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管30人丨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 在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方面建立护城河
理财子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经营发展上出现哪些新的挑战?投资运作效果如何?对备受关注的权益投资、渠道布局问题,理财子公司究竟是如何设想和规划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大资管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化?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启动了“对话资管30人”系列访谈,对话理财子公司等资管机构掌门人,为上述市场关心的问题寻求更深入的解答。
2019年9月26日,光大银行全资子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岛举行产品发布暨战略合作启动仪式,标志着光大理财正式开始独立运作,这是国内首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最早一批理财子公司成立至今已经一年多,经历了2020这一完整的财务年度。
根据光大银行的财报,截至去年末,该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8,362.73亿元,比上年增加574.36亿元,增长7.37%;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5,035.52亿元,占比60.21%。全年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发行3.98万亿元。对于光大理财这一年的运营情况,财报显示,报告期末,光大理财总资产59.14亿元,净资产56.37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5.64亿元。
虽然光大理财的规模在股份行理财子公司里暂不是第一梯队,但其发展有着自身特色,在中国的理财行业发展史上也有着鲜明的地位,它最早推出了国内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早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前就提出了建立理财子公司的构想,该公司推出的“七彩阳光”净值型产品系列市场知名度高,在行业积极探索权益投资的过程中,也率先尝试推出了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
在独立运作一年多后,光大理财收获了什么,又遇到了哪些挑战?发展思路和策略有何进化?下一步对于权益投资、渠道布局等市场关心的问题是怎样设想的?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他一一作出了解答。
“三新起步”的收获和挑战
《21世纪》:过去两年理财子公司集中成立,光大理财在经过一年多运作之后,总体上感受如何,跟成立当初相比有何变化?
张旭阳:中国有句古诗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大理财是2019年挂牌成立的,挂牌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详细的业务发展规划,包括一些战略路径上的安排,这些计划确实需要实践来不断具化。
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既有组织架构的调整,也有人员团队的建设。我们又是一个注册地在青岛的资管机构,我们自己称为“三新起步”,即新地点、新公司、新团队,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别的机构没有的困难,例如团队融合和文化融入。但我们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并在很多方面有所收获。
首先是产品布局,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之后,构建了一条我们称之为“七彩阳光微笑曲线”的体系:我们用阳光“红橙金碧青蓝紫”的七种颜色来标识我们不同投向的产品体系,微笑曲线中间阳光金固收系列和阳光碧现金管理类代表的是规模很大的产品,投资以固收+为主,流动性好,波动性较小,收益空间相对有限;曲线从中间越往左侧,股票仓位增加,波动性会随之增加,但收益空间也会有很好的延展;越往右走,通过让渡部分流动性来获得较高的收益空间;同时,我们聚焦专户定制与智能投顾业务,所以整体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很漂亮的七彩阳光微笑曲线。
这一年里,更多的探索还包括在资管新规后,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的风险管控的模式和方法,包括运营、科技,以及人力、综合、行政等,如何更好地支持前台,提升客户体验和投研能力等方面。
总的来说,这一年能力的提升是最大的收获,还有一块就是团队的融合与成长。文化的融入,光大理财可能是银行理财公司的一个缩影,是一群年轻人不断探索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路径的过程,不断探索一个资管机构如何成长、如何进化的道路选择。
《21世纪》:主要的挑战和困难是在哪方面?
张旭阳:第一还是来自文化的转变,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文化转向以投资为主的文化。对于理财公司而言,我们认为并不是一种文化要把另一种文化给吞并掉,而是要“并肩向前看”,我们希望吸取两种文化的优势和专业所在,共同探索一个符合银行理财发展道路的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是由多个不同子行业构成的大行业,不同的资管机构有不同的优势,就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和路径选择。对银行理财而言,我们相信通过多资产和多策略的摆布,控制回撤,是银行理财很重要的优势所在,也是符合大众投资者投资偏好的。
在这个大背景下,风险的控制、投研策略的安排都有别于其他机构,比如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这个过程我们仍在探索,但银行理财的风控、投研文化的落地和投资谱系的选择,是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这需要我们不断去融合,不断去跨越。
《21世纪》:你们推出的七彩阳光系列产品,这一年以来的具体布局和表现怎么样?
张旭阳: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的产品布局仍在不断完善中。比如,我们在阳光金固收系列下建立了阳光金添利、增利和丰利的子系列,阳光橙混合系列下面也有不同的子系列产品。在丰富产品布局的过程中也不断遇到新挑战,特别是对我们投研能力的挑战,银行理财前期确实还有薄弱之处,比如说在权益产品的投研能力方面。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买方优势,向优秀资管机构学习。
另外,银行理财过去一年也在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方面建立自身的护城河,在这方面,我认为光大理财可以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从产品表现来看,尽管去年市场存在比较大的波动,但银行理财还是给投资者创造了不小的收益,证明了银行理财的优势。例如,2020年光大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300亿元,虽然也有一些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跟头部机构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这种差距也在激励我们的团队不断补充投研能力。
权益投资分步走
张旭阳:首先,我认为所有产品线的扩充都是基于团队能力,我们叫“代客理财”,从“卖者有责”的角度出发,只有“力所能及”了,才能往相应的领域去延展和覆盖,如果能力还没达到,怎么谈替投资者理好财?所以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至于银行理财公司要不要去构建股票投资、全球投资的能力,如何去构建?我认为,对于一个全天候的资产管理机构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权益市场的研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银行理财不能跛一条腿走路。
另一方面,未来我们不仅要在市场波动中去赚钱,还需要在陪伴企业成长中去获取收益,权益是企业生命周期中很重要的融资品种的创新和安排,可以降低固收方面的信用风险。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对权益投资的研究和能力提升都是必须要做的。
在结构上,我们会有整体节奏的考虑和安排。第一步,我们会有所侧重,精选一部分看好的行业和地区,通过深度研究再选取里面一些好的企业。选择好的行业和地区也是为了提高胜率,比如,去年我们将新能源、医疗、健康等作为重要的行业选择。我们要集中兵力把它研究透。这也是分步走中很重要的一环。
在产品设计机制上,把权益投资放在一个多资产的投资类产品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回撤,这是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比如,2020年到今年一季度,我们的3只阳光橙混合系列爆款产品规模超过510亿元,获得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一致认可。
《21世纪》:对于权益的直投是怎么考虑的?
张旭阳:直接投资方面,全年我们阳光红系列(光大理财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了3只产品,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埋下种子、占据赛道、提早布局,同时也是一面旗帜,展现我们光大理财的投研能力。当然我们也需要依托投研能力的拓展,所以短期内不会再增加新的阳光红产品发行。
在同场竞技中找准差异化定位
《21世纪》:银行理财公司独立运作以后,渠道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你如何看待渠道开放的现象,光大理财未来在渠道安排上是怎么考虑的?
张旭阳:渠道方面,首先理财公司是服务于母行的,以母行渠道为主,据我们观察,现在银行理财公司可能百分之八十的AUM都是来自母行渠道。但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渠道,截至目前,除了母行外,还有11家银行代销了光大理财的产品。
我们未来的安排,是希望能与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同场竞技,把自己放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去遨游,把我们的产品放在不同的渠道去销售,通过这种同场竞技了解我们自身的弱点,学习别人的优势,弥补短板。
其次,通过这种同场竞技,我们可以不断厘清自己的差异化定位,找准我们自己的产品优势、客户定位,这种定位不仅指明我们未来投研能力要努力的方向,还包括对投资者教育的考量等。
未来,我们希望两三年以内,非母行渠道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销售来源,母行渠道占比70%,30%来自其他渠道。
《21世纪》:你们会考虑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吗?
张旭阳:会的。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举措和战略安排,不仅是为了贡献规模销量,而且是希望与投资者之间搭建直接沟通的渠道,让我们更了解投资者的偏好和需求,进而去设计产品。
其次,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相融合,从销售向投顾、从卖方向买方转型,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变化,更是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内在要求。
只有了解投资者,了解你的客户,只有让自己的组合适应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投资偏好预期,投资者才愿意与你共同成长,跟你有更好的粘性。只有粘性增加了,资金来源的质量才有提升,这就是我们说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所以这个方向是我们必须要把握的。通过直销渠道的搭建,我们与投资者将会有更好的互动,这是帮助产品升级进化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搭建直销渠道首先要考虑的。
《21世纪》:经过一年多的实操摸索之后,你们现在对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张旭阳:我们刚成立的时候就设定了明确的战略定位,提出要把光大理财建成一个一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领先的资管科技平台,并在养老、投顾、另类投资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定位越来越具体和清晰。未来我们希望,一方面在全天候、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平台搭建上有所进步,另一方面希望在某些细分领域里成为行业专家,这种布局既契合了中国的财富增长及养老等需求的增加,也契合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不断增长所带来的需求。这是综合化和特色化的结合。目前,我们仍然在朝着这个战略方向前进。
(编辑:马春园)
(作者:方海平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