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亿港元市值之下,从饱受质疑到众人称赞,京东物流经历了什么

星球财经社2021-05-28 22:57

“为用户体验烧钱,我觉得值得。”

2016年,当京东物流深陷亏损的网络传闻时,刘强东曾做出这样的回应。

确实,“烧钱”是京东物流一直顶在头上甩也甩不掉的一块乌云,甚至还是整个互联网商业环境中一团褪不掉的瘴气。谈起“烧钱”而字,人们便会想到骑不起的共享单车,租不起的充电宝和一只飞奔的“极兔”......

人们之所以看不起“烧钱”,是因为这近乎是一种最为粗放直接的策略,见效明显,但也确实没有太大技术含量。通俗点讲,有点“不讲武德”。

但刘强东在京东物流烧的钱确实有目的、有计划地“烧钱”,并用十四年的时间烧出了京东集团之下又一个IPO。

5月28日上午,京东物流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发售价为40.36元,当日开盘走高,报46.05港元,市值一度达到2800亿港元。目前,截止当日收盘报41.7港元,总市值约2500亿港元。

这份成绩单可以说足够漂亮,也算是对得起十四年经历的风雨。回看京东物流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种种争议与嘲讽。

2007年,京东开始在内部成立物流部门,建立初期便遭到“内外夹击”。

内有高管和投资人的质疑,外有老对头马云发出嘲讽,认为物流行业的重资产属性终究会拖垮京东。就连最初看好京东物流的高瓴资本都曾被嘲笑“人傻钱多”。

尽管如此,2007年8月,京东开始组建起自己的配送队伍,在北京市内进行小范围试验。2009年,在京东收获新一轮战略融资之后,开始决定自建仓库。

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就这样逐渐拉开了序幕,向供应链倾斜的特点也开始逐渐显露。

但物流行业自身高投入、重资产、盈利周期长的属性,确实也让京东物流的日子不太好过——创立十四年,几乎年年都在亏损。

持续的亏损来源于持续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

在招股书中,京东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提供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上门安装和售后等增值服务。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京东物流存在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2016年一次内部演讲中,刘强东曾指出,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高得离谱。从数据上看,2014年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17.8%,而同一时期,欧盟这一数字为7%-8%,日本为5%-6%。

超其他国家或地区2-3倍之高的物流成本的另一面,则是意味着相同的投入之下,我国物流行业的交易效率和其他国家已经出现差距。

因此,刘强东开始在物流搬运次数上动脑筋。

传统的加盟制快递企业更多将注意力倾注在复杂而完备的快递网络建设上。以通达系快递企业为例,物品从商家到客户手中需要辗转5个步骤——揽件、中转、干线运输、中转、末端配送。

这便使得物流效率大打折扣,即使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达系快件大多需要3-4天的运送时间才能到达,途中过多的中转次数还容易导致丢件、漏件的现象存在。

而京东物流则另辟蹊径,从仓库到运输网络再到配送员,都被京东物流揽在自己手中。

通过平台大数据算法,京东物流现将商家储存于大仓库中,用户下单后,系统将会依据用户所处的具体的地理位置,就近调货,直接到达末端配送环节。

这样一来,传统的5次搬运直接被降到两次,京东物流的运输效率被大大提高。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网络处理的订单中,有90%可达成在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

不仅如此,对于京东物流所能够提供的高效、高质的物流服务,广大用户也十分买单。在2020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和快递服务满意度排行榜中,京东物流获得80.6分的成绩,以0.4分的微弱优势居于顺丰快递之上。

除了自身业务体系逐渐成熟之外,京东物流也逐渐开始谋求对外发展。

2017年,为化解物流业务亏损危机,京东物流开始独立于京东集团,正式对外开放,由此解决了京东外部订单量过少的问题。

数据显示,从2018年-2020年,京东物流来自京东集团及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开始下降,而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则从29.1%上升至46.1%。

To B业务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提高。2020年,京东物流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达75.8%,为涵盖快销、服饰、家电、3C等多个领域、超过19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过5万家,包括雀巢、斯凯奇等企业。

可以看到的是,京东物流不再受此前京东商城偏重于3C、家电等领域所带来的的限制,开始向更多品类伸手。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给予京东物流更多的信任。

随之而来的便是扭亏为盈。2020年,京东物流实现盈利超17亿元,这是成立14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如今,京东物流已经逐渐开始在成为京东集团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直到今天京东物流成功在港敲钟上市。可以说,京东在物流上的钱,没有白烧。

对于此次上市,京东物流表示,募集资金将继续重点布局一体化供应链,包括升级和扩展六大物流网络,同时加大相关技术的投入,继续在增效降本、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做出努力。

如此看来,“烧钱”并没有成为京东物流的死穴,京东物流也并没有成为压垮京东的稻草。

从起初的质疑和嘲讽,到如今众人点头称赞,京东物流这14年的发展历程,或许给如今在互联网缔造的新商业生态中浮浮沉沉的大小玩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烧钱”不是原罪,盲目砸钱换取流量才是,把钱烧的“恰到好处”反倒可能收获惊喜。

当然,如今的一片叫好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京东物流能够走上一片坦途。

随着当前电商、直播带货等行业的发展,物流作为参与在这些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已经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

尽管京东物流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同于顺丰、通达系等传统快递企业,但就我国物流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在未来短期内,京东物流依然要与这些企业抢蛋糕。

因此,京东物流所提供的这一新模式,未来究竟能走多远,走多久,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

(作者:星球财经社 )

星球财经社

自媒体

星球财经,为你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