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贫困和扶贫的元问题

人文邢成举 2021-05-29 05:00

文 / 邢成举

《贫困的终结》一书,如果从书名上看,你可能会觉得此书似乎应该是讨论贫困如何终结的,又是在何种意义上终结的,但作者的思路和研究框架似乎早就超越了寻常的逻辑,也由此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贫困和扶贫的更多全新认知。

于我而言,此书最大的亮点或者说是价值在于,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贫困认识的话语与理论中,为我们解答了贫困的元问题以及扶贫的元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扶贫价值与意义的再认识。当然,本书呈现了十分复杂的学术命题,这些学术命题融合了理论思考与实践对话,故此,很难用简单的文字对本书进行“素描”,或者说“素描”本身就会让我们缺失针对书中大量充满启发性、延展性和关联性议题的思考与讨论。因此,这里的文字仅仅是一种索引性表达,对本书诸多议题的一种开篇性学习体会。

什么是贫困的元问题?书中给出的解释是基于个体自然差异以及政策制度差异基础上的状况分化。这就意味着,导致贫困的出现自然是与个体自身的诸多特质和禀赋相关的,但后生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及其持续运行则在更大程度上强化了个体差异甚至是群体差异所带来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如果不加外部干预是绝难以获得自我调整和平衡的。如果说个体间的分化与差异是一种正常状态的话,那么分化与差异一定要以社会秩序的健康有序为限,同时分化也不应该是对不平等的强化,反而应该是对人为强化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修正。贫困的元问题与扶贫的元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贫困源于个体差异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制度,那么扶贫则体现的是一种关注弱者、实现社会共生与融洽发展的政治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扶贫展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于人的价值的重视,而人的价值并非仅是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或是劳动力价值,更主要的是其作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尊严。扶贫的元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有必要对个体生存发展利益最大化的本能,以及社会中强者关注弱者帮助弱者的本能进行均衡。如果过于推崇强者通吃的逻辑,我们将会回到丛林法则式的社会。因此,扶贫工作也体现了执政者对于社会为何物的基本哲学判断。

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从中国扶贫实践,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看,中国政府所开展的举世瞩目的扶贫工作,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巨量贫困人口的脱贫,还在于脱贫攻坚工作背后所呈现出的以人为本的治理哲学的胜利。当很多国家还在为是否需要搞扶贫工作而讨论,当很多国家还在为纳税人是否同意花费税收资金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中国已经形成了超越职业、行业、区域并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大扶贫格局。中国扶贫工作充分展现了社会价值、社会关怀与社会哲学思维。扶贫本身的正义性和价值性并不是关于扶贫必要性争论的本质,而是关注扶贫工作是否能够带来结果的正义和公平,是否可以避免负外部性的出现。在中国扶贫实践中,广大扶贫干部帮扶贫困人口,能够帮助到贫困人口和扶贫人自己,这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

扶贫工作需要聚焦贫困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社会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愿意过贫困生活的,从本能上讲,任何人都期待过上更加舒适、更加理想的生活,但为什么一些人尽管很努力,依然无法冲破并跨越贫困陷阱呢?从理论上看,现代社会强化了贫困个体和群体的弱势条件,当公共品供给与公共服务无法实现均衡化时,贫困者的弱质条件会对其生存与发展产生较大的限制与约束,从而使得其摆脱贫困境况的难度增加。扶贫是要帮助贫困者破除其依托自身力量进行发展的基本障碍,这个过程仍然是一种公共服务。如果说扶贫的目标是致富,那么扶贫从一开始就创造了扶贫人与贫困人口双方,在假设与现实之间的短期难以衔接的困境。因此,扶贫的主要诉求应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但收入更主要的是一个市场机制的问题,政府主导的扶贫可以破除市场机制中的不公与障碍,但同时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扶贫,不能仅仅聚焦经济环节,还要破除贫困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在系统的意义上重塑贫困人口的社会结构处境、社会互动关系和社会地位。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邢成举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