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能级,武汉打造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交通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1-07-02

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武汉市软硬交通一起上。

7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武汉市政府获悉,武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拟打造15分钟生活圈、12分钟文体圈、10分钟公共活动圈和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在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方面,武汉准备从陆水空三个方向着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

陆路交通方面,建设“祖国立交桥”,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打造“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和“一环八向”普速铁路网,到202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8亿人次/年。打造全国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实现与周边城市直联直通,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

水上交通建设方面,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建成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完善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到2025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年。

空运方面,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升级工程,推动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到2025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

为打造“新基建”创新城市,除了有形交通网络外,互联网时代“隐性网络交通”也是建设重点。武汉准备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高质量覆盖、新城区中心区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室内全覆盖,建成移动网、固定网“双千兆城市”。

同时,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武汉样板”,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8张。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以上。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高水平推进中小学配套建设,“十四五”时期累计竣工投用100所。

为塑造靓丽城市形象,武汉拟打造“一路一景”,提升100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林荫路总长达到4700公里。建设10个花卉特色公园,创建30个花漾街区,打造300公顷花田花海。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迁建绿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街心花园(街心公园、口袋公园)300个,布置街头小景300处,让市民乐享“推窗见绿、开门赏花、移步入园”的绿色福利。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作者:刘茜,实习生李倩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