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马上消费金融违规被通报:消金公司遇合规转型阵痛,利率畸高谁来买单?

智慧金融观察李览青 2021-06-15 20:14

在马上消金被通报背后,是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野蛮生长过后的合规转型阵痛,获客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难降,导致借款人投诉频发。

6月15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马上消费金融7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

通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存在的7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

马上消费金融回应称已在整改,然而,在其违规被通报背后,是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野蛮生长过后的合规转型阵痛,获客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难降,导致利率畸高,借款人投诉频发。

流量成本畸高,获客难题待解

据通报,马上消费金融“安逸花”APP宣传存在夸大误导,首页有“超低利率”的宣传表述,实际贷款年化利率为7.2%-36%;“极速放款权益”弹窗显示“免费领取”,点击则将消费者导入联合贷款审贷流程。

事实上,除了通过自有APP获客宣传,马上消费金融一直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流量获客的“大户”,在此前网贷平台“雷人”广告的争议中,马上消费金融也饱受指责。 

2020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依托于股东自有流量,得以降低部分获客成本,但对于“银行系+产业系”股东背景的马上消费金融来说并无相关流量优势,其业务快速拓展离不开线上流量分发。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同时与包括三大运营商、支付宝、京东、百度、唯品会、滴滴等180多个消费场景进行深度合作。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展业模式的不同,各公司的获客渠道也主要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方面。某聚焦线下业务的消金公司内部人员告诉记者,其目前主要通过老客维护、老客拉新等形式获客,出于压降成本的考虑,在考察多家互联网平台后并未与流量平台合作。

究其原因,在于线上获客流量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互联网平台垄断线上流量,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流量分发获得高额收益,带来的是消金公司流量成本畸高,从而体现在利率上,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部分资金方存在监管套利,资金成本难降

马上消费金融在成立6年来业务迅速拓展,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资金成本在业内并不算高,但存在资金方监管套利的情况。 

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股东包括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09%)、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1.43%)、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17%)、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54%)、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96%)、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80%),还引入新一轮战略投资者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央企与地方国资背景资本。

在多轮融资后,目前马上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金已达到40亿元,仅次于曾经的行业老大捷信。

2020年全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减少15.5%,实现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减少16.53%,2020年末总资产为524.42亿元,同比减少4.33%,三个指标在消费金融行业内均位列第三。

南财全媒体记者统计了2016年-2021年近6年来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产品的情况,平均优先级利率为4.41%,次优先级利率为4.98%,而马上消费金融两期ABS产品的利率最高不超过4%,在资金成本上已有显著优势

 

在资金成本不高的情况下,是什么导致马上消费金融产品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

通报显示,马上消金与某银行的联合贷款合作协议中,未按照承贷比例共担风险。存在将贷款利息作为服务费支付给合作银行的情况,如与某银行在合作协议中约定,将利息的一部分转化为向该银行支付的金融服务费,年化费率1.5%。在与合作银行开展的联合贷款业务中,马上消金汇集借款人保费并定期划转至合作保险公司,属代收代付保费行为,但自身并无保险中介资质。后在业务环节中加入保险经纪公司,但并未改变代收代付保费的行为性质,存在监管套利。

记者通过黑猫投诉了解到,上述通报所指的联合贷款合作银行或为华通银行,马上消费金融存在同时收取保费和利息的情况。

 

 催收费用占据一半成本,不良率相对较高 

银保监会通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对委外催收机构审核不严,未建立委外催收机构评级、考核制度及实施细则。公司催收短信、催收电话、律师函存在向无关第三方催收的内容。电话催收存在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借款人信息及侮辱、攻击等情况。 

但从支出构成来看,2018年、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超一半的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为代理催收费

据马上消费金融2021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披露,2017、2018、2019年马上消金代理催收费用分别为1.22亿元、7.01亿元、10.36亿元,占业务及管理费用的比例分别为19.72%、52.27%、54.29%。

尽管催收费用逐年增加,马上消费金融的不良率仍未能显著压降。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9月末,马上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18%、3.45%、3.01%、3.07%。仅从2020年9月末的数据来看,高于已披露不良贷款率的其他消金公司

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客群过度下沉的问题,在野蛮扩张的同时,未能及时控制风险,导致风险成本体现在利率中,转嫁给部分理性借贷的借款人,造成恶性循环。

在降低消费金融行业利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费金融公司自身合规经营,还需要惩戒流量垄断、资金方合规放贷、借款方理性借贷、催收方合理催收,共同维护消金行业良好生态环境。

(作者:李览青 编辑:王芳艳)

李览青

记者

专注金融科技领域报道,关注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风控、债券、房企融资等。欢迎探讨交流!联系邮箱:lilanqing@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