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十强城市公积金异地贷款盘点:成都发放最多,重庆、南京流动性风险较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帆 深圳报道
2021-04-21 20:02

公积金流动性大概率将会影响异地贷款政策。

近来,一些城市公积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引发关注,为了作出应对,有的城市收紧了公积金贷款相关政策,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暂停异地贷款。

随着工作地与购房地分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公积金异地贷款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当前,重点城市2020年公积金年报已经发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2020年GDP十强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来观察各地的公积金异地贷款情况。

总体来看,大部分城市都已实现了公积金异地贷款,其中,包括成都、武汉、重庆和杭州在内的新一线城市表现突出,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只发放了较少量的异地贷款。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一线城市有着较高的房价和购房资格要求,使得购房者多为在本地工作的群体,异地贷款群体(指在外地缴纳公积金,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基数本来就不大;而新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友好,并且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及公共服务配套,既能承接来自一线城市就业者的购房需求,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于其他各种类别城市的购房者。

但如前所述,公积金流动性大概率将会影响异地贷款政策。衡量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个人住房贷款率”(又称“个贷率”),即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缴存余额之比。一般情况下,当个贷率低于85%时,属于流动性充裕,可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个贷率在85%到95%之间时,可实施稳健的公积金政策;而当个贷率超过95%时,则说明流动性不足,需要适度收紧公积金政策。

以此作为标准,重庆和南京的个贷率已经超过95%,杭州、武汉和上海超过了90%,接下来的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或有调整的可能性;而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的个贷率均低于85%,未来在支持异地贷款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

GDP十强城市2020年公积金异地贷款情况

(数据来源:各地公积金2020年年报)

一线城市仅发放了少量异地贷款

2014年10月,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公积金将实现异地互认;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抓紧出台异地贷款业务细则。

目前为止,四大一线城市均已实现了公积金异地贷款。

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外省市缴存职工在本市购买首套住房或者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且符合本市其他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可以在本市申请公积金贷款。

而本市缴存职工需要在外省市申请公积金贷款,且本人及配偶在本市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或者首次公积金贷款已结清的,可以向本市公积金中心各区管理部申请开具缴存使用证明。

深圳则规定,本市户籍职工在异地就业且缴存住房公积金、在本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可在深圳申请公积金贷款;反之,在深圳缴纳公积金,在异地购房,则需咨询当地是否支持异地公积金贷款。

而在各地的公积金年报中纳入统计的,是指在外省市缴存公积金,在本地买房申请公积金贷款。

比如,某位市民在杭州工作并缴纳公积金,而在上海买房,则有可能在上海申请公积金异地贷款,并纳入上海的统计;相反,某位市民在上海工作并缴纳公积金,而在杭州买房,则仅是在上海开具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

由于一线城市对于非本地户籍市民购房本身有着社保年限方面的要求,这使得不在本地工作的非户籍人士,获得本地购房资格的难度加大。

所以,总体来看,四大一线城市在2020年发放异地公积金贷款的数量并不高,尤其是上海,2020年上海共发放了15.08万笔公积金贷款,在10座城市中高居榜首,但其中异地贷款仅204笔,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北京、广州和深圳发放的异地公积金贷款对比上海虽然略多,但也只有几百笔。

这一方面是与一线城市较严格的购房资格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反映,拥有一线城市户籍的市民,在异地工作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政民互动栏目中看到,关于公积金异地贷款的咨询者中,大部分是在北京工作并缴纳公积金,在其他城市买房;鲜有在外地工作并缴纳公积金,在北京买房的情况。

从个贷率指标来看,北京、广州和深圳均低于85%,流动性较为充裕,上海则超过了90%。但由于异地贷款占比非常小,上海从这个方面调整政策的可能性也较小。

成都、武汉、重庆、杭州异地贷款支持程度高

与北上广深相比,有几个新一线城市在发放异地贷款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成都,2020年共发放了8144笔异地公积金贷款,占其公积金贷款总量的比例超过了12%,异地贷款的金额达到了41.62亿元,在10座城市里最高。

纵向对比来看,2019年,成都发放异地贷款3752笔,总额为18.29亿元。即在2020年,成都发放异地贷款的笔数和总额均翻了一倍有余。2020年末,成都的个贷率仅为78.22%,这无疑是支撑其加大异地贷款力度的有利因素。

武汉2020年发放了4407笔异地贷款,数量位列第二,但受制于流动性不足,2020年10月,武汉公积金中心提出收窄异地个人贷款范围,湖北省内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城市以外,其他省市的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申请不予受理。

除武汉之外,重庆、南京、杭州的个贷率也均超过了90%,尤其重庆已经高达98.68%,未来在异地贷款政策上也可能将所调整。

但整体而言,成都、武汉、重庆和杭州相比一线城市,发放的公积金异地贷款大约有10倍的差距。这很大程度反映出,以它们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吸引了更多在外地就业的人群来购房,其中主要包括两类群体:一类在高房价城市工作,认为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更友好;一类在其他类别城市工作,但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教育医疗配套等因素,未来更可能在这些新一线城市定居。

经济学家樊纲不久前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住房需求是城市中存在的“迁移性需求”,这也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不只是农民进城,还有县城的人到地级市,地级市的人到省城,小城市的人进入大城市,这些都将带来迁移性的住房需求。

新一线城市中,苏州的公积金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未发放异地贷款;南京也仅发放了较少数量的异地贷款。

2020年8月,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等。

2020年9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曾转发《“苏州经验”加速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的文章,其中,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异地贷款”问题,文章指出,随着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深入推进,异地贷款功能将会逐步实现。

当前,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速,购房的“迁移性需求”在增加,公积金异地贷款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城市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进一步简化异地贷款的流程,以惠及更多的购房者,同时也提高公积金利用效率;而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则需要实施“适度调控、保障刚需”的政策,防范公积金市场的金融风险。

(作者:王帆 编辑:周上祺)

王帆

政经版记者

关注教育、人口、城市竞争力,深耕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经新闻。欢迎交流,个人微信:wangfan25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