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李菁:数字化工具下的ESG投资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许梦旖 北京报道
2021-04-22 11:14

安永李菁:数字化工具下的ESG投资策略
 
本报见习记者 许梦旖 北京报道
4月18日下午,由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绿色金融协会、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主办的“践行‘碳中和’:股权投资机会与挑战”闭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安永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李菁从投资策略、投前评估、投后风控、信息披露四个方面分享了对ESG的体会。
 图片1.png  
首先,投资策略在未来“碳中和”背景下会有哪些新的探索?她建议,机构选择投资标的时,除了设定符合本基金的一些ESG相关原则、政策、策略、程序、指引之外,在建立白名单的前提下,关注两个子名单——绿色名单和转型名单,也非常有必要。
绿色名单顾名思义是投的绿色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治、清洁交通和绿色建筑、生态治理等等绿色的产业。她特别提到了行业转型,“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实现支持控排行业的转型升级,八大控排行业按照规定,包括电力、石化、化工、煤炭、水泥、航空、造纸、有色,这些行业在未来30年到40年的转型升级过程当中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其中,煤炭行业在2030年前可能还会有新的火电机组会批准,2030年之后新机组不会被批复了,2050年以后应该是有序退出了。加上绿色和转型的行业,按照每年现有的生产力预估,行业每年的资金需求量是7万亿元人民币。李菁称,如果再加上海外市场,从2021年到2060年,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市场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大概需要104万亿元以上基础量的资金。过百万亿的资金需求是非常庞大的潜在市场,从转型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判断什么样的行业当中哪些项目是落后产能?哪些是可投资的领域?需要做非常清晰的界定和非常技术的量化。
她强调,不能够把资金投向那些控排行业当中的落后产能,比如说“两高一剩”,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一定会有产生技术效用二氧化碳减排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相关项目,这类项目其实是非常好的转型金融投资标的。
其次,做ESG时,投前评估通常会用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尽调,派专职团队做现场调查。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一些评级打分机构给的数据,但是相似行业、相似企业规模、相似发展进程之下,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之间同一类型企业的分数是有差距的,因此不能够完完全全依赖一些国际投资评级机构给出结果,作为我们投资决策判断。
如果这样,应该怎么做?李菁提到,ESG三个范畴涵盖30到36个KPI,不同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公司治理领域的KPI,同时还要去参考在不同行业项下当地监管部门不同的行业标准、技术准则、排放要求纳入二级KPI。
第三,投后的风控。她介绍说,投后的风控其实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一些早期项目,它的风险管理非常需要投资人去关注。大家已经看到在某些行业,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是非常直接的金融风险,包括即将在全国成立的碳市场。碳价从现在2021年到2030年一定会有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碳价在至少十年之内会陡升,这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它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转型的风险。另外,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投后的风险管控对于基金在做“碳中和”类投资的时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李菁建议,投资机构可以用更加数字化的工具和模式,首先是衡量行业平均数值,针对某一些行业的环境风险可通过数字化工具合理判断,能够及时得到行业平均数值;第二,要及时去管理和监控企业潜在的社会风险,因为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很多的绿色行业产业非常好,项目也非常好,但是由于管理不善,经常会遭到投诉,它带来的S部分的风险远远超过了由于它是绿色行业带来的正向收益,这对投资人来说,是非常大的风险。
第四,关于信息披露。李菁认为信息披露非常重要,很多基金做绿色投资、ESG投资做得非常好,但是很有可能对于一些资本市场、境外的LP或者是社会大众来说,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它其实和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完整性关系非常大。
比如,像TCFD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披露原则,欧洲已经有9个国家在采纳。同时,她建议,投资机构在做信息披露时可以更多借鉴和参考及考虑加入一些国际的原则和组织,让更多的LP,尤其是境外的LP认可我们在绿色投资领域做的贡献。

(作者:许梦旖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