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勇立潮头:智造大省引领新产业革命 GDP已超全球90%国家
广东在见证党的百年奋斗路的同时,也在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历史。
在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一栋红阶砖建筑颇引人注目。98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这里召开。这次大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广东,也在党的百年奋斗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讲,培养了近800名农运骨干,他们奔赴各地,推动全国农民运动发展,将革命火种播撒向全国。
百年历史如电影片段般接连而过,从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1949年广州解放,到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1979年蛇口打响改革开放的“开山炮”,再到1992年南方谈话发表,广东始终勇立潮头。
广东在见证党的百年奋斗路的同时,也在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广东通过“腾笼换鸟”、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等,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连续32年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一的省份,广东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或即将超越曾经的亚洲四小龙。2020年,广东GDP总量实现约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人均GDP约1.28万美元,首次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从各项数据看,广东目前的GDP总量已超过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并日益逼近韩国。另一个对比数据则更直观:广东省一个省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全球90%以上的国家。
从一穷二白到赶超亚洲四小龙,广东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百年奋进路?
广东制造正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不断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图为东莞一光电生产车间。视觉中国
引领新产业革命:从制造大省跃变智造大省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一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彼时,“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誉满中国。
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业经济基础却极为薄弱,尤其是重工业占比偏低,原材料、电力、燃料等基础重工业基本为空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路从来料加工服装、箱包、塑料花等低端产品,逐渐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实现了由单一到健全的巨大转变。
数据显示,广东近十年来加大了对石化、钢铁、汽车等大型重工业项目的建设。2010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突破60%;2018年,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2%,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不断加强。
发展40余年,广东已经成为制造业大省、经济第一大省,但在专家看来,广东制造正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不断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广东提出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前瞻布局数字经济。在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下,广东培育引进了诸多数字化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部落户广东。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正在帮助广东企业建立动态运营的数字孪生“透明工厂”,而在美的微波炉工厂自动化车间,20多款型号产品零切换实现共线生产。
如今,广东经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发展,以高端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广东智造”行销全球。从一组数据中可窥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2020年,广东规上企业总数超5.8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广东规上企业数、工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规模、5G产业产值等稳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两台4K电视、每3台工业机器人、每7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广东造;九成以上的5G基站、民用无人机都产自广东。
2020年,广东再次对外公布了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续写“春天的故事”:政府搭台子、企业唱主角
5月20日,广东省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历时8年设计研发出的“伏羲”系列芯片,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伏羲系列芯片的功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工业控制并行处理能力上,远超国际同类产品。”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对此颇为自豪。
该系列芯片是我国第一款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标志着我国电网核心装备迈向完全自主可控,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实现量产并出口至10余个国家。
“伏羲”系列芯片的成功研发,仅是广东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一个缩影。广东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逐渐跃升至“自主创新”,实现了粤式反转。
在受访专家看来,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背后,离不开两大因素——政府搭台破除体制藩篱,并不断夯实基础研究;企业唱主角把脉市场风向,并勇挑科技创新与转化大梁。
破除体制藩篱,为的是加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升级为国家战略后,广东就承担起了突破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掣肘的重任。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融合,广东实施了粤港、粤澳联合资助计划,建设了2批共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实施了“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的创新政策,推动科技项目、科学基础设施平台向港澳开放,支持港澳机构牵头申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黄明欣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他成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仪的首位香港用户,并将依托散裂中子源装置研究的成果刊发在《科学》上。
而在此之前,像黄明欣一样的香港学者如果需要进行中子实验,只能远渡重洋或采用计算机模拟结合一些常规研究手段。如今,他们不用走出粤港澳大湾区就能完成中子实验。
不止中国散裂中子源,广东还全力推进了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谋划推进冷泉生态系统、南方先进光源、人类细胞谱系等新一批科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据了解,2019和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广东牵头和参与的成果共有5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东近年来在基础创新能力上的快速提升。
而无数的成功经验也证明,政府搭好台后,唱主角的永远是企业,这被广东乃至全球奉为圭臬。以深圳为例,其只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个小渔村转变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之都,在中外创新史上都堪称奇迹。
“深圳创新意识非常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软硬件配套也非常完善,海归人才在这里能够成就梦想。”深圳青铜剑科技董事长汪之涵直言,创新早已成为深圳企业的共识。
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广东正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在东莞,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在深圳,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陆续落地光明科学城。
竞逐开放新高地:从“试验田”到“新使命”
走进东莞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对外加工第一家——太平手袋厂”几个大字。广东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是因为得益于发轫于东莞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形式,逐渐在广东遍地开花。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太平手袋厂的厂长和职工们以“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对外加工贸易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尔后数十年,东莞太平手袋厂、顺德大进制衣厂、珠海香洲毛纺厂等一批“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外贸收入连年增加、利用外资连年增长的广东奇迹。
1986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全国第一,达68.1亿美元。此后,广东在外贸领域一直稳坐国内“头把交椅”。2020年,广东更是创造了7.08万亿元的外贸进出口纪录,在全国占比超两成。
自1979年全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登记注册成立,经过40余年改革发展,广东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21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1620.3亿元,增长6.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广东的不断进阶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但也必须承认,时代发展至今,广东已经难有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优势,而作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发展方式转型的急切。广东需要找到新机遇、新的平台、新的试验田。
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恰是广东需要的新试验田、新平台与新机遇。
其中,广东自贸试验区迅速成为广东省吸引外资增速最快的地区,区内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一度高达31.4%。包括全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和基金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船舶管理公司,全国首家外资相互保险社,全国首个外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一批首创新外资项目纷纷落子广东自贸区。
而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同年,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
(作者:李振,于长洹 编辑:周上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