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八女投江》
广州美术学院
2021-06-16 08:35
[4]当前系统环境不支持播放该视频格式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八女投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联8名女官兵,为掩护部队主力撤退,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最终宁死不降,集体沉江,壮烈殉国。日军指挥官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而王盛烈的国画《八女投江》(作品尺寸为145×9800px,)创作1957年,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艺术地再现这一感天动地的英雄瞬间:
作品在构图上,巧妙地运用江边的巨大岩石,抬高一部分人物,使人物群像形成自然的运动变化。在人物处理上,采用奇偶均衡的构图原则,三人一小组、五人一大组,疏密有致,虚实掩映。在笔墨运用上,女战士的头发和衣纹上体现“随波上下,御风而行”的体态特点。总之,无论是女战士被风吹乱的头发、还是疾风中的劲草以及河中的汹涌波涛等,都烘托出山河变色、惊天泣神的的悲壮场面。
王盛烈是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关东画派的创始人。曾有着做亡国奴的经历,也亲眼目睹了"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再加上对祖国、对人民、对黑土地深沉的爱,最终激发他,历时八年,创作《八女投江》这一经典名作。
“八女投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缩影,是中华优秀文化中舍生取义、坚贞不屈精神的崇高实践。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重要作品之一,《八女投江》在选材、技法上都有里程碑意义,可谓“思相精深、艺术精湛”的典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