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让金融更有温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侯潇怡
2021-06-29 20:53

伴随着党的百年发展,中国也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回顾历史,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迈向富强、中国人民收获幸福的重要里程碑。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发展迅速。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目前的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也诞生了众多充满创新活力的龙头上市公司,中国平安就是其中之一。

80年代的深圳蛇口工业区,中国平安勇立改革开放潮头,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而这家自带创新基因的公司也不负所望,平安用了33年,从一家只有13人的保险公司,成长为管理资产9万亿元、年纳税超过1200亿元、市值逾万亿元的综合性金融集团。

6月22日,凯度华通明略发布“2021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国平安品牌价值达38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位列全球排名49位,并首次位列全球银行保险机构第一位,六度蝉联全球保险业第一品牌。

5月13日,福布斯发布了2021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中国平安位列全球第6位,并蝉联全球多元保险企业第一位。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优秀金融企业的样本,平安更具研究价值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平安是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试点,也是我国最早的混合所有制非国有企业,区别于民营企业,平安高管均为职业经理人,高管持股低于万分之一。此外, 平安高管团队有极高的国际化特色,1/3来自世界一流企业,并有多位外籍高管。

对这样一家元素丰富的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平安用了33年,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同时有平安特色的非公党建之路。

正如平安集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马明哲所言“没有党,就没有平安!”这家非公企业是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快速发展壮大?其思路值得深究和借鉴。

党建融合公司治理

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平安集团党委的做法是,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融合起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引领企业发展正确方向,又遵守上市公司基本规范,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行政管理层依法合规行使职权。由此,也形成一套平安的党建模式。

具体说来,平安集团通过建立权责清晰、决策高效、运作规范的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委员会“五会一体”治理架构,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五会”各司其职,确保公司治理专业、均衡、科学、高效决策,持续创造优良的业绩。为进一步发挥党委在公司日常经营与决策中的作用,中国平安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一岗双责”,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党的建设。

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平安则遵循现代公司管理规律,董事会主要发挥战略决策、经营管理、薪酬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等作用。而党则拥有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委会重在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积极提出重大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这种分工明确、指导清晰的党建工作方式推动平安集团成功抵御、化解和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并将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经营成果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有助于公司治理更加完善,公司决策更加科学规范。

此外,在平安33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综合金融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保险、银行、投资各系列分支机构迅速增加,这就意味着建立高效、多元业务的协同和合作势在必行。

为此,平安建立了集团党委执委联席会议制度和地区党委行政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全国金融行业首创的“地区统管党委”管理模式。平安集团各级党委积极推动纪检工作与公司行政监察工作联动,确保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等都在党委会的监督及共同参与下完成,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在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6个计划单列市共成立46个地区统管党委。地区统管党委通过地区党委暨行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地促进地区机构交流合作,在助推地区综合金融发展中作用显著。 

而作为金融企业,其风险的隔离和控制可谓是其生命线,远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和严格。

因此,平安集团探索将党组织作用发挥纳入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在集团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建立了严格的防火墙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传染,倡导公司内控“法规+1”,推动纪检工作与公司行政监察工作联动,实现对全体党员职工监察全覆盖,加强行业自律、廉洁从业宣传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也正是因为中国平安各级党委组织充分发挥、持续深化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并将这些优势全面转化为公司治理优势、科学管理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推动着中国平安在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战略转型

对市场来说,中国平安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每十年一次的重大战略转型,回顾每一次转型之初,决策不可为不大胆,但历史证明平安的每一步都踏对了。

平安之所以屡次转型成功,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

党坚定不移要带领人民富起来、强起来。正是顺应国民财富增值的时代呼声,平安走出一条分业监管体制下的综合金融道路,实现了“一个客户、一张账单、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模式。

而在综合金融发展的路上,平安并非一帆风顺,但平安稳步走过每一次挑战和困难,都离不开的党的领导。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2010年前后,平安银行与深发展两行整合期间,这一整合规模国内最大的银行并购案牵动着市场关注。据平安相关人士回忆,当时人心浮动,业务不稳,整合困难重重。平安集团党委、工会果断驻场谈话,从党员员工先开始逐层级进行思想工作,最终助力两行顺利合并。

据回忆,时任行长的理查德在电梯里遇到工作组,了解情况后感慨:“党is very good!”

另一则生动的案例是在2013年,为深入推进综合金融业务,平安在全国各地构建统管党委体系,统筹、协调当地的综合金融业务发展,收效显著,也为未来近10年平安综合金融全面开花,快速建立多个生态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明哲在近日撰文中指出,回顾平安的33年发展之路,三个十年,三次战略升级。从蛇口三层小楼出发,创业初期破局传统市场,到引入人身寿险向国际同业取经学习,再到逐步开辟综合金融之路并进军“金融+科技”领域,探索生态发展模式,正所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正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号召,永葆艰苦奋斗的拼搏作风、“永远在创业”的危机意识,平安方能创新不止、生生不息,并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技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在平安的第四个十年,平安打出了“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在“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思想的指导下,平安领行业风气之先,积极拥抱世界科技浪潮,近10年累计投入千亿建立集群化、矩阵化、原创化的科研体系,目前核心科技专利数已超3.2万,金融科技、数字医疗科技专利申请量均居全球第一。此外,平安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平安打造大医疗健康生态圈,深度参与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应有贡献。

在马明哲眼中,这一战略的诞生依然是怀揣着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初心、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爱心、提供优质金融产品的安心、为客户创造简单便捷服务的舒心,以及金融加医疗健康的暖心,试图以“五心”的平安,打造有温度的金融,善用金融科技和医疗生态的力量,帮助国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平安作为金融企业,在党建的深入引领下,也时刻牢记使命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平安累计投入超5万亿元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其中投入PPP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资金超1万亿元,覆盖能源、铁路、港口等重要基建。平安银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比达70%以上;平安证券为民营企业提供超1364亿元直接融资;平安普惠为超过1500万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务,融资余额逾5400亿元。

此外,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平安也自发肩负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自1994年援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始,平安已在教育公益、灾难救助、环境保护等领域累计投入超5亿元。聚焦产业、健康、教育三个扶贫方向,平安“三村工程”已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落地,发放扶贫资金298.34亿元,惠及73万贫困人口。

据平安介绍,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平安将继续深入推进“三村工程”,助力实现巩固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将平安的温度更广的蔓延出去,从而实现企业成长与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同频共振。

(作者:侯潇怡 编辑:曹金良)

侯潇怡

金融版记者

长期关注大金融领域,致力于探索复杂、深奥财经现象背后的通用逻辑,用有温度的文字写财经新闻。常驻深圳,脚步可以去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欢迎交流和提供新闻线索!邮箱:houxy@21jingji.com;微信:shirley424(添加好友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