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现千亿新能源巨无霸:三峡能源200亿募资为何押注海上风电?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曹恩惠 上海报道
2021-06-10 18:05

2021年是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拼命干。

5月29日的央视《对话》栏目上,三峡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武斌与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中交三航局总经理季振祥等嘉宾坐到了一起。他们对话的主题是《海上新三峡》。

这场对话中有一个问题,是“海上风电怎样实现价格亲民”?王武斌在回答中坦言,2021年是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拼命干,各种资源都紧张。

“拼命干”的自然也包括三峡能源。在明确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后,三峡能源在资本的加持下,重金押注海上风电。

6月10日,王武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市锣。上市首日,三峡能源股价顶格上涨44.15%,报收3.82元/股,市值超过千亿元。

令外界关注的还有其创下A股电力行业史上最大融资规模之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2日新股认缴工作结束后,三峡能源募资金额定格在226.6亿元。尽管略低于此前250亿元的预期,但无碍这家新能源巨无霸创造历史。

根据计划,三峡能源拟将部分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尽数投入7个海上风电项目中。

一场海上风电争霸战,已然来袭。

“风光”巨头的AB面

三峡能源的历史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2015年,公司改制为有限公司;2018年,增资扩股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从1980年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到今天的新能源运营巨头,三峡能源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扩张凶猛的投资史。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能源的主营业务为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截至2021年4月,该公司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600万千瓦,资产规模超过1500亿元。具体到装机结构,三峡能源风电装机量为880万千瓦,光伏装机量约700万千瓦,中小水电装机量约22万千瓦。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主要依靠对风电、光伏项目的投资、开发、运营。

过半装机占比的风电装机量,成为三峡能源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在该公司近88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量中,陆上风电装机规模约75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量约130万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背靠三峡集团,三峡能源未来新能源装机增量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今年1月份,雷鸣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三峡集团提出的目标是新能源装机实现7000万至8000万千瓦的水平。这一目标,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翻四至五倍。作为三峡集团下属新能源业务的主要实施平台,这一目标同样意味着,三峡能源未来五年的新能源装机量有望大幅增长。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三峡能源通过加大资本开支力度,迅速奠定了其在国内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地位。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重大资本性支出分别为68.91亿元、106.21亿元、142.75亿元,稳步上升。三峡能源表示,前述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公司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和光伏项目的投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间,该公司并未减缓投资力度。

根据招股书,2020年前三季度,三峡能源的资本开支高达161.51亿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

从资产规模上看,三峡能源近两年来的确“突飞猛进”。

2019年,该公司总资产刚刚突破1000亿元。而仅在去年,其总资产就猛增425.76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资产规模大幅上升之时,三峡能源净资产并没有实现同等增幅。

2019年、2020年,该公司总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7.59%、42.55%。同期,该公司净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43%、11.37%。析其原因,与三峡能源近两年大规模投资风电、光伏项目,且项目收益暂未进入释放期相关。

该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三峡能源在建工程规模为312.30亿元,仅一年时间便增长1.84倍。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下降至306.99亿元,预示着部分项目正在阶段性完工。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持续的投入,也进一步增厚了三峡能源的业绩。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2亿元,同比增长4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5亿元,同比增长51.41%。64.51%的销售毛利率,也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应收账款激增,也成为这家“风光”巨头不可忽视的经营风险。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三峡能源应收账款约为139.22亿元,同比增长25.33%,并且占同期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2.65%。

根据招股说明书,三峡新能源目前的应收账款主要构成为新能源补贴款组合款。

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的担忧,影响着不同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相较于包容度较高的A股市场,港股投资者对此问题持谨慎态度,成为港股新能源公司估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补贴未及时到位,成为目前制约港股新能源公司估值的主要因素。但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导致港股新能源公司陷入低估值和再融资难的恶性循环。”一位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对于补贴,三峡能源在招股书中也提示风险,“若可再生能源补贴款的发放情况持续无法得到改善,将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进而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欲做海上风电霸主

最让外界议论不止的是,三峡能源将其200多亿的募资,除了补充必要的流动资金外,尽数投入旗下海上风电项目。

在该公司累计装机量中,海上风电装机量占比仅8%,与47%的陆上风电装机量占比相比,差距较大。那么,三峡能源坚持扩大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力度呢?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下,国家能源局明确到2021年底,国内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占比要提升至约11%。到2030年,国内风电光伏总装机量欲超过12亿千瓦。2020年10月份,国内风电企业联合发布《风电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碳中和的目标和《风电北京宣言》,为风电市场的开发打开了增量空间。但过去几年,由于陆上风电项目开发一度出现激进式节奏,由此造成弃风现象严重、土地资源减少,陆上风电的增量天花板越来越近。

与陆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虽然起步晚,但凭借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发电功率大等特点,海上风电行业正在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财通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目前海上风电经济优势开始凸显,有望接力陆上风电,成为风电发展新引擎。

需注意的是,补贴政策的变动,也让海上风电进入到“抢装年”的倒计时。2020年1月份,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表明,从2014年开始享受“国补”的海上风电将在今年结束国家补贴的红利。

补贴退坡之下,海上风电成为国内各大风电企业的竞逐之地。随着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的结束,海上风电已经是各大风电整机厂家的重心。根据统计,上海电气、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风电整机厂家合计在手海上风电订单超10GW,且大部分都将在今年集中交付。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尽管海上风电技术日益成熟,但与陆上风电相比,其经济性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海上风电降本的措施主要包括风机大型化、控制后端运维成本等。然而,面对并网时限,本就成本偏高的海上风电今年还需面临资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降本进程受到了影响。

王武斌在《对话》栏目中认为,今年海上风电降本的效果不好,“但是,我们非常坚信,经过这一轮海上风电的大发展之后,各个产业链上的条件会更加成熟。初步测算,(海上风电)平价是一个不会太久的事情。”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能源风电项目储备资源丰富。截至今年4月份,该公司累计获取项目资源超过3000万千瓦。其中,比较惹人关注的是其广东阳江1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该项目规划五期,共布置269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三峡能源此次IPO募资所投的两个项目“阳西沙扒300MW海上风电项目”和“阳西沙扒二期400MW海上风电项目”便是该海上风电基地的组成部分。投资计划显示,这两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30亿元。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