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医政解读|公立医院增量提质,民营医院或遇新一轮洗牌

21新健康陈红霞,实习生,陈淇莹 2021-07-06 18:52

对民营医院而言,无论是融资也好,扩大规模也罢,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人”。

疫情之后随着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力推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让民营医院生存进一步承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希望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方案再次强调了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随着公立医院“国考”范围的扩大,二级以上医院提升质量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各大公立医院开设分院区的步伐并未减缓,整体医疗水平及接待能力持续提高。

7月6日,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史立臣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立医院提升质量对于民营医院生存空间的挤压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扩张潮后,能够接纳更多的病人。但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民营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遇强则强。”

在史立臣看来,对民营医院而言,无论是融资也好,扩大规模也罢,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人”。由于民营医院在科研项目等资源上较为匮乏,对于医生的发展可能有所局限,较难吸引高层次人才。而医生的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水平,从而影响医院品牌的美誉度。

公立提质

目前,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公立医院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大医院一院多点、多院区发展成为了常态。《2021中国医院床位规模100强榜》中显示,超过5000张床位的有14所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位列其中。5月17日,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落成,一期床位600张,并且主院区80%的科室在新区开设病房。

对此,史立臣指出:“医院的扩建对于市民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的解决助益不大,问题的核心依然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即便提出了专家到分院轮诊的制度,但是很多新园区在口碑立住后便不再实行,实际上也是治标不治本。”

另一方面,自2019年起每年一度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是检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被业内称之为“国考”。今年,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均纳入2021年度绩效考核范围,近一万家二级公立医院将与三级公立医院一同接受考核。

有业内人士指出:“二、三级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当下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医疗资源,将在国考的带动下逐步走上一条现代化医院管理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上万家公立医院医疗与管理质量提升,尤其是在智慧医疗、信息化医疗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扩张潮将持续涌入,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或将面临一轮洗牌。”

民营困局

这两年来,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利好政策逐步出台。

7月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疗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措施的通知”。对涉及医疗领域的11项改革事项进行了具体细化,制定了有关落实举措。如在诊所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改革措施中明确,开办诊所不再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设置审批,直接办理诊所执业备案;诊所执业登记。取消对诊所执业的许可准入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此外,除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举办其他医疗机构,不再申请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在执业登记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全国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设备配置全面放开,同时优化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审批服务。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的收紧。此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部门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数骤降,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2021年比2020年直接下降70.12%。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上的预算将会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各省市也明确禁止医院举债配置,各地区在医疗设备上的审核也更加严格。

长期以来,土地和床位限制一直都是阻碍民营医院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前,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在22条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政策中就有一条“进一步放宽规划限制。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取消床位规模要求。”社会办医的床位数实际上还被纳入了发展指标中,如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就设立了“到2020年湖北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9万张左右,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量的25%”的目标。

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进一步壮大。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医疗机构共计3.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则超过了2.4万个。并且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却增加1246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当前很多民营医院偏向于专科发展,机构数量超过百家的专科连锁都集中在眼科、口腔和体检这三个行业。在眼科领域孵化出了爱尔眼科、华厦眼科这样的大型企业,今年来民营口腔医疗服务集团也接连传出上市的消息,而在体检领域,总部位于武汉的优唐健康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了30余家的布局。

据史立臣分析称:“专科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最主要还是因为这些科室过去较少受到公立医院的重视,成为了公立医院的薄弱项,而民营专科医院所提供的技术和服务超过公立医院,或与之形成互补。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省会城市大医院已经实现了从综合科向专科医院发展的道路,对于民营专科医院来说是不容忽视的竞争力量。”

 

(作者:陈红霞,实习生,陈淇莹 编辑:徐旭)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