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恶化与悬崖边的印度金融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2021-05-01 05:00

“若疫情再得不到控制,印度很可能会爆发金融海啸。”一位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赵诚(化名)感慨说。

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当周,印度股票基金遭遇过去一年多以来最大的资金外流。

在赵诚看来,印度的资本外流潮远远没有结束。

去年10-12月份,在美联储延续极其宽松货币政策与印度疫情“好转”的带动下,海外资本累计向印度股市注入逾140亿美元。仅在去年12月,海外资本流入印度股市的资金高达65亿美元,创下印度有史以来第二高月度资金流入数据。

如今,资本持续外流令印度股指年内涨幅不到2%,成为今年以来亚太地区表现最差的股指之一,此前入场的逾百亿美元全球资本都在想着尽早安全离场。

4月以来,海外资本从印度股市撤离的资金已超过13亿美元,且每天仍以约1亿美元速度增加。究其原因,一是疫情恶化可能令印度银行业坏账危机彻底爆发,冲击印度整个金融市场安全性,二是疫情恶化导致印度通胀加剧与供应链中断风险升温,令整个国家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风波。

“一旦它们悉数撤离,印度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将不可避免地爆发。”赵诚直言。这背后,是印度资本市场外资占比偏高的结构性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化解。随着过去10多年印度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当前外资在印度股市的占比超过30%。

然而,令市场惊讶的是,印度央行却迟迟没有采取措施遏制资本外流加剧。4月初,面对通胀压力升温、疫情恶化与美债收益率飙涨所引发的资本外流压力骤增,印度央行依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延续宽松货币政策。

此外,市场发现印度央行还对卢比大幅贬值持“放任”态度。2月以来美债收益率飙涨引发的资本外流,已令卢比兑美元汇率大跌。但印度央行对此无动于衷——随着4月初印度央行宣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的跌幅创下近2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凸显投机资本基于印度央行的“不作为”,正持续加大卢比沽空力度。

“这背后,是印度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正受到极大的冲击。”赵诚直言。尤其在疫情恶化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正成为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印度央行不得不“全力配合”,只能将防范资本外流、稳定卢比汇率、抗击通胀压力放在次要位置。

在他看来,这反而令印度金融市场陷入更大困局,一旦印度经济陷入低增长高通胀旋涡,加之卢比汇率大跌与资本外流越演越烈,银行业坏账危机全面爆发,进而触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印度央行再想紧急救市也“于事无补”。

东方资本(East Capital)合伙人Jacob Grapengiesser透露,越来越多投机资本已预见到印度央行的“错误”决策,将印度S&P BSE Sensex、NSE Nifty 50指数也纳入大举沽空范畴。

“不过,考虑到英美国家资本在印度金融市场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这些西方国家是否愿伸出援手力挺印度经济并阻止本国资本撤离,很大程度左右着印度金融市场能否摆脱当前诸多困局。”他指出。

数据显示,在印度股市的海外资本里、美国与英国合计占据逾40%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海外资本投资国。

外资比重超30%的股市会怎样?

一直以来,印度被视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模范生”。

早在2007年,印度相关部门允许外国个人、企业和对冲基金等投资者通过直接注册的方式进入印度股市。2012年1月,印度宣布非印度籍个人投资者获准直接进入印度股票市场,标志着外国投资者可以全面在印度开展证券投资。

4年后,印度相关部门允许外资对印度股市的持股占比,从5%放开到15%。

数据显示,随着印度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孟买证券交易所BSE的外资成交占比从2000年起快速提高——2005-2007年期间维持在约30%,尽管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令这个数值降至约10%,但随着次贷危机风波平息,2012年以来外资再度活跃,2014-2015年成交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0%。

2019年3月,外资在印度股市的成交占比达到58%,创下历史最高值。

在赵诚看来,这令印度股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外资在印度股市的投资比重维持在30%以上,成交量占比超过50%。因此他们的大进大出,会给印度整个金融市场造成极其剧烈的波动风险,甚至足以影响印度的经济改革政策。

2007年,外资因对当时印度政府的经济改革政策存在顾虑而大举撤离,导致印度股市连续3天大幅下跌,市值一度损失逾300亿美元,迫使印度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经济改革政策。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引发海外资本大举撤离,也给印度金融市场造成剧烈下跌冲击,迫使印度央行持续降息,才能让印度金融市场得以稳定运行。

2016年底,因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废除大额旧钞,海外资本担心印度经济大幅衰退而大举离场,导致印度股市再度遭遇剧烈下跌,不少印度本地投资者财富损失惨重。

“去年底,随着美联储延续宽松货币政策,加之印度疫情好转与经济快速复苏,海外资本累计向印度股市投资逾140亿美元,但不少涉足印度投资的对冲基金经理却担心,一旦这笔庞大资本回流,印度股市又将遭遇一场腥风血雨。”赵诚告诉记者。令他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恶化,令这笔庞大资本“来得快,去得更快”,直接导致印度股指回吐了今年以来大部分涨幅,赚钱效应一去不复返。

“印度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看似成绩斐然,实则在应对外资大进大出方面弱不禁风。”他指出。甚至不少印度本地投资机构都坦言,如今印度股市涨跌主要看外资脸色——他们的大进大出,足以影响印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以及印度经济改革政策方向。

一位熟悉印度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对冲基金经理直言,此前印度相关部门为了遏制海外资本大进大出所带来的金融市场冲击,曾考虑对外资短期投资行为加征资本利得税,对外汇市场短期投机行为加征托宾税。但此项建议最终不了了之,导致当前海外资本较高的持股占比,以及不受限制的资金进出方式,俨然成为印度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一直无法解决的痛点。

坏账率居全球前列的银行业如何抵御疫情

相比外资大进大出,如何妥善应对疫情恶化所造成的银行业坏账激增,更令印度相关部门“头疼”。

一直以来,印度银行业坏账率一直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印度银行业不良率甚至达到11.18%,位列全球首位。

然而,要化解银行业高坏账状况,绝非易事。

记者多方了解到,印度银行业的大部分坏账,来自国有银行。而他们向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放贷过程,在审批流程、事后追责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导致大量基建项目最终还款违约。

据印度国家银行统计,电力部门的基建项目不良贷款状况尤其严重,目前其不良贷款规模超过1000亿卢比。

为了解决越演越烈的银行业高坏账问题,2017年10月印度财政部曾释放“大招”,宣布在未来两年向国有银行注资约320亿美元(约合2.11万亿卢比)。这也是印度银行业史上最大的一笔资本注入,注资规模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

然而,此举治标不治本。过去两年,随着印度银行业依然在放贷审批流程、事后催收等方面存在众多漏洞,银行业坏账率再度“抬头”。

去年5月,高盛、毕马威、摩根大通、标普四家国际权威财经机构研究员联合发布一项预测报告显示,在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共振下,印度商业银行在2020财年结束时的坏账率可能达到18%-20%。

为了遏制银行业坏账激增,印度相关部门可谓“奇招频出”。

首先,印度央行率先放宽坏账界定标准,将坏账认定标准从逾期90天,放宽至逾期180天。

其次,市场传闻去年10月印度银行均收到来自印度央行的机密文件,内容包括禁止银行在疫情期间(2020年3月-2020年12月底)将贷款类坏账列入不良资产,以免巨额坏账对银行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要尽可能避免触发挤兑风波。

此外,印度央行还透露它与政府正在游说最高法院取消延长贷款的法令。去年2月底,为了遏制疫情造成的坏账激增冲击,印度政府曾决定从当年3月起,因疫情影响而无法还贷的借款人(包括个人与企业)可以将还款时间延长半年,但到8月底延长还款期间到期时,印度最高法院又决定将这项措施延长至2020年底。此举触发众多印度银行强烈抗议,因为延期还款已令他们遭遇极大的资本金紧张压力,甚至有些中小银行因资金只出不进陷入破产边缘。

“如今疫情持续恶化,无疑令印度银行业高坏账问题雪上加霜。”对冲基金PGIM策略分析师Nathan Sheets指出。一方面当前印度疫情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印度银行向这些地区投放的贷款规模占比超过60%,随着疫情恶化导致大量企业停工停产,这些地区将爆发坏账激增风险,令印度银行整体坏账率可能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市场预期印度政府又会出台延长还款法令,令当地银行资本金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可能触发越来越多银行陷入破产旋涡。

“若印度政府无法妥善解决疫情恶化所触发的银行坏账危机,印度经济恐将遭遇重挫,有可能倒退数年。”前述熟悉印度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如今全球投资机构都在密切关注印度政府是否会再度注资国有银行“化解”坏账危机,尽管这又将是一次“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救助行为——只要印度银行业贷款操作漏洞若得不到彻底根治,其坏账率又将很快回升跃居全球前列,始终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影子银行因疫情“岌岌可危”

疫情恶化令印度银行业深陷坏账危机的同时,当地影子银行同样遭遇“灭顶之灾”。

“如今我们现金贷业务坏账率按月增加3-4个百分点,根本不指望能收回本金利息。”一位在印度从事现金贷业务的中国金融科技平台驻印度负责人王强(化名)向记者坦言。由于疫情持续恶化,过去两周众多印度借款人要求延期还款,导致整个机构资金“只出不进”,濒临关门边缘。

他承认,目前他所在的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对进军印度市场感到极其懊悔。但在4年前,他们则对这个充满机遇的国度抱有极高的期望值——印度影子银行产业相当发达,无形间赋予现金贷等业务巨大的发展空间。

印度影子银行的发达,与当地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紧密相关。在印度逾60万个乡村里,只有5%被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覆盖。印度逾9000个乡村家庭里,逾50%没有办理信贷业务的渠道。这催生出印度极其繁荣的影子银行产业——在众多乡村,家庭都是通过各类民间借贷机构获取贷款资金,其中不少民间借贷机构未必获得相关小额信贷牌照。

“为了控制风险,我们找了当地人注册公司,并参股了一家持有NBFC-ICC(投资信贷公司)牌照的当地金融机构,专注向即将毕业的印度大学生提供短期现金贷产品。”王强告诉记者。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目前比较缺钱,但工作后收入会增长,有足够能力偿付贷款利息。而且印度大学生比较看重自己的信用记录,只要催款公司一打催收电话,他们都会快速还款。

他坦言,在2020年疫情暴发前,这款现金贷产品帮他们赚了不少钱。但随着疫情暴发,赚钱时代也随之一去不复返——一方面印度政府一再延长借款人还款期限,令越来越多借款人干脆“坐等”政府继续延长还款期限,相应还款意愿越来越弱,另一方面疫情导致众多大学生失去工作,出现集体性逾期。

去年9月,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发布报告称,去年5月-8月期间,印度白领工作人数降至1220万,比上年同比减少660万人。

“如今疫情持续恶化导致还款状况更加糟糕。”王强感慨说。 4月以来他每天都会接到不少大学生与白领的求助电话——由于工作收入积蓄已消耗殆尽,能否将还款期限再延长6个月-12个月。

更令他伤脑筋的是,随着疫情持续恶化,印度相关部门对现金贷催收的打击却日益严格——为了社会稳定,印度警方一接到民众的暴力催收投诉,就会先冻结金融科技公司银行账户,甚至将相关工作人员关押审问,再慢慢核实是否存在暴力催收行为。

“这背后,是印度影子银行诸多不规范操作正在自食恶果。”多位曾在印度拓展现金贷业务的国内金融科技平台人士向记者分析说。以往,印度众多从事现金贷的金融科技平台对借款产品利率与期限没有做出明确与细化的规定,导致民众还款纠纷不断,如今在疫情恶化期间,这些不规范操作恰恰成为相关部门严打以稳定民心的重要对象。

记者获悉,众多涉足影子银行放贷业务的印度民间机构因拿不到信贷牌照,就会挂靠在某些NBFC机构名下,通过每月支付一笔费用“租用”其业务牌照,向公众提供具有灰色性质的高利贷产品,比如7天期现金贷产品先收取25%-35%的砍头息,但由于这类产品未得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认可,注定了这些影子银行机构业务不受法律保护,面对疫情恶化与还款逾期激增也只能“忍气吞声”。

“现在我们已计划快速撤离印度市场,只要能平安回国,对我们而言比什么更重要。”王强直言。

“被绑架”的货币政策

面对疫情恶化,当前资本市场最担心的,是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再度被政府“绑架”。

“这些年印度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直被印度政府突发性政策左右。”前述熟悉印度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2016年11月8日晚,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取消500面值和1000面值卢比的大额旧钞,理由是打击逃税与日益猖獗的腐败行为,以及遏制伪钞。

这背后,是印度支付系统基础设施不够发达,导致印度民众习惯于使用现金消费,企业也喜欢使用现金开展贸易结算,但现金交易泛滥,又令印度政府流失了大量税收。

然而,废除大额旧钞政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让印度大量资金流动变得“有迹可循”,令国家能够因此获得丰厚税收填补日益庞大的财政赤字,但也给印度经济带来诸多不便,导致印度经济活动一度大幅萎缩。

数据显示,在印度实施废除大额旧钞政策后,2016年-2018年印度GDP年化增速分别是8.17%、7.17%、6.98%,表明该政策对印度经济增长构成较大制约。

更令市场惊讶的是,废除大额旧钞政策还催生出大量专业洗钱机构。由于印度政府规定价值25万卢比的旧货币存入银行无需缴税,若超过这个限额则面临高达45%税收,因此这些洗钱机构雇佣大量农民去银行开户,将富人资金“分散”存入银行“洗白”,达到避税目的。

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做大,部分洗钱机构甚至自行设定新旧卢比的兑换汇率,一度触发印度地下市场的黄金、美元汇价大幅飙涨,极大程度扰乱了印度金融市场稳定。

“印度央行对此只能无可奈何。”这位对冲基金经理表示,一方面央行缺乏足够人手全面打击日益猖獗的洗钱机构,导致印度美元黄金兑换一度存在“两个市场”与“两个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印度银行业普遍存在各种贷款操作漏洞(容易触发更高的坏账率),印度央行又难以通过精准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激发”银行向实体经济大规模放贷,填补经济活动恢复所需的现金缺口。最终,印度央行只好顺从政府意愿,通过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先给疲软的宏观经济创造复苏条件。

在他看来,面对当前疫情持续恶化,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再度被政府“左右”。

4月初印度央行表示,如果有需要,将尽可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尽力保证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充足。

“此番表态令不少海外投资机构感到吃惊。”赵诚表示,这意味着印度央行无视通胀压力升温、卢比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资本外流加剧等风险,一味顺从政府意愿——竭尽全力优先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这背后,是印度央行“投鼠忌器”——一旦疫情持续恶化导致印度经济大幅衰退,势必激发银行业坏账率飙涨,对金融市场稳定构成巨大冲击,即便印度央行努力遏制资本外流与捍卫卢比汇率稳定也无济于事。

在他看来,印度央行的“豪赌”能否见效,却是未知数。

4月27日,印度央行发布最新的月度公告称,日益严峻的疫情可能会破坏印度国内供应链并带来通货膨胀隐患。

“这意味着疫情恶化正令印度经济陷入低增长高通胀的最坏状况,越来越多国际投机资本更有底气押注印度卢比大幅贬值与股市大跌,由此带来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概率,将大大高于印度银行业坏账激增。”赵诚指出。目前印度CPI增速正不断逼近印度央行设定的6%容忍度上限,令他们更有底气沽空卢比大幅贬值。

此前,在4月初印度央行无视卢比大跌与资本外流压力加剧,仍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后,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一度创下过去2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因为投机资本“笃定”印度央行为了优先解决政府高度关切的经济复苏增长问题,不大会采取干预动作。

在赵诚看来,如今印度要有效摆脱银行业坏账危机、资本外流加剧、卢比汇率大跌等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果断采取严格防疫措施阻断疫情恶化趋势。

“印度政府是否愿以牺牲经济复苏增长为代价而采取极其严格的防疫措施,同样是未知数。因为这会令整个国家陷入更大的风险——若极其严格的防疫措施仍无力遏制疫情恶化,加之经济遭遇更大幅度衰退,一场金融海啸将很快接踵而至。”他直言。

(作者:陈植 编辑:周鹏峰)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