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谈论高考时,我们也应对普通考生命运予以更多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永杰
2021-06-08 05:00

陈永杰(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

每年的六七月,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与录取通知的下达,中国社会对高考相关新闻的讨论可谓铺天盖地。但一直以来,当中的许多话题都是关于状元、名校和热门专业的,深入探讨与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普通问题的声音仍然相对微弱:例如普通考生、普通高校、普通专业。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每年约一千万的考生中,只有约16万人考入“985”高校,能进这些学校热门专业的则只有两三万人。但对于大量考进二、三本高校或者大专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看高考新闻时,能否同样容易地找到与他们有关的信息呢?在当下,应想一想,我们是否可以关心多一些普通学生的命运?

首先,这当然因为普通人是多数,而他们非常需要信息。在1999年大学扩招前,上高中和大学的竞争都异常激烈,可供选择的专业很少。当下的情况截然不同,只要把眼光从只与少数人相关的名校热门专业身上移开,我们会发现,现在考大学其实容易得多,总的学位数已经接近总的考生人数。另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专业很多,全中国共有12大学科门类,里面有500个专业。本科生阶段的基础学科门类齐全,更重要的是同一个专业往往在不同级别的学校都有。

然而,与这种发展和变化相比,我们的高三毕业生对不同专业究竟学什么,其实不会比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知道得更多。比如喜欢读外国文学的,仍可能报了某个语种的翻译专业;被家长怂恿去考工商管理的,可能会填了旁边的公共管理。诚然大学能设置出来的专业都各有前途,只是,这些学生心中关于专业的疑惑也需要及时解答。与盯着升学率的高中老师相比,媒体正是学生们可以找寻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如果翻开报纸讲的都是北大清华,打开电视报道的都是状元们的备考攻略,那么媒体信息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就变成远离生活的阳春白雪了。

其次,释放心灵需要展开信息。近年来,中国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专业“扎堆”现象,这其中当然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因素,但也与我们部分年轻人没有展开自己的志趣有关。这种“扎堆”可能正是从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开始的。经济回报好的热门专业往往更容易获得舆论关注,一些“准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压抑了自己对兴趣爱好的追求,扎堆选专业。几年的专业学习,难免会带来路径依赖,于是一部分考生扎堆选专业的结果,就是以后继续扎堆就业,可能导致有的年轻人一辈子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我们要想一想,这会否是当下很多行业显得“卷”的一个重要成因?

因此,社会需要释放年轻人的心灵,让他们更多地跟着志趣来选专业。诚然,这件事更大的责任在中学教育,但教育部门、媒体、企业、专家学者提供的信息空间也扮演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如果各方在传播相关信息时愿意少考虑一点“博眼球”,多想一点未来的责任,这个选择应该不难:如能试着告诉年轻人,依着兴趣爱好把心思展开其实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必非得按照部分家长和学校所偏好的,冲着行业回报或升学率等功利目的来填报专业。这当中的重要性在于:下一代人的社会会因此更“舒”,而不是更“卷”。

最后,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贫困大学生的升学情况牵动着社会各方的心。但是我们如果在新闻网站上搜索相关报道,会发现得到更多关注的往往是考进了名校的贫困生。矛盾之处在于,在现实之中,往往是名校更容易拿到慷慨的社会捐赠,帮扶贫困生的难度相对较低。反而是很多不知名的普通学校,不但贫困生数量更多,而且在获得社会捐赠方面或许也更有难度,他们更需要雪中送炭。

这里值得问的是社会各方在这里应该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政府、媒体、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引领社会关注大多数在普通学校读书的普通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媒体在社会议题的形成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社会议题能形成,未来才有机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助学制度,让制度资源更有针对性地落到更需要它们的群体身上。

今年的高考即将结束,9月的大学校门正在徐徐打开,但愿今年的夏花可以笑得更加灿烂。

(作者:陈永杰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