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在平等地位上,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角度出发,做出各自独立的判断,相互补充、积极配合、取长补短。
随着各项促进政策的出台落地,国家提出的“中西医并重”发展方针正在得到全面落实。中医与西医“平起平坐”将成为现实。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基本原则明确要“中西并重 特色发展”:坚持中西医建设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首次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对此,浙商证券分析师孙建认为,此次意见亮点在于通过增强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鼓励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以及通过完善中西医协同制度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对综合医院由西医为主向中西医结合转型具有建设性意义。
7月6日,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西医协同绩效考核的首次提出,医院加强中医工作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意味着医院必须进行中医药工作的安排,而后续的有关部门资金支持需同步跟进。
首次纳入绩效
近年来,国家对推动中医药发展倾注颇多心血。
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中医药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7个方面28条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并继续推动中医药“标准化”进程;5月13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加速中医药服务国际化步伐。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中药市场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从2016年637亿元增至2020年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753亿元。
上海一券商投行人士王俊接受采访时分析称,“判断真正能够在医院使用的产品将是难点,中医药企业提前布局有价值的产品才可能享受红利。在进行硬件、人员配置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临床应用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6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首次指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
史立臣表示,“中西医协同绩效考核的首次提出,医院加强中医工作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政策出台后,医院必须进行中医药工作的安排,综合医院也需进行相关中医科室的设置。”王俊也认为,考核机制的推出,反映的是国家推动该项政策的决心。
虽三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具备建设中医二级科室的能力,但史立臣指出,“医院是财政差额补贴,受制于资金、诊疗效果等因素,大量三甲医院目前并没有设置中医科室。”因而,此次政策的出台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步跟进。
此外,孙建分析,与此前相关政策相比,此次《意见》亮点还在于通过增强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鼓励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以及完善中西医协同制度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对综合医院由西医为主向中西医结合转型具有建设性意义。
孙建认为,“中西医协同助力中医药快速发展,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不同疾病和不同时间各有优势,西医强于病毒的鉴定、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等,而中医在调控机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方面拥有千百年的经验,具有独特见解和防治经验。”
结合7月1日发布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来看,王俊认为,该文件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而过去中国医疗主要以治疗疾病为主,当前提出注重早期预防、医防协同,说明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管理的医疗认知都较过去有较大提升。”
标准化之困
政策驱动之下,中医产业链上的诸多企业也开始着手布局。
孙建指出,不少中医药老牌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探索中西医结合。“关注中西医结合的同仁堂,心络胶囊获得专家共识的以岭药业,由山西国资委实控、打破资金紧张影响的广誉远,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医美、口腔等领域的云南白药,以及片仔癀、白云山、中新药业、华润三九等头部中医药公司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但史立臣强调,“国家层面虽然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并出台较多政策文件。另需要注意,由于临床数据的缺失,尚难证实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特别是有效性。”医院、医保支付目前都在降低中医药的使用,大部分中医药并未进入临床环节,中医在综合医院的发展呈现颓势。
在王俊看来,避免重回中药作为辅助用药滥用的局面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难点。“要严格规范中医医疗行为,并进行以临床治疗为核心的治疗和探索,需明晰规范的中医治疗和用药才能推动中医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而如果不出台规范化的政策,中医很难得到发展。”
史立臣进一步分析称,中医药发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药品标准化,包括研发、审批的标准化。中医行业需要对相关药物的疗效数据、有效成分形成标准。其次是中医诊疗标准化,这一点最难实现,当前诸多诊疗方法也远未形成标准,且中医门派繁多。当前,在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下,中医药需要先对能形成标准化的药品、操作进行梳理,形成文本,并进行推广。这也能为开具中药的西医提供指导。”
此外,原料药的标准化体系也需要建立,动物类、植物类药物有效成分指标需要明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硫磺熏蒸的标准等。
(作者:陈红霞,实习生,井然 编辑:徐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