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公司辞退,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顺利拿到经济赔偿呢?

招商银行App2021-05-30 14:49

最近,一场“如何低成本做好员工辞退管理”的知识分享会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各路小伙伴都表示太不厚道,五月的大太阳下心却凉凉的。

突遭公司辞退,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顺利拿到经济赔偿呢?

说实话,作为员工,在遭遇辞退时,自然是不想随便就被打发了。但是如果已经注定被辞退,对大家来说最实在的就是能握到手里的补偿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被辞退有可能拿到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里的基本工资就只对应“底薪”吗?如果公司在经济补偿上耍花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是什么吧。

什么时候适合召唤经济补偿?

从新闻中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XXX公司启动裁员计划,通常情况下,这些公司是出现了经营困难或者需要进行业务架构的重大调整。若公司需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这种属于《劳动合同法》里所说的“经济性裁员”。

遇到经济性裁员,上班族不用单纯自认倒霉,根据《劳动合同法》,被辞退的员工是可以申请经济赔偿的。

这主要是因为,相比跳槽时,大家大多能提前主动安排好规划,辞退的出现往往猝不及防。上班族可能因突如其来的失业而陷入经济困难,一定的经济补偿则能助其度过难关。

不过,如果是因上班族的主观过错而被辞退,如不守职业道德、消极怠工、满世界忽悠,违反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些原则,被辞退是很难获得经济补偿的。

以上主要说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本地正式员工,派遣和异地工作员工在经济补偿问题上,恐怕要多一些波折。

首先,我们来看派遣。派遣员工的经济补偿该找谁讨,目前参考律师意见,应当按“有约定按约定履行,没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原因,以及派遣方和用工方的过错情况”的原则来确定。所以,如果有提前约定的话,直接按约定就完事了。没约定的情况下,用工方也应承担经济补偿;若用工方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那么派遣公司就得担起连带责任。

其次,签合同的公司注册在甲地,员工在乙地工作的情况,会更复杂些,因为不同地方的赔偿标准也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拿钱多少。算经济补偿的时候,先按乙地,即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来。但是,如果甲地各项标准比乙地高,且两边都约好了按甲地的标准来,员工可以要求按甲地的规矩来。

突遭公司辞退,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顺利拿到经济赔偿呢?

经济补偿的账,该怎么理?

确定可以申请经济补偿后,下一步小伙伴们估计就是掏出计算器,算一算能得多少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通用公式:

经济补偿=工作年限x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

其中,工作年限的计算,应该从劳动者开始干活,即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算起。如果没及时签合同,小伙伴们也不用慌,不影响工作年限。还有一种情况是,单位没换,但是合同加起来签了好几份,也还是从开始干活那天起算。

通常来说,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等于员工本人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到一年的,按一年算,不满6个月,则按半个月工资来算。

就月工资来说,并不是说你可以按最高那个月来算,或者单位尽着最低那个月来扣。而是按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这时候,关于“工资”,很多小伙伴又有疑问了,我的薪水分好几块,有基本工资、全勤奖、饭补等,这种该怎么算呢。不要急,有关法律也考虑到了,奖金、津贴和补贴,算补偿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此外,有的上班族月工资比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还高。这种情况下,单位得按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来付,而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能超过12年。

突遭公司辞退,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顺利拿到经济赔偿呢?

争权益,别忘留证据!

我国《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上班族的权益,有的上班族对依法该如何赔偿也倒背如流,但回到现实,往往架不住前面提到的那种公司想要死死压住裁员的成本,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一旦出现例如强制加班、绩效考核“加码”、莫名调岗、精神冷暴力这种争议苗头,劳动者就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了。对涉及工资、加班、打卡等的聊天记录、邮件等,要记得及时保存、留作证据。

第二步,证据在手,一旦有问题,就可以找工会,或者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行。

但是,维权路上的拦路虎并不止这一条,虎山虎海里,劳动者再仔细看看,能不能发现公司关于经济补偿的“提前约定”。遇到了,咱也不用怕,只是“纸老虎”罢了,公司还是得按实际工资数额和工作年限来算,该给的经济补偿依旧得补上。

这时候,有的公司可能使出了最后一板斧——“拖”字诀,也不是不给经济补偿,但是要再过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才肯到位。这种做法属于错误典范,正与《劳动合同法》相悖。在办结工作交接时,公司就该支付经济补偿了。遇到这种情况的小伙伴,去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找监察员执法吧。

毕竟,无论晴天雨天,法律都会与大家常在。

(作者:招商银行App )

招商银行App

官方账号

任意银行卡,一个财富生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