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连续发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智慧医疗受关注 薪酬改革是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萍,魏笑 北京报道
2021-06-23 05:00

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等成为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年来医院能力建设、10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我国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在不久前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

“下一步要按照《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从制度建设、科技进步、理念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项目2021年启动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

在继上述《意见》发布不到半个月,国务院又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下称《任务》),明确提出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和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这两大政策文件提到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也成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基层公立医院的发展质量提高也尤为关键。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影像科CT室主任刘兴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等成为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但仍不可以忽视的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同时也能让整个医疗行业、基层留住人才。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产学沿用深度融合。视觉中国

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联动有限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是卫生健康事业快速、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保障。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实施,我国在全民医保、现代管理、药品供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但依旧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公立医院日益突出。”一位医疗集团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务》中还提到,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优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发展。“为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国家应该也会将国企医院纳入到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样政策,促进中国整个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上述负责人指出。

2021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起草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过程当中曾表示,我们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包括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等,通过这些工作来有针对性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也指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单个机构的层面考虑,更要从体系构架的层面系统考虑。“要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需求相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也暴露出医疗服务中在不同层面存在的不足。傅卫指出,在区域层面,城乡、区域、人群间医疗资源布局和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各机构之间缺少联动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机构层面,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协同联动有限,距离实现城乡分开、区域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的分级诊疗目标还有差距;在个体层面,群众对医疗服务新技术、高品质要求更为迫切。

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体系存在卫生资源总体供给不足、医疗服务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升、患者就医负担不断加重等突出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基层医疗人才资源极度匮乏。

AI辅助诊断有效降低人力负担

实际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投入、项目支持和地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多向发力下,我国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得到大幅更新,包括现代化的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甚至CT机等仪器,逐渐“走进”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国家也提出了“大病不出县”,通过分级诊疗模式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上述“硬件”跟上了,一些“软件”仍存在短板。

目前仍存在短板,这主要是“人”的短板,如基层专业的医疗技师人才严重缺乏,现有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设备管护能力不足,诊疗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因此,造成了尽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不会用、用不了”的尴尬境地。

刘兴明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稍微有一些严重的疾病,他们不相信本地医院,都想到省级及其以上的医院去看病。“医疗质量重点在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其他行业的提高服务即提高了发展质量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了解,目前部分短板问题正在试图用技术的手段去解决。焦雅辉也指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东方证券认为,该《意见》将推动智慧医院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互联网医疗政策与机制逐步理顺。同时,增加三甲医院新建院区以及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也将带来信息化需求增量,将推动医疗信息化需求加速释放。

刘兴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智慧医疗实际是一个手段,可以提高解决部分就医方便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目前远程医疗及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应用对医生看病也提供了便利性。例如一些乡镇医院医生没有发报告的权限,技师也只有拍片的权限,所以相关报告直接发到我们医院医疗影像中心进行报告解读,帮助会诊,直接在当地就能解决就医问题。”

基层医技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由多方原因共同导致:乡镇卫生院通常是选派现有人员短期学习后操控医疗设备,不专业且不具备通才的能力;社区服务中心因编制有限,服务人口相对不多,技师缺乏且操作水平不高;中小民营医院从控制成本出发,一专多能的专业技师尤为紧俏。此外,基层医疗技师人才供需矛盾明显。

据了解,每个月都有大量县级医院上传给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影像科的影片,如5月份有2000多张(包括普放科的一半),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本院每天也有300多张片子,两者加起来,每个月接近8000张的片子要看。

但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影像科CT室仅有19位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影片,工作量巨大。“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加班。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做一部分筛选做辅助诊断,主要是在冠脉、头颈CTA的处理,例如现在使用的人工智能能将冠脉的图像自动处理出来,自动拍片、写诊断报告等。”刘兴明介绍说,现在包括数坤科技等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医院应用。

刘兴明介绍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大大缩短CTA后处理时间。“已经可以做到三分钟之内完成CTA后处理。”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副主任王希明介绍称,熟练医生处理一个CTA需要十几分钟;CTP时间也差不多,人工智能能够加快处理速度,并且更为精准。“人工智能在CT平扫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发现脑出血,对血肿进行定位,关键是可以量化血肿体积;二是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aspects评分。年轻医生存在评分慢、一致性差等问题。AI可以提高评分速度,而且更加精准。一站式CTA的人工智能后处理软件还可以检出脑动脉瘤,并进行精准测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也提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智能手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医工结合项目研发,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积极探索智能辅助诊疗,开展多场景智能语音识别、辅助诊治、医疗质量评价等应用。

不过,刘兴明也强调,要提高公立医院发展质量,最根本的仍是医生的培养,同时要解决大病不出县的就医矛盾,核心也是提高医生的待遇,将人才留在基层。

在《任务》中也提到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加强对地方的督促指导,推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允许医院自主设立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价机制,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

(作者:朱萍,魏笑 编辑:徐旭)

朱萍

高级记者

关注医药大健康领域(上市公司、创新企业), 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擅长深度调查,开得了挖机。欢迎联系爆料:zhupi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