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罗熹:实体经济越是分化,越是呼唤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最保险李致鸿 2021-06-11 14:07

6月11日,在“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五”上,中国人保董事长罗熹发表主题演讲时,谈及保险服务科技创新的探索。

罗熹认为,全球大变局下,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那么金融服务就是点燃科创企业发展的“助燃剂”。这其中,保险在激励科创企业试错、撬动科创信贷投放、拓宽科创多元融资渠道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金融服务是点燃科创企业发展的“助燃剂”

具体而言,一是发挥科创信心“助推器”作用,让企业“敢创新”。对失败的容忍是激励创新的必要条件。从宏观视角看,让真正的创新者在跌倒后能够重新“站起来”,恐怕比融资支持更关键。保险天然就是“雪中送炭”行业,可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散科创企业在创新全链条面临的各类风险。

比如,在研发环节,针对民营小微科创企业普遍担心研发投入“打水漂”的痛点,推出“揭榜险”,保障企业在特定原因导致研发失败后可获得研发投入成本补偿。其中,苏州市政府采取统保的方式,为当地4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提供4600万元的科技研发费用风险保障。

比如,在商用环节,针对“用户不敢用”的创新转化痛点,在政府支持下创新推出“三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保险,将因潜在质量缺陷导致的经济赔偿转嫁给保险,化解生产方和使用方的经济风险,用市场化方式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能力。其中,中国人保2015-2020年承保国家级首台(套)项目1320个。

二是发挥科创信贷“放大器”作用,让银行“敢放贷”。国家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但银行是风险厌恶型机构,基层经营单位往往要求担保、反担保,结果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看得见难吃到”。保险在这其中可以做什么?我们的探索是,通过保证保险及其风险控制,为缺乏合格抵押担保物的创新企业,直接将知识产权等“技术流”转化为“资金流”。比如,与政府合作在四川德阳探索创新“银行贷款+保险保证+财政风险补偿”的专利质押融资模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目前我们已将知识产权保险解决方案提升到战略层面,拟通过战略项目落地方式,加快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险质押融资支持力度。

三是发挥科创发展“造血器”作用,让企业“多融资”。从全球看,风险基金和私募股权是科创企业最匹配的融资渠道。而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来源稳定的特点,是重要出资方。这方面,我们也有探索。比如,在苏州,发起设立“投融保”一体的人保苏州科技保险投资基金,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股权、债权和科技保险等在内的综合化金融服务。目前,已扶持企业109 家,其中“新三板”上市企业13 家,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70 家。再如,在上海,发起设立人保上海科创基金,重点投资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已认缴到位29亿元。后续,我们还将在广东、湖北武汉、浙江宁波等地进行复制推广优化。

促进增加市场信任度和交易机会

在圆桌讨论环节,进一步针对科创企业,特别是具有战略发展前景的科创企业,比如,芯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产业等,金融创新的制约和机会,罗熹表示,实体经济、产业和科创企业的痛点。芯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这几个产业,我在华润的时候,都直接参与推动过。结合此前做银行、现在做保险的跨业经验,我以为:

芯片产业的最大特点是资产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需要兼顾市场性和战略性,也就是说投资者既要看到其潜在的投资回报,又要容忍其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没有回报的持续巨额投入。所以,金融服务芯片产业需要政府与市场结合,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撬动放大金融资本投入。比如,财政部牵头推动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两期规模达到3200亿元(一期1200亿元,二期2000亿元),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我们人保在这其中也是积极参与(一期41亿元,占比3.4%)。

医药产业方面,有资金和人才短板问题,但更关键的恐怕是构建让创新药能挣到钱的机制。做到这一点,资金和人才自然水到渠成。这也是美国的经验。为什么全球70%-80%的新药来自美国?因为美国市场商业健康保险发达,对创新药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强,能够支撑巨额的新药研发开支和成本。所以,我国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还有赖于支付体系的创新,要通过商业健康保险而非国家医保,让大家有意愿有能力购买新药。比如,我在太平的时候推动开发的全球特药医疗险,研发初衷就是让中国老百姓买得到、用得起全球特新药。现在到人保后,我们提出的“六大战略服务”有一条叫做“服务健康养老”,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希望开发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应用、前沿医疗技术等医保目录外保障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连接保险保单与医疗账单,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支付能力。

绿色低碳产业的痛点是“增绿”“减碳”的可信度。比如,光伏发电组件能否在运营期内确保质量和功率?比如,绿色建筑能否实现“绿色”从纸面设计到实际运行?这些,是产业投资人的“盈利”痛点,是终端用户能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担忧,也是保险创新的机会点。这方面,中国人保将加大风能、太阳能等领域质量保证险拓展力度,创新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和“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等,促进增加市场信任度和交易机会。

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是整体前进中的“分化”

对于宏观经济,罗熹表示,如果说去年疫情“黑天鹅”冲击下,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全面下行中展现出的是强大“韧性”。目前,踏入恢复轨道的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是整体前进中的“分化”,喜中有忧。

一方面,是生产与消费分化。由于我国疫情控制较好,而其他国家受困于疫情,我国“世界工厂”作用比常态运行下发挥更充分,生产和出口恢复较快(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两年平均6.8%,出口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4.7%)。但消费的恢复相对缓慢,从前4月数据看,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4.2%)要显著低于2019年(8%)。我还注意到旅游消费的一组数据,“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8%,但旅游消费收入较2019年同期还低了4%。这些宏观、中观的数据显示,尽管疫情本身对消费影响已经不大了,但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伤害”影响仍然持续至今,群众的消费意愿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消费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随着海外供应链的逐步恢复,我国产品出口替补效应的下降,要防范消费恢复乏力对国内经济恢复韧性的制约。

另一方面,是大小企业分化。如果大家持续跟踪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就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大企业的景气程度要明显好于中小企业,且小企业PMI一直在50左右的荣枯线附近徘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调查也显示,一季度我国小微经营者的营收恢复比例只有2019年同期的44%。中小微企业是经济中坚,特别是对就业有系统重要性影响,恢复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实体经济越是分化,越是呼唤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作为保险工作者,我们将致力于从供给侧为群众开发创新更多群众买得起、买得到的普惠保险产品,比如惠民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努力解决群众对“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救”的担忧,助力降低社会储蓄倾向、增加消费意愿;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保险金融产品,在提供传统的承保、理赔服务的同时,加强减损、赋能,提高小微企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支持,加快走出疫情阴霾影响。

(作者:李致鸿 编辑:曾芳)

李致鸿

资深记者

专注金融保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