轻人究竟为何宁愿去在风中和雨中送外卖、当保安,也不愿在工厂的“铁屋檐”下捧一份“铁饭碗”?

这已经是一个“铁饭碗”不再铁的时代。

现在逃离工厂的应该正是“90后”的一代。将时间拉回40年前,也就是在90后的父母那一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过祖国的大地,制造业正处于崛起之时。

那时候能够在工厂当一名工人,就算是得到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更是获得了一只“铁饭碗”,前半生都不用再发愁生活来源的问题。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形式。美团、滴滴等企业的出现所带动的“新零工经济”,也为年轻人择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比如,在互联网大厂做一颗“螺丝钉”,但至少可以收获表面上的“体面”;去跑网约车、送外卖,虽然面临着风雨和大数据的考验,但确实可以收获一定意义上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在制造业做一名“灰头土脸”的工人,对于年轻人而言显得更加没有吸引力。

更不用说,我国制造业自身的发展趋势,也在变相驱逐着工厂的年轻人。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机器人正在逐渐挤占普通流水线工人的生存空间。有数据显示,每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而到2030年,全球制造业就业将会因此减少2000万。

这使得制造业对于工人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机械化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于工人的要求,知识性、技能型工人成了行业的稀缺所在,媒体口中过万的薪资也是为了聘请这类人。

而成为一名技术工人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短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才能够真正在岗位上创造价值。这种“苦行僧”式的修炼过程,和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入行门槛相比,确实显得有些“刁钻”。

然而,宏观环境的变迁更多是一种“局外人”的观察视角,作为真正在工厂工作、生活的个体,他们之所以逃离工厂,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关涉到了他们最切身的利益。

众所周知,去年的疫情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重创,我国制造业自然也难逃波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出现之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屡次出现企业降薪,导致员工“被迫”离职的情况。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为节省人力成本,许多大型制造企业都选择将核心业务转移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寻求更低廉的劳动力。由此也间接导致我国一线员工的收入变低。对此,还有制造业的员工吐槽,几年前的工资就是3000元,现在都是2021年了,他们的工资依然是3000多。

薪资低只是一个方面,制造业的许多“规矩”也在侵蚀着年轻人对于这份工作的信心。严格的考勤制度、开不完的早会、加不完的班、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的“罚款”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都是避之不及的“枷锁”。

这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欧美地区一些国家的工业体系中,高级技工在人口占比高达20%,美、日等发达国家更在40%以上,而我国技术工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还不到4%。

尽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所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阶段,但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目前这种流动并不是一种正常的流动。

这或许可以归结为互联网经济狂热发展下的一个“过激”反应,又或是时代变迁之下,年轻人择业观念的转变。但还有一个不可退避的原因是,我国制造业在人才管理方面,也确实需要做出改变。

一个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制造业需要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的同时,年轻人也切实需要制造业这个行业来为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九州智库 )

九州智库

官方账号

九州智库,讲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