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过地处长三角美丽的太湖湾吗?在12年前,这里曾经蓝藻孽长,环湖城市——江苏境内的苏州、无锡等城市居民喝水都成问题。尤其无锡,产业面临转型,GDP跌至江苏省底部。
而今,去太湖边再转转,你会发现,通过对新吴区实施的水生态修复和近年来数量不断新增的环保企业,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随着晚霞,记者来到太湖边,阵阵微风吹过一望无际的湖面,湖水清澈见底,仿佛能看到水底的水草。站在太湖岸边,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空的夕阳都倒映在这碧波荡漾的太湖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境会变得格外平静。
(夕阳下的太湖湾 韦毓鼎/摄)
产业转型后的无锡发展十余年,人均GDP排名国内城市10强之首。
近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其中无锡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榜单前十。并且,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后,以常住人口计算,无锡市人均GDP排名超越北京,位列全国第一。
无锡如今飞速发展的背后少不了这十多年来默默地努力,其中经历了治理环境污染、痛苦转型而导致的经济增速变慢,但调整产业结构后的无锡很快就迎来了转型成功后的红利期。
作为江苏省GDP排名第三的无锡市,曾经在经济总量方面也有过辉煌的历史,一度碾压南京比肩苏州,是长三角地区的不容小觑的一个城市。然而在之前的十年,无锡的经济发展却逐渐慢了下来。
被“暴击”的无锡:“蓝藻污染”事件后转型涅槃
时间回溯到2007年,太湖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一望无际的蓝藻漂浮在湖面,水中的鱼类纷纷死亡,因为水质遭到污染,散发臭味,全无锡的自来水遭殃,人们都不敢饮用,甚至将超市里的纯净水抢购一空。
因为无锡的工业发达,早些年很多工厂直接将污水排进太湖里,造成湖水里富含氮、磷等元素。其次,在东南风盛行的夏季,整个太湖生长的蓝藻均被吹到位处太湖北部的无锡。
无锡政府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图做出一些行动来改变当前的状况。在此之前,无锡的经济仅次于苏州,排名江苏第二,力压省会南京。
无锡从此展开了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治理活动。
此后的十三年里无锡陆续关闭了6000余家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化工企业,之前无锡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这些企业。
当时无锡的GDP总量为3858亿,高于南京的3275亿,随之而来的就是GDP增速连年下滑,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年在江苏省内垫底。
无锡在2007年从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转型,并且在区域金融方面,强调对绿色产业支持。提倡绿色金融,重点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为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领域,
无锡在高新区规划建设零碳科技产业园,设立零碳基金,其中中金协鑫碳中和基金总规模达到100亿元。
但转型期是痛苦的,位于无锡的企业渐渐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在别的城市都在努力做加法的同时,无锡却在默默地做着减法。不久之后,无锡的经济发展明显掉队,南京在2014年以8820.75亿元的GDP总量反超无锡,那一年无锡仅同比增加135亿元,GDP总量为8205亿元。
但无锡并没有就此放弃重回强市的信心。为促进绿色发展所带来的高质量发展,当地政府响应中央多部委的政策,大力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尤其在绿色金融领域,银行机构采取环保贷、绿色债券信息、绿色担保奖补等措施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从无锡市金融监督局提供的数据来看,自2018年10月底启动“环保贷”申报以来,无锡已通过入库项目37个,环保贷授信额度为7.595亿,环保项目总投资为38.48亿元。
以新吴区江苏电科环保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为半导体企业处置危险废物的高科技环保企业。近日由于企业急需一笔资金支付设备的尾款,恒丰银行无锡分行在短短10天内就为该公司投放了1500万元的项目贷款,助力企业12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顺利完成。目前,仍有7家企业排队等待贷款审核。
无锡的企业一直在积极争取绿色产业企业上市的奖励。去年,共有7家企业在上市流程中获得了260万元的奖励,其中5家企业预计在今年拿到上市奖励840万元。另外,无锡去年共获得省级绿色金融奖补资金764.48万元,高居江苏省第二。
扶持绿色产业的同时,无锡政府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公开表态太湖湾要努力争取创建国家级新区,推进太湖湾科创带规划建设。
太湖湾科创带是目前无锡举全市之力打造的重点项目,太湖湾科创城的建设也是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所确立的头号目标。根据调查显示,科创城每年都在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的数量。全区目前拥有224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从2021年到2023年,科创城将会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1家。
重获新生的无锡:科技贡献率连续8年江苏居首
据无锡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5.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7%,比上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这些,是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力量之外,地方政府等各部门的联动,更是形成一股区域发展更强的推动力。
转型成功后的无锡不仅环境有所改善,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势头也是非常的迅猛。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了关于2020年全省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的进展情况。其中,无锡在科技进步贡献率方面达到了66.7%,这是自2013年起连续8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同时在生物医药、半导体、物联网等产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经济层面,无锡同样表现出色。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后,无锡人均GDP以16.58万登顶全国第一,超越北上广深等一众强市。另外,在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无锡也是近年来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榜单的前十。
太湖是长三角的核心所在,太湖湾对于构建环太湖都市圈而言至关重要。一旦发布有关太湖湾的政策,受益最大的城市必定是无锡。
(作者:金沙,实习生韦毓鼎 编辑:周鹏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