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全球竞赛,非洲被谁遗忘了?

海国图智研究院2021-06-13 19:59

本文作者:张昭璞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摘要

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非洲国家在各国对疫苗资源的争夺竞赛中渐落下风。是何种原因导致了非洲的疫苗困境,它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问题的答案关系着非洲从疫情中的恢复,更关系着全球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一、疫苗接种竞赛中落后的非洲

2021年,新冠疫情仍受到来自全世界的瞩目,但疫情中的焦点话题却逐渐从各国的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转变成了疫苗接种率。由于国内疫情控制情况直接关系着国内宏观经济的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价格和跨国人员流动等重要问题,并决定着各国在后疫情时代复苏赛中的比赛进程,疫苗接种便成为了各国政府的关切核心。

从2020年12月开始,全球多地开始启动疫苗接种。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开始了疫苗接种,全球接种总量已逼近8亿剂。然而,疫苗的接种从各个指标上来看均呈现出了分配失衡的状况。

在总接种剂量和总接种速度上,中美印大幅领先全球。截至2021年4月11日,美国的总疫苗接种量达到了1.8705亿,而中国和印度则分别有着1.6734亿和1.0453亿的总疫苗接种量。同时,中国的每日总接种剂量数达到了391万、印度和美国的该数据则分别为363万和314万。然而,非洲国家的平均疫苗接种量低于30万剂,其每日总接种量低于3万。不论是从总剂量又或者当前的接种速度而言,非洲的进度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1:截至4月11日的全球各国总疫苗剂量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图2:截至4月11日的全球各国每日接种疫苗剂量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同时,从疫苗覆盖率上来看,中东国家一骑绝尘,欧美国家则紧随其后。截至2021年4月11日,以色列的疫苗覆盖率已达118.5剂/百人,阿联酋则达91.5剂/百人。而每百人剂量低于0.2剂以及相关数据缺乏的大多国家都处于非洲。

图3:截至4月11日的全球人均疫苗覆盖率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因此,在全球的新冠疫苗竞赛中,各地区的疫苗接种进度存在着明显的失衡。根据估算,占世界人口总数18%的高收入国家已经订购了46亿剂疫苗,占已成交疫苗订单的60%。同时,在迄今为止已完成注射的7.8亿剂疫苗中,接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民的不足其人口的1%。而这种失衡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乃至逆转,根据经济学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预测,美国及西欧的富裕国家可在2021年后半年完成对于其大部分公民的疫苗接种;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则要等到2022年后半年才可实现这一目标。对于非洲的贫穷国家而言,直到2023年它们才可达到有效的疫苗覆盖率。由上述数据可知,非洲这一拥有12亿人口的大陆正处于疫苗竞赛队列的末端,而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由于国际社会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不平等分配,世界正处于一场“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

图4:何时才能够达到广泛的疫苗覆盖率

图片来源: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二、非洲在疫苗竞赛中落后的原因

造成这种疫苗分配不均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疫苗的供给相对于其需求量来说仍然偏少。一方面,疫苗专利等问题妨碍着疫苗工厂在世界各地的建立,疫苗的生产和分配速度从客观上决定着资源的有限性,并限制了未来几年内的疫苗供给。由于较为富裕且甚至在疫苗被于临床试验中宣布为安全有效之前就与制药公司达成协议,(在主要疫苗商宣布于2021年生产的125亿剂疫苗中,高收入国家已订购了超64亿剂),欧美国家的疫苗订购量相对充足,乃至超过了为其全部国民接种所需的疫苗数量。以加拿大为例,其疫苗订单已经能够覆盖全国人口的5倍。而英澳美欧等地区的订单覆盖率也高达200%及以上。然而,在非洲,很多国家尚未进行疫苗的订购——在目前已生产但是尚未被注射的疫苗中,非洲大约仅可拥有其中的2%。另一方面,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也令部分已生产的疫苗难以付诸临床接种。例如随着一位接种者因凝血异常而死亡,欧洲多国都暂停了阿斯利康/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接种。目前欧洲已积压了大约800万剂未被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这种对于已生产疫苗的积压令本就艰难的疫苗资源供给雪上加霜。

其次,疫苗的批准也阻碍着其接种进程。由于非洲部分国家仍旧在怀疑着疫苗的安全性,且部分国家并未意识到疫苗对于疫情控制的重要性并更倾向于将其资源分配在其他方面而非疫苗接种,非洲的疫苗批准进度仍需提升。例如坦桑尼亚总统就下令其卫生部,禁止在本国专家证明疫苗功效之前对国民开始大规模的接种。

同时,由于诸多非洲国家政府目前正面临着严峻财政状况的挑战,订购疫苗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一沉重负担。根据统计,非洲国家平均仅使用了其GDP的3%来应对疫情。而这一数据在新兴国家及富裕国家则分别为5%和7%。同时,尽管2020年非洲分别获得了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的160亿美金和100亿美元的贷款,但由于它们很快被用尽于紧急拨款中,非洲国家未来用于订购疫苗的资金并不丰裕。目前,已有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计划向非洲提供疫苗。但根据其目标,截至本年年底,也仅有20%的参与国人口可以接种疫苗。

最后,有看法认为,“疫苗民族主义”是导致疫苗分配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在这场疫苗接种竞赛中,富裕国家仍旧选择了“独善其身”式的处理方法。尤其是G7国家对于自身专利的坚持以及对非较少的资金支持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洲目前所面临的疫苗困境。国际上关于“疫苗民族主义”和“疫苗种族隔离”的争论日趋激烈,而非洲的出路在何方却仍旧成疑。

三、非洲的新冠病毒疫苗困境意味着什么

如果仅从几个简单的经济指标和感染率等数据来看,非洲似乎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新冠疫情中的幸运儿。撒哈拉以南非洲于2020年的GDP跌幅为2.6%,相较于全球3.5%的数据,其经济的受影响程度明显好于世界许多其他地区。在去年全球实现经济正增长的24个经济体中,11个国家来自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尽管其拥有着全球14%的人口,但是非洲的已知感染和死亡仅占全球的3%。

然而,在疫苗竞赛中的乏力将会打断非洲持续的“幸运”。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疫苗已经被证实具有了较好的疫情控制作用。以开始接种疫苗较早的以色列、美国和英国三国为例,在去年12月启动疫苗接种后,其每日新增确诊新冠病例数均于本年度1月达到顶峰,随后快速减少。而经济学家亦对这些疫苗覆盖率较高国的经济恢复速度做出了极为乐观的预测。但因缺乏疫苗资源,新冠疫情在非洲的大流行将会比它在世界其他地区持续更久。其未来更面临着重重困境。

非洲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来源于疫情对其经济所带来的压力。当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时,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骤降、贸易速度放缓且旅游业停滞的等多重打击令诸多非洲国家面临难以创造就业岗位、经济萎缩等难题。由于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韧性较为脆弱,其国民经济很大程度上分别依赖于旅游业、石油出口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交易。疫情的到来令这些国家经济的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同时,尽管去年非洲的总体GDP增长数据好于全球的平均水平。然而,由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着高达2.7%的人口增长速度,其经济至少也需要以同样的速度保持增长,否则将会令数以千万计的人口陷入极端贫困的状态。因为疫苗的接种进度迟缓,许多困扰非洲国家的问题如跨境旅行的重新开放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仍不会得到有效解决。总体而言,非洲未来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

同时,非洲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在持续的疫情下进一步恶化。疫情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债务偿还就占据了其平均收入的20%。而这一数据则在疫情后攀升至30%。2020年,非洲国家的公务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惊人的70%。如果非洲无法通过疫苗接种及时控制疫情的持续,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面临更为严重的债务困境。非洲国家财政所负担的高额债务令政府承担了债务违约的风险,这进一步减小了贷款人向非洲国家贷款的可能性。同时,高额的债务更有可能令政府削减其发展预算。而这将为非洲社会带去更多更为深远的伤害。

新冠疫情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学校已经全部或者部分地关闭了长达23周的时间,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一半的非洲人缺乏电力供给,遑论电脑设备和网络连接,远程学习并不适用于大多数非洲学生。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失去教育的七个月可能使非洲儿童蒙受高达5000亿美元的损失。而目前,世界很多地区的疫情都开始随疫苗接种而可控,学校教育渐回正轨。但非洲仍有许多学校保持关闭,已经开启的部分学校也因为第二波疫情面临着再次关闭的风险。这对于人口增长迅速,中位年龄仅为19.5岁的年轻的非洲来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打击。这些因为疫情而失去了教育机会的年轻人决定着非洲的未来。并且,由于当家庭面临着经济的压力时,家庭会更为倾向于令女孩辍学供养家庭而令男孩继续接受教育,疫情带来的教育问题将会加重性别的不平等。在辍学的女性中,仅有小部分人会返回学校,相反地,很多人会选择更早地进行生育——慈善机构Terre des Hommes表示,在肯尼亚沿海的基利菲县(Kilifi County),去年学校关闭期间共有946名女生怀孕,而人口她们中仅有388名返回学校。这使得疫情期间的教育缺失向下一代延续,因为有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会对其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因此,非洲在新冠疫苗竞赛中的落后为其带来了持续的疫情治理风险及政府财政负担,而这则会进一步阻碍非洲教育,并影响到其人力资源的转型,对非洲的长期发展带去永久性的伤害。

四、非洲疫苗困局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非洲

在“疫苗民族主义”下难以获得足量的疫苗供给,这并不仅仅是非洲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观点,全球疫苗的不平等既不利于结束本轮疫情的大流行,更无法使世界为下一波疫情的冲击做好准备。有专家认为,在疫苗民族主义下,强大的国家认为可以通过禁令自己获得足量疫苗以确保安全。这种想法是短视、无效且致命的。这是因为,对于新冠疫情而言,只有当人群中有至少70-85%的人接种了两针新冠疫苗,才可以获得群体免疫。然而,由于COVAX仅能令20%的低收入国家人群于2021年内接种疫苗,全球针对新冠病毒获得群体免疫的时间仍遥不可见。然而,在全球获得群体免疫之前,病毒在随时进行着突变,当前的疫苗仍存失效的可能性。目前,非洲和印度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确诊病例新增,部分科学家认为,第三波疫情已经爆发。而一旦疫苗面对第三波疫情开始失效,世界迄今为止为了抗击疫情所作出的努力极有可能荡然无存。

同时,非洲在疫情下前景黯淡的经济状况也有可能影响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体。当前的非洲政府正面临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创纪录式的债务水平。非洲政府的债务问题为其全球范围内的债权人均带去了巨大风险。除了西方富裕国家之外,非洲政府亦负担着来自商业债权人和中国政府的高昂债务。在各方就债务减免谈判形成僵局的当下,非洲国家很可能会被降低信用评级,并最终走向债务违约。同时,其货币也极有可能受评价下滑的影响而迎来汇率下跌。这样的冲击对全球的信贷体系来说非同小可。

综上所述,非洲面临的疫苗短缺将会为非洲带来长时间的疫情流行,并最终对不论是非洲本身还是世界健康卫生环境及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重回正轨意味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控,而这则进一步意味着疫苗需要被更公平地分配,及非洲的疫苗困境需要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


(作者:海国图智研究院 )

海国图智研究院

官方账号

海国图智研究院是新型社会独立智库,位列2018中国社会智库排行榜第五, 由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暨南大学陈定定教授于2015年在深圳发起创立,总部位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