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21-05-17 12:09

我们没有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也没有实施大规模的“大水漫灌”货币政策,全年价格保持稳定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全球通胀预期升温。4月我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不过,4月PPI环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4月CPI同比上涨0.9%,核心CPI同比上涨0.7%——工业品价格上涨往消费端传导似乎有限。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物价形势?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PPI同比涨幅扩大有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

二是国内经济逐步恢复,需求逐步改善。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的影响。

从这三方面来看,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在2.4%的扩大涨幅中,去年低基数占比为62.5%,影响较大。去年受疫情冲击影响,上半年PPI走势是下降的,去年4月份PPI同比下降3.1%,是去年PPI比较低的水平。

付凌晖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一是全球经济整体上在复苏。随着国际疫苗接种的扩大,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需求,整体经济的恢复前景在改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到了6%。同时,WTO对全年贸易的预测也上调到8%,需求的改善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是国际生产供给,特别是原材料生产供给和全球运力紧张带来的影响。受疫情影响,世界上主要的原材料生产国特别是南美的一些国家,原材料产出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在国际航运方面有一些限制性措施,也导致全球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这都加剧了价格上涨。

三是全球的流动性总体充裕。主要发达国家目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通胀预期上升,也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

“由于去年基数在逐步回升,未来基数影响对PPI涨幅扩大的抬升作用会降低。”付凌晖指出。

至于CPI,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全年价格保持稳定是有条件的。

第一,从结构上的因素来看,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月份同比下降21.4%,食品价格整体上4月份也是在下降的。从全年来看,目前的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库存保持比较高的水平,食品价格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第二,从PPI对CPI的传导来看,PPI对CPI肯定会有传导,但是总的来看,因为中国的工业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条比较长,上游向下游的传导逐步递减。从这几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的情况来看,PPI向CPI的传导整体上并不是那么明显,主要原因是下游的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

第三,从整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看,目前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恢复进程中,很多需求方面的指标,比如投资、消费指标的增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时,从供给端来看,生产供给总体恢复较好,供求关系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去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出台了一些应急性的措施,从今年来看,这些财政货币政策应急措施在逐步退出、逐步转向。

从财政货币政策条件来看,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我们没有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也没有实施大规模的‘大水漫灌’货币政策,这样来看,全年价格保持稳定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付凌晖表示。

(作者:周潇枭 编辑:李博)

周潇枭

高级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趋势,涉及投资、消费、财税、科技创新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