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电影节挖新看什么?“新和真才是关键”|上影节创投专访

数娱梦工厂2021-06-18 09:11

作者|林 洛

编辑|友 子

“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谈到给青年创作者的建议时,担任本次上影节创投推荐人的坏猴子影业CEO、制片人王易冰这样鼓励创作者。

6月15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项目推荐落下帷幕。今年是上影业创投举办的第15届,本次共从324个申报的项目中最终挑选出31个项目入围。

《老炮儿》编剧、《被光抓走的人》导演董润年是今年另一位创投推荐人,在他看来,今年是整体水平非常高的一届,“每一个剧本都很完整,特点也都比较鲜明。”

整体上看,原生家庭、青少年成长、犯罪、女性等题材在本届创投入围项目中出现较多。

虽然青年创作者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得到了董润年的肯定,但在王易冰看来,本次创投项目题材过于集中也体现出多样性不够,“年轻人的优势不就是想象力足够丰富吗?”

历年上影节创投都为青年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比如坏猴子影业正在上映的《热带往事》、董润年正在创作的《慢半拍》,都曾入围过上影节创投。

而相对于当下的文本,两位推荐人都表示,一个创作者的创造力以及项目的潜力才是他们关注的关键。

董润年用“反向木桶效应”来形容这种现象,“对于青年创作者们来说,大家在参加创投的时候你要想到自己的优势、亮点在哪。”

原生家庭、女性题材扎堆

“青年创作者要敢于去想”

类型集中,是本届上影节创投推荐人王易冰对今年创投项目的整体印象。

“稍微有点集中,偏同类的项目会比较多一点,比如儿童题材、原生家庭、偏女性的社会问题的比较集中,这三类每个都有若干个。“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王易冰并未给出过于确切的论断。“到底是青年创作者们都喜欢选择这样的题材,还是因为他们觉得创投这样的题材会比较有机会,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都不确定。”

“年轻人的优势不就是想象力足够丰富,对吧?所以我是觉得大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可以再多发散一点,有时候觉得大家都在选择某几类题材,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王易冰表示。

(王易冰)

作为创作者,推荐人董润年关注点有所不同。在他看来,今年创投入围作品的中,既包括一些个人风格非常突出的作者性的偏文艺的作品,同时也有几部类型非常强烈、非常有市场投资价值的作品,包括今年商业类型片占比也有所增加。

“整体来说,我们还是鼓励青年创作者使用商业类型片的元素来进行作者表达。”

拥有多年编剧创作经验的董润年,对于王易冰所感受到的“类型集中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很多创作者在一段时期会倾向于某一种题材,比如说对青年创作者而言,犯罪题材、青少年成长是经常会涉及的,这在各个创投都是常见的,而最近几年,女性题材作品都有明显增长。

“很多时候是受市场的影响,比如最近有什么东西比较好,创作者也天然就想去做一个类似的东西,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董润年认为。

另一方面大量原生家庭、女性等题材作品的出现,也和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当下社会风潮、舆论环境有关,在他看来这也体现出创作者自我意识增强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增加。

“也不是说以前就没有原生家庭问题,但现在大家受教育程度高了,自我意识更强烈了,我们开始发现这些原来是问题。我觉得只要是当下观众真正关心的,就是个好的题材。”

但董润年提到,最终作品还需要放在市场上去检验。比起票房,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关键。

“我希望创作者在创作的选择以及个人喜好上,都能够再进一步拓展,比如科幻题材其实是在增长的,但还不够。有时候你可能反而要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市场上暂时还没有的东西,这也许才是下一个能爆的点。”董润年建议。

(董润年导演处女作《被光抓走的人》有科幻情节)

创投是“反木桶效应”

“观众永远是喜新厌旧的”

激烈竞争下,给评委和推荐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所有创投参与者的目标。到底什么才是推荐人真正关注的点?

对于王易冰而言,一个项目推荐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故事打动人。“最起码是我得爱听是吧?你给我讲个故事,我得爱听了。这个标准不复杂,因为其实都是你觉得有没有意思,这每个人最基础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而对于本次创投项目的具体项目,他也谈到了几个打动他的点。“比如WIP(制作中项目)《一日游》的视听表达以及《晚春七日》的文本,都是比较出彩的。”以上两个项目也都得到了今年创投的推荐。

但他同时也表示,创投中的绝大部分项目和市场上的商业电影还有挺远的距离,“他们要从创投走向市场都需要一个挺漫长的过程,甚至有些项目还会需要调整”。

作为资深的制片人,王易冰认为青年电影人对于作品市场定位的模糊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青年创作者,他们还没有进入到商业电影市场内,你怎么去要求他?这个不现实。”

同时他也表示了对青年电影人专业认知的肯定。“他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非常清晰的表达和他们自己对于电影的认识,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们是不能站在那个台上的。”

每年上影节项目创投推荐人都是来自电影行业中不同环节,不同身份也让他们有不同的视角和分工。

王易冰作为制片人更侧重制片环节包括市场环境,编剧出身的董润年更多是从文本本身去和导演以及编剧做一些探讨,去了解他在创作这个故事阶段时的想法和初衷。

在董润年看来,从推荐人的角度,他们更为在意的是这个作品的亮点和成长空间。

“他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或者我们推荐的作品会引起争议,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创投的评委们都倾向于去选择亮点更突出、空间更大的作品,因为对于青年创作者而言,他可能有很多短板,但我们看到他的空间很大,一旦有公司、投资人、成熟的创作者去帮助他的时候,那些短板就会被弥补好。”

他同时表示,“相反有一些作品其实都很成熟、四平八稳,但各方面都很平均。但我们能看到这类题材以往在市场上的天花板就在那,那么在这样的情况,我们更倾向于去选择更有潜力,更有可能变好的一个作品。”

董润年将其称之为“反向木桶效应”——突出的那一根木板就是项目的亮点和优势。

他进一步补充:一个项目最重要的点一个在于新,另一个则是真。“新的东西可能在市场上会有风险,但普遍对于创作者来讲,新的东西一定是我们追求的东西。”

(董润年)

“观众永远是喜新厌旧的,观众永远想看他没见过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新,可以是话题上的,或者是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可能就是塑造的人物是我们以前在中外的电影中没见过的,这都是新的。任何一点新的东西,都能很快引起我们的注意。”

“真”则是创作者的真诚,这是观众都能感受到的。“看电影的过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创作者在做这个东西的时候是否真诚,是不是在跟你掏心,是不是真的想和你说点什么,而不是说我就骗你进来骗你一把钱。”董润年表示。

“一个电影节一年300多个创投项目并不多”

上影节的创投到今年已经是第15届,15年来已经有82个项目进入制作,今年更是三个往届项目将集体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大家见面——那嘉佐的《街娃儿》入围“一种关注”单元,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入围“导演双周”单元,温仕培的《热带往事》入围“特别展映”单元。

近年来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海南国际电影节都有各自的创投,在王易冰看来,国内青年扶持计划整体成效显著。

“媒体也好、行业也好大家现在都在关注青年导演、青年创作者,这不就是成效吗?”在王易冰看来,一个电影节一年300多个创投项目并不算多,他希望今后还能更多更好。

在王易冰看来,各大电影节的创投、各大影视公司的电影人发掘计划不仅给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有机会真正拍电影的机会。

(《热带往事》曾入选“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

“我们20来岁的时候好像没有这种场合和环境,没有这种机会。”王易冰感慨。

董润年2019年是上影节创投训练营的导师,去年他也曾带着自己的作品《慢半拍》参加上影节创投。以往的多重身份以及和上影节的联系,让他在了解青年电影人需求,为他们提供建议方面有了自己的优势。

依托于电影节本身的上影节创投,一大优势在于为电影人提供了天然的展示舞台。以往很多上影节创投发掘的项目,在成熟后也会回到上影节参赛或者展映,比如今年主竞赛单元入围项目《东北虎》、展映片章明的《热汤》等。

董润年表示,上影节创投项目的开机率相比于很多创投都高,正是得益于上影节想好了一整套辅助体系来帮助一个作品,从创意到孵化再到最后的上映,解决出口问题。

“当然这也是上影节作为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认为创投的特点其实不在于你的作品最后能不能获得荣誉,而在于你有机会站在台上,能够向台下的嘉宾、制片人们去展现导演的风范以及作品的特点。

同时他也从创作者角度对当下青年电影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编剧、导演一体的现象在青年创作者中非常常见。但在董润年看来,有时候导演和编剧是两套思维,当两者强行被拧在一起,创作者容易束手束脚。

“有的导演其实可以更专注在视觉二度创作上,剧作可以用别的拐杖来帮助他。导演的重心其实不在于非得是他自己写剧本,而在于他最后能够把这个东西呈现出来。”

“别不敢想,一定要敢去拍。”王易冰强调,“不光是拍电影或者写剧本会艰难,会没钱,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其他行业能坚持得了,我们也能坚持。”

(作者:数娱梦工厂 )

数娱梦工厂

自媒体

国内知名数字娱乐产业自媒体,深度聚焦影视、动漫、网络综艺、游戏、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短视频等互联网内容赛道。洞察行业本质,预见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