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现场|构建山地旅游新标准 打造旅游命运共同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文静 重庆
2021-06-01 14:54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的20%,疫情前总产值在1000亿元至1400亿元,且逐年增长。

如何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来参与全球整个治理体系的改革,旅游业在百年大变局的形势下如何促进各国文化文明的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山地旅游又如何承载山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

5月29日,在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遗产名山(金佛山)峰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表示,要构建山地旅游的新标准,创新发展,打造稳定繁荣的旅游命运共同体。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    摄影: 杜武林

因疫情未能现场出席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在视频中表示,面对新冠肺炎和对国际旅游业的严重打击,全世界包括中国面临的挑战都很严峻。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分析,全球旅游业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预计第二季度国际旅游入境人数比2019年下降85%。这一下降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爆发而采取的旅行限制导致。

 “因此,全球旅游业在2021年的夏天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就是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坚韧、更可持续的后疫情时代。”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说,必须共同努力恢复旅游业的信心。

旅游业四大变化

何亚非在《新时代旅游治理和山地旅游振兴》的演讲中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下,世界的旅游业和旅游领域的全球治理出现了四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需求侧。旅游者现在所追求的不再是观光旅游或其他旧形式的旅游,而是旅游+康养,旅游+度假、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历史体验,这是大旅游的精细化要求,小众化、个性定制的要求越来越普遍。

二是供给侧。由于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物联网改变了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多过去认为不可能、不现实,现在成为可能,成为现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融合迫在眉睫。

重庆南川区今年春节开业的东街项目创下7天30多万人次的记录 文静摄

三是中国的旅游业形成双循环势在必行,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增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旅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四是绿色发展生态友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样也是全球旅游发展,旅游治理体系重新构建的基本条件。

“在这样的趋势变化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特别是山地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追求健康、低密度、自然、康养等要素与旅游的紧密结合。”何亚非说,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的20%,疫情前总产值在1000亿元至1400亿元,且逐年增长。

构建新标准完善产业链

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更好的发展山地旅游?

何亚非提出,要构建山地旅游的新标准,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服务标准体系、安全标准体系、环境标准体系、生态保护标准体系等。“山地旅游在+体育上最近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没有认证的标准导致。”他说,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和长远发展,比如老龄化。山地旅游的标准制定要考虑把游客的医疗、保险等配套进去,同时融合各国的旅游发展战略,在中国,乡村振兴是发展战略。

对此,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也认为,旅游业是大变局中转型的一部分,制定新的规则和标准势在必行。由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山区旅游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必须考虑通过完善的山地医疗和保险措施,让民众在卸下现有生活的紧张、压力和疲劳至于,减少后顾之忧。

何亚非还提出,要完善提升山地旅游的供应链、产业链,扶持山地旅游企业融合发展。他说,山地旅游不仅有经营5A级景区、五星级宾馆的大企业参与,还有中小企业、家庭的参与和个体的旅游从业人员,他们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打击最大。“我们需要加强山地旅游的专业化,上下游和横向的互联互通。星星点点的民宿和富有文化特色、小型个性化的山地旅游项目和大项目可以并存。”他说。

在延长产业链上,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指出应该适当开发经济项目,从中国西部到中亚偏远地区修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实施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项目是取代与世隔绝与缓慢发展的最佳选择。”他说,联盟将努力更好的牵线并利用投资来支持跨境旅游项目,如智能接待,当地食物生产和保护区的废物管理等。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在贵阳,作为在国内设立的三大旅游国际组织之一,该联盟以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为宗旨。在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还代表联盟发出倡议:利用世界名山资源,发展可持续山地旅游;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丰富山地旅游业态、活化遗产资源;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山地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开展山地旅游与名山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共生共济。

 (摄影、视频拍摄:杜武林)

(作者:文静 编辑:李清宇,剪辑,王英旭)

文静

产经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长期跟踪西部优势产业,如白酒,水电、有色、化工、烟草等。从2004年起聚焦酒行业,同时涉足文化和旅游。致力于中国酒业走向世界,探索酒旅融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