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集中供地揽金906亿,国字头当道中小房企捡漏“冷门地块”
国企央企自然是“主角”,但中小房企也有所收获。
作为一线城市中率先执行土地出让“两集中”的城市,广州土地拍卖在冰火两重天中落幕。
4月26日、4月27日,广州首批集中供地48宗,最终流拍6宗,其余42宗总成交价近906亿元,其中4宗需要摇号确认最终归属。
本次土地出让的结果,可以看出房企对广州区域发展的趋势预判。4宗需要摇号的地块中,3宗位于黄埔区,1宗位于番禺区,均是近期市场表现较为火热的区域;6宗流拍的土地中,增城区有4宗、从化区1宗,白云区1宗。
拿地的房企中,国企央企自然是“主角”,但中小房企也并非没有机会。
广州本地国企越秀是大赢家,越秀及其联合体总共拿下了其中的6宗土地,华润则制造了一宗区域“地王”。不过除了越秀地产,其余本地房企反倒显得意兴阑珊,大地主保利仅拿地1宗,而万科则暂无收获。部分外来中小房企也分享了本次土拍盛宴的喜悦,正荣、天地源、上坤、力高等都是新面孔。
激战热点区域
广州本次集中土拍所供应的土地中,核心区域供地并不多,因此房企的偏好就体现得十分明显。其中,黄埔、番禺、南沙三区地块备受追捧。
例如,黄埔区于4月26日出让的3宗地块最终均以封顶价成交,需要摇号确定最终归属;据广州乐居统计,其中一宗地块更是吸引了超300组企业报名(含房企马甲公司)。
番禺区也是溢价率较高的区域,番禺区成交的地块中,1宗溢价39.53%、1宗竞配建、1宗摇号。例如,广州国际创新城一期C居住地块,以楼面价33599元/平方米跻身番禺区楼面价第二高,进入摇号阶段。
番禺区石碁镇SQ18G-08市莲路北侧地块则以最高限价12.43亿元+配建面积900平方米成交,成交楼面价为16000元/平方米,溢价率为39.53%。
作为大湾区的热土,南沙也备受房企的追捧。其中,横沥岛尖2021NJY-3地块经历67轮报价,以总价20.18亿元+配建3600平方米、折合23604元/平方米成交,超越去年佳兆业2.72万元/平方米拿下的南沙湾地块楼面价,成为南沙“单价地王”。
另一宗值得关注的“单价地王”由华润置地制造,其以21.27亿元总价拿下白云区金沙洲地块,考虑到配建面积,折合楼面地价达42122元/平方米,溢价率达45%。这一楼面价已经超过金沙洲片区当前在售项目的成交价,因此也十分考验华润置地的操盘能力。
从整体来看,广州土拍并非全线火爆,部分非热点区域也存在流拍的现象。例如,白云区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二期融资配建地块、从化江埔街地块以及增城区正果镇、朱村街、增江街、广河高速中新出入口地块均流拍。
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指出,出让结果冷热不均,一方面,首日出让即有4宗摇号地块出人意料,尤其是知识城两宗地块楼板价基本等同于现时点市场售价,久未供地的金沙洲土拍结果也让人印象深刻,反映了市场追逐热点的亢奋情绪。另一方面,有地块无人出价流拍也反映了市场不失冷静的一面。
中小房企捡漏
近两年的土地公开市场,具备资金实力的国字头房企一直是大赢家。
土地供应“两集中”之后,这种趋势不会被改变,从广州本次土拍结果也可见一斑。据克而瑞统计,本次已经成交的38宗土地中,有21宗被国字头及其联合体拿下,已经过半。
其中,广州本地国企越秀成为最大赢家,越秀及其联合体拿下了白云、荔湾、番禺和南沙等区域的6宗地块,从地块的区位以及回报等因素来看,这几宗地块都算得上是“靓地”。广州另一家市属国企珠江实业在本次土拍中也显得比较积极,其以总价51.65亿元竞得增城2宗地、白云区1宗地。
除了本地国资,本次广州土拍中,外地国资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例如,厦门联发、厦门国贸及其联合体也都有所进账。
资金实力强的房企追逐热点地块,这或许给中小房企带来了拿地的窗口期。一位广州本土房企财务中心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如果不是集中用地,大房企资金滚动使用的效率是很高的,只要有合适的地块他们都会拿。但集中供地后,大房企会集中精力在好的地块上,小房企反而还有点机会跟他们竞争,做好测算就有机会。
从广州本次土拍的结果来看,可以部分印证这种观点。广州在本轮土拍中迎来了不少新面孔,例如正荣、天地源、上坤和力高都有所收获,而这几家房企到手的土地,从成交过程来看,算不上十分激烈。
例如,本次拿下两宗土地的正荣,其中白云区钟落潭福龙路东侧地块经过19轮竞价,以20.91亿元成交,溢价率20.8%;而正荣拿下的增城荔湖街地块,则是以底价14.9亿元成交。
资深房地产专家龙斌分析认为,这次超大型头部房企出现的身影相对略微少一些,集中供地确实给外来房企和有实力的中小房企提供了机会。这次又有新力军身影。“集中供地不会改变地价,影响价格的主要还是整体市场、预期和发展大环境。这次热点区域地价还有创新高,说明市场对广州的未来楼市预期偏乐观。一线城市必须被看好,经济调整期更应该看好一线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作者:吴抒颖 编辑:李清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