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生物“失信”与“取信”:一家细分领域龙头蹊跷落寞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艺艺 杭州报道
2021-05-12 05:00

总市值不足100亿,董事高管连续五次计划减持,力争“维生素D3全产业链”的花园生物还有多远?

位于浙江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的花园集团,位列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作为花园集团旗下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2014年10月登陆创业板的花园生物(300401.SZ),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

凭借“花园”牌维生素D3领跑行业,花园生物上市以来业绩一度爆发式增长。

2015年-2019年的五年里,其净利润由1207万元增长至3.44亿元。

相比那些一上市业绩“变脸”的公司,花园生物堪称难得的“白马股”。

如影随形,花园生物在二级市场却不失“落寞”,截至5月11日收盘,花园生物总市值不足75亿元,收盘价仅13.31元。

相比发行价7.01元,甚至未翻倍。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花园生物,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收6.15亿元,同比下滑14.41%;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滑20.79%。

对此,花园生物解释为,报告期内维生素D3产品销量及均价较上年下降所致,导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

历来被看好的“白马股”业绩能否持续?

2014年上市以来,花园生物于2016年和2019年抛出了两次定增计划,其募投项目进展如何?

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战略的花园生物,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

凭借“花园”牌维生素D3领跑行业,花园生物上市以来业绩一度爆发式增长。甘俊 摄

细分龙头,故事寂寞?

从花园生物的核心产品来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胆固醇、维生素D3和25-羟基维生素D3。其中,纯度95%以上的羊毛脂胆固醇(NF级胆固醇)是生产维生素D3的主要原材料,低含量的胆固醇用于虾饲料。2020年7月1日,维生素D3新国标开始实施,羊毛脂胆固醇成为生产维生素D3唯一合法来源原料。此外,25-羟基维生素D3,不仅具有普通维生素D3所有的功能,还具有一些独特功能,25-羟基维生素D3具有替代普通维生素D3的趋势。

维生素D3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且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日趋扩大。

而花园生物的细分龙头地位也毋庸置疑:花园生物目前是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25-羟基维生素D3产品及NF级胆固醇产品的企业。

而从行业来看,全球维生素D3生产企业主要有金达威(002626.SZ)、新和成(002001.SZ)、浙江医药(600216.SH)、台州海盛、威仕生物、山东同辉、天新药业。

此外还有海外的帝斯曼、印度的迪氏曼等厂家,不过就产品而言,各有侧重。

如新和成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E类、维生素A类和乙氧甲叉,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保健品和原料药等;金达威主要经营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原料和保健食品终端产品等,主要产品包括辅酶Q10、VA、VD3、微藻DHA、植物性ARA等;浙江医药主要经营生命营养品、医药制造类产品及医药商业等,主要产品包括合成维生素E系列、维生素A系列、天然维生素E系列等。

根据博亚和讯统计,从产量来看,2019年,花园生物生产维生素D3达2000吨,是行业第二名新和成产量的两倍,新和成的产量为1000吨。

此外,金达威、台州海盛、浙江医药当年产量分别为900吨、650吨和300吨。

维生素D3产品所属的维生素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波峰波谷出现的时点及持续时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自我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行业产能增减变化及产品价格涨跌。行业景气度较高时,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市场新进入者增多,行业开始扩产。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由于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激烈的竞争导致部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竞争能力欠佳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关停并转,行业再次进行整合,逐步迎来新一轮波峰,周而复始循环。

而随着国家环保、安全要求的提高,一些小型生产企业在环保及成本双重压力下,停产或减产,逐渐退出该市场。

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维生素D3的价格也呈现波动: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公开数据发现,维生素D3市场报价波动区间在40-600元/千克。

维生素D3历史上在2009年8月-2010年10月,2010年12月-2012年11月,2013年8月-2013年12月,经历了三次大幅的价格波动。在2009年6月份最低价格为40元/千克,在2018年11月最高价格达到了600元/千克,涨幅高达1400%。

此外,根据花园生物2019年定增时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公告,截至2020年5月18日,国产维生素D3的市场售价(含税)达到280元/千克,较2020年3月初的105元/千克上涨了166.67%,涨幅明显。

但是,这一阶段花园生物的股价,同样乏善可陈。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目前,饲料级维生素D3仍是花园生物的最大营收来源。

在4月26日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花园生物也提到,“饲料级维生素D3产品受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呈现一定波动性,企业追求的是产销平衡、利益最大化。金西科技园投产后,公司优势产品羊毛脂胆固醇、25-羟基VD3将大幅扩产,饲料级VD3在公司营收占比将逐步下降。”

2020年整体业绩下滑之外,花园生物2021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也未获投资者认可。

尽管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7.39%,净利润9142.04万元,同比增长48.85%。业绩交流会上,不乏投资者提问,“2021年第一季度上述数据未能达到2019年或2018年同期数据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花园生物解释,“主要原因是2019年、2018年一季度,饲料级VD3价格在高位运行,对公司营收、利润拉动较大。此外,承接下沙产能主要项目于2020年11月在金西科技园投产,项目还有试生产阶段,产能规模释放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公司外销比例基本保持在7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销比例有所下降。”

募投项目为何多次变更?

花园生物提到的下沙产能,是位于杭州下沙的工厂,主要生产饲料级维生素D3、精制羊毛脂等,是其原有两个生产基地之一,不过2020年11月11日,花园生物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西科技园南区项目投入试生产,承接了下沙工厂的主要产能;2020年12月,下沙工厂已关停,花园生物称,其生产基地将逐步迁移至金西科技园。

在价格敏感度较高、利润受供需关系主导的前提下,新增产能以及产能的消化情况,就成了花园生物业绩增长的关键。

花园生物上市以来,采取了多次定增募资扩大产能。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其募投项目一变再变。

2014年10月首发上市时,花园生物公开发行227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7.01元,募集资金共计1.59亿元,扣除相关的发行费用之后,实际募集资金1.30亿元,投入“羊毛脂综合利用项目”和“年产100吨饲料级25-羟基维生素D3项目”两个项目。

此外,增资下沙生物用于“下沙生物研发中心改造项目”终止。

2016年,花园生物抛出了一次定增计划,围绕“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2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4.07亿元,用于“核心预混料项目”“年产4000吨环保杀鼠剂项目”“花园生物研发中心项目”三个项目。

2018年1月,这三个项目使用募集资金置换了部分前期投入资金约4965.87万元,此后一直到2018年上半年,花园生物均未发生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实施主体、实施方式的变更。

转折发生在当年下半年。

2018年7月30日,花园生物决定将上述三个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从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工业区内变更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主体由本公司变更为子公司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花园营养”),并经2018年8月15日的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到了2019年5月,花园生物决定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

这一次,花园生物将“核心预混料项目”及“年产4000吨环保杀鼠剂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6350亿元变更用于“年产180吨7-去氢胆固醇项目”(使用募集资金8000万元)及“年产750吨饲料级VD3油剂项目”(使用募集资金8350万元)。

对此,花园生物的解释为,“由于2018年3月组建了花园生物(金西)科技园,因金西科技园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将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分阶段投资建设园区内各建设项目”,相比之下,公司管理层认为,核心预混料、环保杀鼠剂产品的市场开拓仍需一定时间,存在短期内无法实现预计效益的风险。

事实情况是,截至2019年4月底,“年产4000吨环保杀鼠剂项目”该项目累计已投入2091.9万元,仅占投资总额的24.85%。

此外,“核心预混料项目”累计已投入77.7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94%,项目进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公告显示,经过此轮募投项目变更,“花园生物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总额从原来的1.45亿元大幅扩充至2.51亿元,拟利用募集资金金额从1.42亿元也随之扩充至2.37亿元。

不过,该研发中心项目的经济效益似乎不那么直接显现。

在此前的定增募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中,花园生物对这一项目的表述为:“研发中心项目不直接生产产品,本项目的收益为间接收益和直接收益两部分:项目建成后,间接收益通过新产品开发进入市场、现有产品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体现;直接收益为对外提供技术指导和转让。”

2019年12月,花园生物抛出了一次新的定增计划,于2020年7月完成,其非公开发行7171.9万股,每股发行认购价12.68元,募集资金9.09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实收募集资金8.97亿元,将用于“年产1200吨羊毛脂胆固醇及8000吨精制羊毛脂项目”“年产15.6吨25-羟基维生素D3结晶项目”“年产40.5吨正固醇项目”“年产26吨25-羟基维生素D3原项目”“年产3600吨饲料级VD3粉及540吨食品级VD3粉项目”。

按照花园生物的设想,上述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现有产品的产能,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

到了2020年8月7日,花园生物将募集资金中的7亿元用于对全资子公司花园营养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花园营养注册资本将增至10亿元。

令投资者略为欣慰的是,截至2020年,花园生物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2020年年报中,花园生物对上述募投项目所在的金西科技园报以极大预期,“金西科技园将融合公司20多年的研发及装备积累,结合全球市场需求,采用最先进的自控技术,建成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争取金西科技园东区项目计划于2021年年底前陆续建成投产。”

引入国资战略投资者为哪般?

花园生物的实控人为邵钦祥家族,其通过100%控股的花园集团持有浙江祥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祥云科技”)97%的股份,2020年年报显示,控股股东祥云科技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1.2%的股份。

到了2021年1月,祥云科技持股比例从31.2%(1.72亿股)下降至26.2%(1.44亿股),变动源于一次股份转让。

今年1月18日,祥云科技与上海诺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诺铁”)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5%股份(2755.05万股)以总价3.68亿元转让给上海诺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肥中安海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穿透股权结构可知,上海诺铁拥有地方国资背景。

公告显示,上海诺铁的第一大股东为安徽省铁路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0%;第三大股东为宁波浦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5%;第四大股东为上海裕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

查询公开资料可知,上海诺铁第一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的实控人均为安徽省国资委旗下的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于这笔股份转让,花园生物称,有利于祥云科技降低杠杆及资金需求,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花园生物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明确,“公司二股东上海诺铁不参与公司运营管理”。

事实上,花园生物控股股东的高质押率的确有迹可循。

在上述股份转让之前,截至2019年3月20日,祥云科技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1.26亿股,占其持有股份的72.76%;到了今年3月3日,祥云科技累计质押上市公司9857万股,占比仍然在68.27%左右。

关于高层人员的变动也悄然发生,今年2月,花园生物进行了董事会换届选举,推举邵徐君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据《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变更为邵徐君。

此前,花园生物董事长为邵钦祥之女邵君芳。

此外,截至2020年底,花园生物创始人邵钦祥,仍然在公司担任董事一职。

不过,花园生物只是邵钦祥家族众多产业的冰山一角。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查询公开信息获悉,花园集团旗下覆盖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材料与机械制造产业、红木家具与木制品制造、建筑与房产、传统及教育产业、旅游商贸与影视文化等领域,产业链庞大。

其中,在生物医药产业,除了花园生物,还持有花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主导产品心脑健片是国内独家生产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基础材料与机械制造产业,目前涉及花园铜业公司、花园新能源有限公司、花园新材料公司、花园金波公司;红木家具产业主要是东阳市花园红木家具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了全球最大红木家具专业市场之一——花园红木家具城以及全国最大名贵木材交易集散地之一——花园大型木材市场;建筑房产产业目前涉及企业为花园建设集团和花园建达房产;而传统及教育产业涉及企业单位为花园田氏医院、老汤火腿公司、生态农业公司、古建园林公司、花园中学、花园幼儿园、花园外国语学校……

在花园集团官网的描述中,“2020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花园新材、花园金波、花园药业也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争取上市”。

四次“落空”的董事高管减持计划

与引入国资战略投资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18年6月1日以来,花园生物董事高管连续五次抛出联合减持计划,其中四次减持计划期已经届满,但其并未实际减持,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如2018年6月1日,花园生物董事马焕政、刘建刚、喻铨衡,高管钱国平、刘小平,类高管周洪仁等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其计划在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6%。

一直到2018年12月25日,该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上述董事高管并未减持相应股份。

几乎如出一辙,2019年3月26日,花园生物董事邵君芳、马焕政、刘建刚、喻铨衡,高管钱国平、刘小平,类高管周洪仁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其合计持有花园生物5.64%股份,计划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3%。

到了2019年10月17日,该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上述董事高管并未如期减持公司股份。

2019年10月25日,花园生物董事、高管再次抛出减持计划,但是截至2020年5月15日,该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上述董事高管再次放弃减持。

一天之后的2020年5月16日,花园生物又迅速发布了关于部分董事高管减持公司股份预披露公告,董事邵君芳、马焕政、刘建刚、钱国平、喻铨衡,高管刘小平,类高管周洪仁计划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剔除已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1.43%。

截至2020年12月4日,该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如出一辙,上述董事高管又一次“失信”,并未减持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在该公告中,上述董事高管还披露了下期减持计划,拟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剔除已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1.24%。

最新消息是,截至2021年3月28日,减持时间已过半,上述董事高管未实际减持公司股份。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在上述董事高管2018年抛出减持计划前夕,花园生物的股价曾达到近三年的历史高位25.46元/股,不过相关消息抛出后,其二级市场走势并不如预期理想:尽管股价有过短暂上扬,如2018年6月11日,其股价达到区域高点23.98元/股,再如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0日,其股价一度上涨至区域高点21.65元/股,但是长期来看,一直在10-15元/股低位徘徊。

“说明就二级市场来看,公司股价可能不是特别合适的减持区间。”一位关注二级市场人士指出。

此外,鲜少有机构调研花园生物。

查询公开信息可知,花园生物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披露了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而最近一次机构调研,是在半年前的2020年12月,接待了国泰基金、万家基金、华泰证券3家机构的现场参观。

5月7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花园生物询问其市场表现,对方证券事务部人士表示,“公司在维生素D3细分行业做到了全球龙头,不过行业过于细分,这几年话题方面可能没有那么热门。”

对于市场关注的话题——花园生物是否拓展下游医药保健品领域,该人士称,“公司有产品用在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领域,主要还是作为中间体卖给其他公司。”

花园生物对其未来规划颇为明晰,力图“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以维生素D3产品为基础,上游原材料方面发展胆固醇、精制羊毛脂,逐步介入化妆品原材料领域,下游应用方面进入25-羟基维生素D3、环保灭鼠剂,进入维生素D3高端领域;未来还将开发全活性维生素D3及类似物,进入医药保健品市场。

不过,围绕“维生素D3全产业链”这一目标还有多远,如何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花园生物似乎需要更多时间回答。

(作者:朱艺艺 编辑:李新江)

朱艺艺

财经版记者

关注A股上市公司,深耕浙江,邮箱zhuy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